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匯“员工宝”产品遭质疑:逾期超半月被“强制”续投1年

聚宝匯“员工宝”产品遭质疑:逾期超半月被“强制”续投1年
2018年03月20日 18:49 金融虎

多名海航集团内部员工表示,其在聚宝匯平台上投资的产品,到期后并未如期兑付,且投资期限被“强制”延长1年。

金融虎讯 3月20日消息,据凤凰网WEMONEY报道,多名海航集团内部员工表示,其在聚宝匯平台上投资的产品,到期后并未如期兑付,且投资期限被“强制”延长1年。

报道称,海航集团员工表示,“2017年2月28日购买的产品,本应在今年2月28日兑付,但目前仅收到利息,本金兑付则被强制延期一年至2019年2月28日。”该员工在聚宝匯平台上购买了近100万元的产品,此次逾期金额涉及50余万元,剩下部分尚未到兑付期。

据悉,聚宝匯为内部员工开设了“员工专区”,可购买“员工宝”产品,年化收益通常比普通用户的高出2%~3%。该产品为“定向融资产品”,对接的是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的产品,发行方为“海南赢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聚宝互联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承销商。产品投资期限为2017年2月28日-2018年2月28日,年化收益率7.5%,兑付时间在2018年3月1日。

内部员工称,3月2日,他接到公司电话,被告知该产品将延期一年兑付,如果愿意接受延期,应于近日到指定线下地点续签投资协议。至于产品延期原因,公司并未透露。该员工没有续签。

3月5日,该员工又收到公司发送的续签协议通知邮件。在该员工未做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聚宝匯平台上的项目期限已自动修改。根据“被延期”后的产品信息,该员工的50余万本金及收益或将在2019年2月28日兑付。按照新的收益计算,“被延期”的这段时间,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约在11%左右。

该员工表示,“同事应于3月底兑付的项目,目前已被公司告知将延期1年。我在今年5月还有一个项目到期,到时是否也会同样‘被延期’一年?”

不过,在这款产品的认购协议中,第二条指出,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可根据法律法规变化、市场状况、资金募集情况或在出现其他可能影响定融产品正常运作或投资目标实现的情形时,做出暂停/恢复募集、延长募集期限、提前结束募集、宣布产品成立、或者终止募集宣布募集失效的决定,并通过约定信息披露途径予以通知。

律师认为,如果对方没有直接过错,再加上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到位,投资人难以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建议投资人进一步收集这个项目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的相关证据,单凭合同要求对方实现到期兑付,没有明确的合同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聚宝匯此前已经多次出现过类似的问题。2016年10月,聚宝汇完成银行存管协议签署。2016年11月,聚宝汇对外宣布达成总额2亿美元A轮融资。由亚太知名私募基金RRJ资本领投,银行系资本——宁波天银互金一期互联网金融产业投资基金及新三板首家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鑫融基金控下属公司跟投,多家机构共同参与了此次投资。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聚宝汇有望获得10亿元战略入资。据媒体报道,聚宝汇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万方鑫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广西诺朗投资有限公司与聚宝汇达成战略投资意向,协议生成后,两家投资人最终投资金额不超10亿元。

此前,聚宝汇曾多次陷入质疑。今年1月,据彭博新闻社报道,知情人士称,海航旗下P2P平台聚宝汇自去年11月起,部分产品出现延期兑付情况。对此,聚宝汇董事长夏骜毖表示,目前聚宝汇平台所有到期项目兑付正常。平台运营以来,没有产生过一笔投资者资金损失。

去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聚宝汇存量业务涉嫌与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的金交所(以下简称“普惠金融中心”)有合作。而普惠金融中心因为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在2017年2月20日被大连金普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且没有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或地方金融办审核的金融资产管理业务牌照。

去年4月,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央行下发3001家微盘企业名单,要求商业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暂停与此类企业进行业务合作。在这份名单中,聚宝汇被划分在微盘交易名单中。而对此,聚宝汇方面表示,对该事不知情、不了解,无法评价。

此外,聚宝汇还曾被媒体质疑存在自融自担的嫌疑。据报道,聚宝汇全系列理财产品的借款方、担保方均为海航旗下公司。比如“海聚宝382期-90天”标的,借款人为“大新华轮船(烟台)有限公司作为海航集团从事集装箱船舶运输的龙头企业”,工商资料显示,这是海航集团的参股(占控股地位)孙公司。

资料显示,聚宝汇2014年5月成立,注册资本目前达到31.58亿元,由海航100%控股,累计投资金额为964.95亿元。

聚焦新金融  传递新视角

呆萌、犀利  |  洞查、客观

声明:致力于原创内容,也会分享有质感的文章。

提示:金融虎所发布文章不构成投资与理财建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