踏浪逐“新”,千行百业拔节生长 山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织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踏浪逐“新”,千行百业拔节生长 山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织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4年12月18日 20:1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本报记者 付玉婷

百舸争流,踏浪者领航。在齐鲁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新质生产力翻涌激荡,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重塑着千行百业。

今年的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山东坚持先立后破、突出重点,发挥工业门类齐全、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强化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产品、新模式加速涌现,新技术深化应用……从争分夺秒的生产一线到频频“上新”的项目现场,一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竞逐热气腾腾。

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新”图强

如果你在计划一场年末旅行,来山东追逐“星辰大海”会是不错的选择:12月19日18时30分左右,日照近海将实施海上火箭发射任务。

将目光投向烟台海阳,火箭生产制造、发射、卫星应用等功能模块沿着约6公里的航天大道渐次排开,“前港后厂、出厂即发射”的能力布局加快形成,带动海上发射逐步常态化。

时钟拨回2019年6月: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选中海阳港作为发射技术服务港,完成了我国首次海上发射任务。商业航天的核心挑战在于确保发射高效安全的同时还要实现低成本运营。而彼时,四大航天发射场的商业发射频次尚不稳定,民营火箭企业对发射场地的需求却日益增长。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当地以海上发射母港、火箭总装制造为龙头牵引关联产业高效集聚,成功开辟出商业航天新赛道。5年后的今天,烟台全市航空航天链上企业已超过70家,可以观看海上火箭发射的连理岛、新建成的航天科普馆等成为新晋“打卡”地,海阳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重要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很大程度要落到开辟产业新赛道、塑造产业新优势上。正视产业结构偏重这一短板,山东研究构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1+1+5”规划政策体系,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截至今年11月,全省累计建成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35个,今年新上榜的10个集群总规模2800亿元,在建项目329个,总投资2300亿元。

临沂广发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是位于郯城县的一家电池配件生产商,占地仅6亩,但车间别有洞天:5米长的生产线上有119个监控点。“之前对设备预热值、电流量等参数反复调试,却总也无法突破85%的产品合格率。”公司总经理张恒瑞介绍,在生产数据被实时接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后,室温这个“罪魁祸首”被揪了出来:车间温度一旦超过26℃,合格率就会大幅波动。凭借这样一个信息,产品合格率实现了超过10个百分点的提升,广发成为了五家知名头部企业的指定供应商。

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山东持续深化数智赋能,传统产业“基本盘”同样成为生机勃发的“新质”沃土:从最初只是产线的局部优化、简单迭代,到现在产业整体朝高端化、智能化方向演进。数据显示,全省已培育数据驱动、AI赋能的“晨星工厂”4220家、产业大脑80个。“山东先在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打造标杆、沉淀知识,再在中小企业落地普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以‘新’促‘新’。”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秘书长张祥介绍。

前三季度,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已超52%;前10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6%,较前三季度再提高1.1个百分点。传统产业跃升,新兴产业扩张,新质生产力成为山东塑强工业大省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抓手。

创新成果加速“跑”上应用场

科技成果可以走上“货架”进行交易了——在山东科技大市场,科技成果、技术与人才需求、拟融资金额等数据在大屏幕上实时更新,中介、风投、中试、担保……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的各类服务都能在这里找到。今年5月启动试运行以来,大市场挂牌交易成果1000余项,预计全年市场交易额将超过10亿元。

建设这样一个科技成果展示交易的“超市”,是山东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推出的重要改革。“高校成果企业看不懂,企业需求高校摸不准,两者的对接常常不在一个话语体系。这是制约成果转化的很关键的难题。”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介绍,科技大市场除了常态化开展成果发布、项目路演、合作洽谈等活动,还引进专业机构联合开发科创资源数据库、供需对接AI大模型,带动成果交易实现快速增长。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更关键的是科技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中。山东一方面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重点领域布局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一方面帮助“金种子”更顺畅地导入产业结出“金果实”。11月底,《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出台,直面“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不能转、不敢用、没钱转”六大难题,给出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权益让渡”转化、“先使用后付费”等16条具体措施。

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在全球首次成功构建西瓜属超级泛基因组图谱……今年,山东多个科技成果问鼎“全球之首”,背后是高水平人才敢于挑大梁、向前冲。在省农业科学院,“90后”王成鹏已经当上花卉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的副首席,与首席互为AB角,对学科发展等重大问题有一票否决权。

新质生产力强调技术的革命性、颠覆性突破,但这样的技术诞生之初往往只有少数人看得准。如何保护激发好拔尖人才的创新精神?今年山东启动全国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明确四大类人才的试点任务和成果形式;同时,着力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省重点发展的11条标志性产业链人才占比达85%,近三年集聚青年人才超过240万人。

发挥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作用,山东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体系,扎实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科技成果向重大场景转化效能。数据显示,省级科技创新投入连续3年超过145亿元,企业研发经费突破2000亿元,近三年全省累计安排财政资金73.9亿元实施449项省重大科技项目,有力破解了一批影响产业链安全、制约产业链升级的“卡脖子”问题。

美好生活向“新”进阶

不久前,家住济南黄金99景城小区的苏谅在家门口见证了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围绕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省市两级商务部门负责人现场为记者、居民答疑。10月份,苏谅抓住汽车换新补贴“加码扩容”的机会换了辆新车,快要过年了,他寻思着再来听听家电方面有什么好政策。

截至11月14日,山东汽车报废更新提交申请32万份,占全国的1/6,带动销售417.8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62.8%;全省销售家电257.6万台,销售金额112.4亿元,其中一级能耗产品占比88%。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成效都走在全国前列。

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它直接落脚在企业打开市场销路、人民奔赴美好生活等细节中。发挥大规模市场优势,山东以新供给激发新需求,以新需求牵引新供给,努力在推动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中多作大省贡献。

过去花农对开花时间、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都掌握得不精准,现在能直接问计于手机;过去是花冠单一产品,现在则根据花蕾、花冠和大花等交易行情提供多样化产品。引入“数据生产力”后,平阴的玫瑰花加工企业通过平台下放采购需求,引导农户按量按花型采摘,产业综合产值从30亿元提升至60亿元。

在青岛,银发经济正在崛起,以“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核心的新模式让各种养老资源在老年人“身边转、床边转”。顺应养老服务个性化、品质化发展趋势,政府在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基础兜底作用的同时,推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养老机构,企业则通过技术合作、产品共研、合资建厂等方式不断迭代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适销对路的智能适老产品。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4)》中,青岛五个维度专项能力均进入“领跑级”。

前三季度,全省虚拟现实设备、服务器、集成电路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实现20%以上增长,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27.0%和30.6%。线上消费等新业态持续活跃,全省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556.8亿元,同比增长23.4%。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中,新质生产力大展拳脚,成为新的重要增长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