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雄心勃勃到最后绝唱,半个多世纪的航母梦碎

从雄心勃勃到最后绝唱,半个多世纪的航母梦碎
2024年09月22日 07:30 瞭望智库

近期,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一艘废旧航母在拆除改造时发生火灾。该废旧航母正是曾经辉煌一时的苏联航母“明斯克”号。

“明斯克”号是“基辅”级航母的2号舰,曾经是世界第五大航母,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旗舰。该舰当时可以搭载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还配备了反舰、防空、反潜等强大火力打击能力的武器系统。

2016年5月5日,“明斯克”号航母抵达南通,2024年8月16日,“明斯克”号失火损毁严重。新华社发(王振宇 摄)

1993年“明斯克”号退役后经历数次转手,成为军事主题公园,最后默默停泊在长江边达八年之久。

一场火灾牵出“明斯克”号往事和苏联航母发展历程。

文|田硕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二战前的初试

战时期航空母舰这一新舰种横空出世。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的签订,“海军假日”到来。美英日等国纷纷或把本国在建的重型战列舰改造成航母或新建航母。苏联在这场航母热潮中并不想落后。

1925年5月,苏联海军提议将一战和内战中未能完工的“伊兹梅尔”号改装成航母。然而,对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新生政权来说,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技术水平都难以实现改装工程。这一计划不得不在1926年3月终止,“伊兹梅尔”号也在1931年被拆解。

1927年,苏联军方又将波罗的海舰队的“共青团”号训练舰当做了下一个改建目标,试图降低改装的技术难度与经济负担,但最终仍未能,实行。因为光是发展重工业和修复老舰艇就已经耗费巨大,苏联无暇顾及在当时仍是新生事物的航母。

经济和工业水平逐渐恢复过来的苏联,随着“大舰队”计划的起步,航母建造才再次提上日程。只是30年代中期以前,苏联海军仍然以近海防御为主要任务,在岸基飞机航程内的作战对航母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再加上苏联高层要求优先建造战列舰,航母的建造不再是优先事项。1939年库兹涅佐夫升任苏联海军人民委员兼海军总司令,他深知航母的重要性,并意识到在建设远洋海军中它们的必要性,大力推进航母建造。

1939年中期,苏联第四十五中央科学研究所提出了Pr.71计划,计划使用成熟的“恰帕耶夫”级巡洋舰(68型)改建成轻型航母。这最符合海军对航母的设想,同时也在苏联造船业的能力之内。除航空设备外,大多数火炮装置和火控装置、船舶单元和系统的技术已经掌握。

71型轻型航母,长215米,宽38米,标准排水量为11300吨,可以搭载约30架各型舰载机。只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71型轻型航母建造计划被取消。

2

百花齐诞却无一盛开

随着战争形势逐渐明朗,苏联得以空出精力回到舰船设计上来,航母设计工作在这一时期重启。

1943年,苏联海军学院开展了一项有关军舰发展趋势的大型研究,作为研究的一部分,还同步开展了一项航母设计课题,于1944年完成,其中的一个典型产物便是“K”方案(Project Kostromitinov)。该方案声称结合了Pr.71计划、“齐柏林伯爵”号与美、日、英航母的部分设计思路。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设计探索,基本没有建造的可行性,因为太大了(标准排水量约4万吨,满载排水量约5万吨,全长约300米,宽30米,能够搭载66架各型舰载机),苏联甚至没有一个能够承建K计划的船坞,但其一些想法体现在了后续航母设计中。

在海军学院对航母设计展开探索的同时,1943年1月,海军总参谋部发布了设计各种级别大型舰艇的初步技战术指标,其中就包括72型航母,排水量约3万吨,可搭载62架舰载机。

新航母的主要作战任务是:为在公海或敌方海岸附近活动的舰队护航并提供空中支援。同时航母本身装备大量各种口径火炮,总的来说,这是一种重视防护性能与对海火力的航母。由于缺乏航母设计经验,在武器系统和各单元模块融合间遇到了很大阻碍,相关配套的研发基本上停滞不前。最后提交的设计方案在吨位、航速、舰载机火力等方面平衡的性价比极低,开发走到了死胡同,最终夭折。

