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
一般的画家,画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材的作品,也许会奔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而去,画成诗人抬头望月的场景。但那样的话,岂不成了李白的举杯邀明月了吗?其实,苏轼的这个名篇,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非常复杂,不单纯是沉浸在悲欢离合的寂寥情绪里,还融入了他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探索。所以,诗人虽然那看似与月亮互动,实际上,真正丰富的,是他的内心世界。
张宜先生这幅《明月几时有》,尺幅不大,但体现了他对这首作品准确的理解。画中的诗人,并没有抬头望月,反而背向月亮,靠在松树上闭目沉思。显然,他已经把月亮装到了心里。他看似情绪低落,但同时又在积极思索着什么。这才是明月几时有真正表达的意境。
张宜先生笔下的人物,看似粗狂刚硬,不拘小节,但实际上,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态度,而这些内容,就隐藏在场景的布局上,神态的细微刻画上。每一个观看此画的人,内心所想,所思,也许都会随着画中的诗人而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