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很多信托公司表面上搞“家族信托”高端服务,实际就是个“通道工具”签合同收管理费,服务全靠外包,出事两手一摊:都是合作方的锅。

宇宙行私行客户设“家族信托”躺收服务费被客户告了!
据上海金融法院(2023)沪74民辖1号披露:原告奚**诉被告宇宙行私人银行部(简称“宇宙行私银部”)、被告ZH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某央企信托”)服务合同纠纷一案,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1月9日立案。
01
家族信托客户称:无服务,将私行、信托告上法庭,要求退服务费!
原告(家族信托客户)诉称:
1.判令被告宇宙行私银部返还原告奚**支付的综合顾问咨询费人民币205,370.12元;
2.判令某央企信托公司对前述第一项宇宙行私银部所负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3.本案诉讼费由二被告承担。
事实和理由:2020年12月24日,原告奚**(作为丙方)与被告某央企信托公司(作为甲方)、宇宙行私银部(作为乙方),在宇宙行某支行里签署《G银家族·ZH信托·【2020009】号家族信托之综合顾问协议》。
《综合顾问协议》约定,原告聘请宇宙行私银部作为“2020009号家族信托”的综合顾问,为原告相关合理需求提供建议,并为ZH信托公司管理、运用“2020009号家族信托”项下的信托财产以及为信托财产管理、运用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提供建议,宇宙行私人银行部所提供的综合顾问服务内容详见《综合顾问协议》第3.2条约定。
但自《综合顾问协议》签署直至“2020009号家族信托”终止,宇宙行私银部未向原告提供约定的综合顾问服务,也无专人与原告直接对接具体顾问工作。
根据ZH信托公司2022年5月7日提供原告的《清算报告》,宇宙行私银部收取高达205,370.12元的综合顾问咨询费。
原告为此分别数次向宇宙行私银部、ZH信托公司发函,要求说明服务内容、解释费用计算明细、提供服务的文件资料等,但二被告至今仍未做出正式、实质的回复。
据此,原告认为,二被告作为金融机构应对作为委托人的原告勤勉尽责,积极履行其法定义务及合同义务。
原告(家族信托客户)认为:宇宙行私银部未提供过协议约定的综合顾问服务,且无法说明计提费用的合法依据,无权收取205,370.12元的综合顾问咨询费,应予以返还原告。
而ZH信托公司作为原告受托人,未对宇宙行私银部的服务内容进行评估监督,违反了忠实勤勉义务,应承担连带返还责任。
不过,该案件未判决,据知情人士透露:最终该案以“和解”收场!具体和解的内容并未披露出来。
02
“韭菜”觉醒,买了个“空气服务”
关于该案件:这案子要是银行和信托输了,小编愿称之为《韭菜觉醒》!
这个案子说白了就是:家族信托客户花钱买了个“空气服务”,银行和信托公司互相甩锅,最后被客户一锅端告上法庭。
这事儿里外里透着一股“金融圈割韭菜”的酸爽味儿。
客户吐槽:“我花了20万买个‘综合顾问服务’,结果连个专人服务都没有!” 这就像你办了张顶级健身房年卡,结果连跑步机都没摸到,教练人影都没见,年底直接扣你钱——纯纯的智商税。
银行套路:合同里写一堆“提供建议”“协助管理”的模糊话术,实际干没干活全凭良心。赚的就是客户“看不懂条款+懒得较真”的钱,专业术语一包装,躺着收钱美滋滋。
行业潜规则:很多信托公司表面上搞“家族信托”高端服务,实际就是个“通道工具”——签合同收管理费,服务全靠外包,出事两手一摊:“都是合作方的锅”。
客户觉醒:富豪也不是傻子,镰刀割到铁板了。以前机构觉得“富豪钱多事少好忽悠”,现在人家较真起来,直接法庭见。
行业被打脸:金融机构天天吹“以客户为中心”“专业服务”,结果连个服务记录都拿不出,脸都被打肿了。
说白了,很多所谓“高端服务”就是PPT上高大上,落地时摆烂。
小编建议:投资者们,别再被“家族信托”“财富传承”这些高大上名词唬住,签合同前先问清楚:“这钱具体买啥服务?”
对于金融机构:躺着赚钱的时代过去了,别再拿“模板合同+假大空服务”糊弄客户,迟早被反杀。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