在72型航母的开发逐渐走入死胡同时,1945年初,海军参谋部开始规划战后海军重建的工作并提议,可在2艘未完工的“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69型)基础上改造航母。其舰体已经遭到一定破坏,且设计已经过时,但舰体的结构和防护适合被改建为一艘大型装甲航母。但该方案也只是昙花一现,没有获得通过。一方面是斯大林认为与其维修和改建成航母,不如继续建成自己最喜欢的大型战列舰和巡洋舰;另一方面,高功率舰用蒸汽轮机也难以实现国产化,需要进口,数量有限。

【注:“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舰长约250米,宽约30米,于20世纪30年代规划,1939年开工,苏德战争爆发后停工,1947年3月被拆解。】

3

战后不愿发展航母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冷战的爆发让库兹涅佐夫看到了发展航母的时机,多次提出建造航母,以提高苏联海军整体实力。斯大林在多次拒绝后终于松口,允许建造航母。

1951年库兹涅佐夫再度出任海军总司令继续推进苏联航母事业发展,又于1953年兼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4年,第17设计局正式推出了85型航母设计方案的最终版。85型航母采用了当时最新的斜角甲板设计,排水量约2.8万吨,可以搭载各型舰载机40架。

苏联海军在斯大林时代末期终于迎来了建造航母的机会,但斯大林的逝世再一次给苏联航母的发展按下了暂停键。继任的赫鲁晓夫极度强调“导弹决定论”,认为发展核武和导弹比发展海军要更有前途,坚决反对建造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舰艇,认为航母是“海上棺材”、不适合未来核战争的大型累赘,在导弹面前就是“活靶子”,而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才是发展的重点方向。因此,85型航母建造计划再次被束之高阁,无疾而终。

戈尔什科夫。

1955年库兹涅佐夫被撤职后,他所支持的航母计划均被取消,苏联海军的大型军舰发展路线也转向潜艇及导弹的组合运用。新任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也认识到航母是海军建设发展的必然。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决定采取“曲线造航母”的策略,既然直接造航母不现实,那么就先从“载机巡洋舰”开始。

4

第一艘!

20世纪50年代末期,能携带“北极星”弹道导弹的核潜艇正式在美国海军服役,导弹射程达2200公里。以近海防御为目标的苏联海军陡然面临在大洋进行反潜作战的需要,直升机非常适合担当反潜任务,大型载机反潜舰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由于政治因素,戈尔什科夫以“反潜巡洋舰”的名义包装航母方案,避免赫鲁晓夫的猜忌。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潜艇被美军航母舰队封锁,这更加速了“载机巡洋舰”的建设。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戈尔什科夫在1957年起正式推动大型反潜舰艇设计方案,代号“Pr.1123”。1962年1月25日,1123计划正式通过,同年12月15日,首舰“莫斯科”号开工,1967年12月服役,苏联终于有了第一艘属于自己的“航母”。同级2号舰“列宁格勒”号于1965年1月开工,1969年6月服役。两舰均服役于黑海舰队。

“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长189米,宽34米,满载排水量约1.5万吨,可搭载14架卡-25反潜直升机。舰前半部为典型的巡洋舰布置,装载导弹发射器及各种武器,舰后半部则为直升机飞行甲板。

作为苏联海军航母的开山之作,“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硬伤。一旦其遭遇恶劣海况就会出现严重的舰艏上浪现象。同时,由于该型舰的排水量相对较小且舰桥及其上层建筑较高,导致其稳定性不足,在恶劣海况下的摇晃现象也很明显。另外,“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无法搭载固定翼舰载机,直升机相比固定翼飞机,无论航程航速还是携带武器都有着非常大的限制,也没有制空能力,实际上并不适用于远洋反潜作战,也无法满足正常航母的作战需求。不能搭载固定翼飞机,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设计上也是如此,舰上武装和雷达以反潜为主。此外,舰上建筑物在前面占了很大空间,即使想升级改造成全通式甲板也几乎不可能。

回顾苏联海军的航母发展之路,虽然“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的作战使命相对单一且存在设计缺陷,未能走得更远,但它开启了苏联海军的航母时代,使苏联海军首次拥有了综合化大型水面作战平台,缓解了其面临的反潜压力,对苏联海军仍具有重要的“探路”意义,为苏联设计并建造第二代的“基辅”级航母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以说,正是通过设计和制造“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苏联海军才开始走上独具特色的航母发展道路。

5

第二代!

