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ESG助力乳企加快实现碳中和

伊利:ESG助力乳企加快实现碳中和
2024年06月05日 19:31 瞭望智库

全球变暖,和牛打嗝有关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畜牧业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占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5%。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制品业实现绿色发展,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尤为重要。

2024年4月2日,俯瞰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连振 摄

近年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利”)通过践行ESG(环境、社会、企业治理)理念,不断推动乳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努力在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助力国家如期完成“双碳”目标。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承诺:明确实施路线图

2022年4月,《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及其实施路线图正式对外发布。

在这份实现从牧场到工厂到消费者“全覆盖”的路线图中,伊利的目标清晰而具体:到2030年,建立起初步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显著提升能源效率;到2040年,实现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能源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终在2050年之前,完成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造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为了推动这一计划顺利实施,伊利对公司治理结构予以改革,在董事会层面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由董事长潘刚亲自挂帅,带领团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实施建议。委员会不仅负责监督和审查工作计划,还负责推动整个集团向着“零碳”目标稳步前进。在具体操作层面,由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负责伊利零碳未来计划的战略监督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部则负责日常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每个季度,专业的碳管理总监都会向管理办公室汇报碳减排项目的进展情况。

乳制品行业观察人士认为,伊利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展现了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也为乳制品行业参与全球气候行动提供了示范。

2

协同:推进全产业链减碳

从一棵草、一头牛到一杯奶,伊利实施全生命周期绿色行动,通过开展可持续采购、推动绿色生产、全面使用环保包材、开展水足迹管理等方式,推动全链条的绿色生态构建,引导各环节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024年4月2日,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伊利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拍摄的挤奶中的奶牛。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022年,伊利参考国际通用标准,对种植、养殖、运输、生产、废弃等各环节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碳足迹核算。这次核算包含伊利7个核心产品类别,产品碳足迹覆盖率达100%。

在产业链端,伊利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运营全过程。提出“源头控制、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的思路,从改进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技术、提升清洁能源使用率等方面推进绿色制造,减少生产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生产。

目前,伊利已经建成5家“零碳工厂”,联合发布了2项低碳国家标准和8项低碳团体标准,41家工厂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不仅如此,伊利还通过发挥行业引领价值,打造可持续发展生态圈,成立行业首个“零碳联盟”,成员规模已达88家,共创降碳技术、共享降碳成果、共担降碳责任。2023年,伊利又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净零工厂”和“净零产品”的概念,并制定了实施路径。

牧场周边,一片片紫花苜蓿、燕麦旺盛生长,它们不仅是奶牛的优质口粮,还有着强大的固碳能力。上游牧场端产生的碳排放是奶产业链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伊利通过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种养一体化”生态农业模式,让饲料种植和奶牛养殖紧密衔接。

在长春伊利的工厂内,绿色生产的实践随处可见。厂区屋顶、停车场等采用光伏发电;制冷车间引进热泵系统,既降低了天然气耗用,又减少了碳排放量。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长春伊利在内,41家伊利工厂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

伊利还不断进行绿色产品创新。在5月22日举办的“WISH2030美好大会暨ESG20周年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伊利推出了两款具有乳业环保里程碑意义的低碳牛奶产品——伊利首款环保双减纯牛奶和首款减甲烷QQ星学生环保纯牛奶。伊利首款环保双减纯牛奶采用了创新低碳饲料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显著减少奶牛瘤胃产生的甲烷排放,使排放气体中甲烷占比降低20%-30%。此外,伊利还在产品包装上进行了环保工艺创新,采用了减铝箔和减油墨技术,经过SGS认证,有效减少产品的碳足迹高达30.81%。不仅展示了伊利在低碳技术应用上的深厚实力,更是其在全产业链碳管理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如今,伊利正不断扩大“零碳朋友圈”,与更多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共同促进产业链绿色发展。

3

创新:科技支撑低碳转型

伊利通过进行技术创新,探索各种“黑科技”,提高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伊利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我们研发的‘智能牧场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牧场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伊利研发中心一位工程师说。这套系统通过传感器收集牛的生长数据,为每头牛制定个性化的饲养方案,提高奶品质的同时减少了饲料浪费。

用数字技术管理奶牛的“食住行”;通过对外界环境的实时监测,自动调控牛舍内的风机、喷淋和卷帘等设备……在伊利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数智化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牧场管理的各个环节,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降低了碳排放。

“节能减排是我们技术创新的核心方向之一。”伊利研发团队负责人表示,伊利通过智能化改造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在零碳工场,伊利采用了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伊利还自主开发了膜分离技术,使乳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处理到接近饮用水的标准,再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水的消耗、废水的排放。

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牛奶盒“变身”的垃圾桶随处可见,它们看上去和一般的垃圾桶差不多,但融入了环保科技,将不可分解的废弃纸、塑、铝盒包装(如牛奶盒、饮料软包装盒)及其边角料,经一系列高新技术改造后制成环保垃圾桶。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我们将积极探索气候治理和全链减碳的方案,加快产业协同、科技创新和数字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作出更大贡献,”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