由于“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的各种缺陷,导致该级3号舰建造计划直接被取消。1967年,苏联完成了第一款垂直起降喷气机雅克-36实验机,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始研制实用的短距/垂直起降飞机雅克-38。这款喷气机得到了乌斯季诺夫元帅的青睐,他认为这样可以在苏共中央的意识形态与苏联海军的期待中取得平衡,建造一款可以搭载喷气机,又不像传统航母的大吨位军舰。

苏联海军随即通过了名为“Pr.1123.3”的造舰计划,从代号中我们也能发现,它被认为是“莫斯科”级的改良型号,但在实践中,军方逐渐认为该型号无法满足海军需要,并最终在1968年推翻该方案,重新制定了名为“Pr.1143”的造舰计划。

1970年,苏联第二代“基辅”级航母的首舰“基辅”号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黑海造船厂)开工,1975年正式服役。“基辅”级航母共建成服役4艘,分别为“基辅”号、“明斯克”号(1972年12月开工,1978年服役)、“新罗西斯克”号(1975年9月开工,1982年9月服役)、“巴库”号(1978年2月开工,1987年12月服役,后更名为“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

“基辅”级航母长273米,宽约49米,标准排水量约3万-3.3万吨,满载排水量约4.1万-4.4万吨,可最多携带16架雅克-38战斗机和20架卡-25或卡-27反潜直升机。主要执行编队反潜和制空、防空任务,并为其他水面舰艇和潜艇提供反舰导弹超视攻击、中继制导或目标指示,支援两栖作战,实施垂直登陆等。

用现代的眼光看,“基辅”级航母是典型的四不像,但当年它们可是让北约海军胆寒的强权象征。其时,美国即将在核潜艇上部署射程更远的“三叉戟”弹道导弹。这意味着苏联海军将不得不在远离本土海域的大洋行动,并可能与美国的航母编队发生冲突。因此,其舰艏配备了强大的反舰、防空、全方位反潜等武器系统,包括8枚射程550公里的SS-N-12“玄武岩”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每枚导弹都可携带35万吨当量的核弹头。

尤其是“明斯克”号服役后成为苏联太平洋舰队旗舰,当时它在西太平洋带来巨大冲击力,一度在日本国内引起相当恐慌。20世纪80年代日本曾有一本热门小说名叫《明斯克号出击》,描述“明斯克”号航母率领的苏联海军舰队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明斯克”号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苏联海军旗舰”,算是书中最大反派,由此可见这艘巨舰给日本人投下的阴影。

尽管“基辅”级的各种性能和打击能力远超第一代“莫斯科”级,但拿航母的标准去给“基辅”级套用仍然是一件非常拧巴的事情。其前部甲板依旧保留了大量的导弹发射架,这实际上极大阻碍了航母作战效能的发挥。

从对海打击能力上来说,“基辅”级前甲板上的“玄武岩”反舰导弹要远强于几乎没有反舰能力的雅克-38,且雅克-38满载弹药的作战半径(小于200公里)还没有“玄武岩”射程远。全舰的对空和对海打击手段主要就是舰对空和舰对舰导弹,雅克-38主要用于消灭(或者驱离)北约海军的反潜机以及潜艇,为苏联潜艇进入地中海和北大西洋提供掩护。雅克-38的航程很短,没有机载雷达,也就没有超视距空战能力(全天候出动能力也很是勉强),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制空能力,被西方嘲讽为“桅杆保卫者”。且雅克-38结构太复杂,可靠性差,经常发生故障。

直到1987年雅克-141全天候短距/垂直起降舰载机开始试飞后,“基辅”级才有了成为真正航母的可能,然而,随着苏联解体,雅克-141的研制也遭遇挫折最终下马。

其后,4艘“基辅”级航母都被俄罗斯继承,资金严重短缺的俄罗斯海军无力维持这些海上巨兽的开销,再加上黑海造船厂被划给了乌克兰,俄罗斯缺乏维护“基辅”级航母的船厂,无法提供大修。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海军不得不做出决定,提前退役所有“基辅”级航母。

2024年5月2日,天津滨海新区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上演焰火秀。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

“基辅”号、“明斯克”号和“新罗西斯克”号均于1993年退役。“基辅”号退役后来到中国,落户天津,被改造成了航母主题酒店。“明斯克”号也辗转来到中国,先在深圳被改造成军事主题乐园,后又停泊于江苏南通。“新罗西斯克”号退役后被卖到韩国直接拆除。“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被俄罗斯卖给了印度,并更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

6

“库兹涅佐夫”号的诞生

由于“基辅”级航母实际上依旧没有满足苏联海军的需要,苏联继续推进第三代航母的建造20世纪60年代,全球首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正式服役于美国海军。为缩小与美国的海上实力差距,把苏联海军打造成为一支蓝水海军,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提出建造与“企业”号相近的大型核动力航母。这就是代号Pr.1160的“奥廖尔”计划(Orel,也叫“鹰计划”),于1973年启动。

尽管该计划面临资金和技术两大问题,尤其是后者,但还是在格列奇科的支持下逐步推动。然而1973年乌斯季诺夫命令海军先建造进行过设计升级的“新罗西斯克”号,接着“Pr.1160”更名为“Pr.1153”继续进行。

与Pr.1160相比,Pr.1153的排水量和航空编队规模都缩小,但蒸汽弹射器和核动力装置仍然保留。就在1153工程逐渐进入正轨之时,支持航母派的格列奇科在1976年去世,新上任的乌斯季诺夫并不喜欢航母,要求建造“巴库”号,就这样1153项目再度停滞。

最终只能降低标准,放弃核动力和蒸汽弹射器,转而采用滑跃式起飞,最终的方案才在1982年得到批准。代号“Pr.1143.5”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应运而生。

“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共两艘。首舰“库兹涅佐夫”号于1983年开建,1991年服役。二号舰“瓦良格”号同年开建,1991年苏联解体时,该舰建造完工率接近70%。“库兹涅佐夫”号长约305米,宽约71米,标准排水量约4.5万吨,满载排水量约6万吨,可搭载约40架各型舰载机。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是苏联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最先进航母,是第一型真正意义上的航母,也是苏联最后一款正式服役的航母。其建成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滑跃式起飞和常规动力航母,同时拥有斜角甲板和滑跃起飞甲板。它没有装备蒸汽弹射器,却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战斗机。它的诞生使世界海军中首次出现了滑跃起飞、拦阻降落这一新颖的航母起降方式。虽然该型依旧有很多不足,比如没有蒸汽弹射器,导致舰载机释放效能不够高,但它依旧是苏军航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7

最后的绝唱

1984年乌斯季诺夫去世,美国海军在80年代“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大批量服役,导致苏联海军在航母发展上与美国的差距日益扩大。为弥补这一差距,苏联海军决定研制新一代吨位更大、技术更先进的航母。

有了“库兹涅佐夫”级航母铺路,苏联对打造第四代8万吨级大型核动力航母充满信心。1988年11月,“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Pr.1143.7)开工,设计舰长约322米,宽约84米,满载排水量约8.5万吨,可搭载各型舰载机约70架,在保留滑跃式起飞甲板的同时还配有2台蒸汽弹射器及3台升降机。这是苏联首次在水面舰艇上使用弹射起飞的设计。由此,苏联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航母设计之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在大型航母上采用滑跃+弹射起飞方式的国家。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以“奥廖尔”计划为蓝本,结合了1143.5型“库兹涅佐夫”号建造和海试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和经验,进行了大幅度改进,是苏联海军工业设计、冶金技术以及造船能力等多项综合科技工业实力的集大成之作。如果不出意外,将会是苏联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并将推动苏联海军实现质的飞跃,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蓝水海军。

可意外偏偏发生了,在核动力航母梦已经触手可及的情况下,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该舰也被划分给乌克兰。由于乌克兰无力继续建造,苏联海军最大的梦想,已经完工40%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被拆成了废铁低价出售。最终,苏联航母历史上的巅峰之作就此消失,数十年心血付诸东流。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的最终陨落,标志着苏联几十年的航母梦彻底终结。尼古拉耶夫船厂的老厂长马卡洛夫曾这样哀叹:“这不仅是一艘航母的终结,它更是俄罗斯航母时代的终结,是工厂及全国为之奋斗了近35年伟大事业的终结,能成为伟大强国骄傲与威严的终结。”

参考资料

1 枢密院十号,《一艘中国废旧航母发生火灾——别了,“明斯克”号》

2 国家人文历史,《苏联解体后,苏军的九艘航母都去哪儿了?》

3 赵岩、刁庆华:《苏联海军航母——美苏争霸的直接产物》,军事文摘

4 Kyle Mizokami, Russia's Aircraft Carrier Nightmare Just Won't Ever Seem to End,The NationalInterest

5 Global Security,Project 72 Aircraft Carrier

6 Norman Cigar, "Soviet Aircraft Carriers: Unfortunate Timing for a Long-Held Dream",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