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丑闻”为诺亚财富转型敲响警钟,频频踩雷风控屡遭质疑!

私募“丑闻”为诺亚财富转型敲响警钟,频频踩雷风控屡遭质疑!
2020年07月29日 20:14 金融虎

来源:金融虎  作者:凯文

据彭博社报道,就在一年前,诺亚控股有限公司(NYSE:NOAH)还是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中潜藏危险的典型代表。如今,它正处于中国资产管理历史性转变的风口浪尖。转型的核心是监管努力控制不透明的信贷投资,去年诺亚就曾因此类投资而卷入丑闻。今年第一季度,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将此类产品在总发行量中的比例从一年前的约80%降至1%,转而专注于与普通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投资。诺亚的转变值得注意,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独立财富管理公司之一,历来也是影子金融机构之一。

私募“丑闻”为诺亚财富转型敲响警钟

诺亚在写给彭博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在监管机构正努力将该行业转向传统投资并打破对回报的隐性担保之际,该公司去年一款信贷产品的失败敲响了“警钟”。这家财富管理公司表示,投资者也在更好地衡量风险,并已停止追逐短期固定收益。

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驻香港分析师谢曼琪(Xie Manqi)表示:“这是一个行业趋势,诺亚也不会是唯一的一个,随着监管收紧,银行和信托公司也在从非标准产品过渡转向其他产品。”“诺亚是第一批转型的公司之一。”

过去一年里,诺亚投资管理公司的高管已经对其业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还在应对与一项价值人民币34亿元(合4.86亿美元)的投资项目破产相关的诉讼。该项目的破产让投资者赔了钱。

诺亚公司声称自己是欺诈行为的受害者,原因是该产品缺少付款,而该笔付款是由电子商务巨头京东(JD.com)的一个部门向应付给承兴国际支付的账款支持的。承兴国际的董事长去年被警方拘留。

这家资产管理公司去年7月指控承兴国际伪造其产品的商业合同,并对两家公司提起诉讼。京东表示,诺亚没有核实合同的真实性,暴露出严重的风险控制缺陷。承兴国际和京东没有回复寻求评论的电子邮件。

43岁的江苏服装厂老板杜莉莉(Lily Du)说,她被告知,把自己的1000万元存款投资到诺亚资产管理部门发行的承兴国际项目上,“就像把钱存到银行里一样”。她说,当产品遇到麻烦时,诺亚将它的产品使用期限延长了一年之久,但还没有还清欠款。

“诺亚不应该告诉投资者了解风险,而应该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杜说。她和其他36名投资者一起联系了奥尔布莱特律师事务所(AllBright Law Offices),希望收回自己的钱。“我想我再也不会从诺亚或其他独立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任何东西了。”

诺亚在电子邮件中表示,承兴案是一宗“数额巨大的欺诈案”,正在刑事和民事诉讼程序中。不过,该项目的失败迫使该公司意识到“高风险的单一交易对手非标准资产是不可持续的,”该公司称。

丑闻爆发后,诺亚投资放弃了这类发行,转而专注于以股票和债券等公开交易的证券为基础的投资。今年第一季度,这些证券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00%,至人民币191亿元。该公司首席执行长汪静波今年5月说,未来该公司的产品组合将在未来的标准产品中占有80%的权重。

这些变化正在付出代价。由于产品转移,诺亚财富部门销售的金融产品总价值在第一季度下降了17%。尽管共同基金客户数量激增,与一年前相比,进行交易的高净值投资者数量减少了一半。该公司在美国上市公司的股价较丑闻爆发前下跌了34%。

截至去年12月底,诺亚管理的资产规模为人民币1,700亿元,去年发行的金融产品规模为785亿元。截至今年3月,该公司的注册客户总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7%,达到32.1万多人。

苏宁金融研究所(Suning Institute of Finance)首席分析师顾慧君估计,像诺亚这样的顶级投行在现有客户方面具有优势,不过由于目前不鼓励推出奇异的产品,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和高质量的建议将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鼓励诺亚这样的公司开发更传统的产品线,是应对影子银行体系金融风险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非标产品的审查,以及对没有合法执照从事金融活动的实体(包括独立财富管理公司)的打击,该行业已被纳入新规的管辖范围。

随着新的指导方针将在年底前覆盖所有资产管理产品,其它类型的影子金融机构也将加入进来。

研究公司PY Standard的数据显示,近一半的银行理财产品(占影子银行资产的四分之一)已转向基于净资产价值的模型,在该模型中,投资者承担着市场波动的风险,而在新指导方针公布之前,这一比例为15%。今年6月,国有银行发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储户看到了有史以来的首次亏损——在保证回报的时代,他们本可以避免这种亏损。

根据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的数据,过去三年,影子银行的资产缩水了1.7万亿美元。

对于独立财富管理公司而言,诺亚的转变可能标志着一个不受约束的增长期的结束。哲奔投资管理咨询(Z-Ben Advisors)驻上海的研究主管刘世臣表示,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传统产品中违约风险上升的时候,监管审查正迫使企业缩减业务中最赚钱的部分。

“越来越多的违约给许多独立资产管理公司带来了无法消化的压力,”他表示。“在监管收紧的情况下,增长空间非常有限。”

诺亚第一季度净利润2.6亿元同比降16%

今年5月19日,诺亚财富公布该公司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2020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净营收为7.461亿元人民币(约合1.05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营收8.899亿元人民币相比下降16.2%,上一季度的净营收为7.883亿元人民币;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0亿元人民币(约合343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4.6%,但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136.4%。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诺亚财富第一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59亿元人民币(约合361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但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119.6%。

其中,财富管理部门的净营收为5.526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的6.234亿元人民币相比下降11.4%;资产管理部门的净营收为1.654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的1.679亿元人民币相比下降1.5%;贷款及其他业务部门的净营收为2810万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的9860万元人民币相比下降71.5%。

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诺亚累计配置规模达7,099亿,同比增长11.6%;累计服务高净值客户规模达356,023人,同比增长29.5%。在核心业务数据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诺亚实现销售净收入7.5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5.4%;归属于股东的非GAAP净利润2.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19.6%。收入环比小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源于在疫情影响中的其他业务收入减少。一季度海外板块净收入2.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6.1%,环比下降12.7%,占集团总收入27.8%。

2020年第一季度,包含公募基金在内的活跃客户数达到16831人,环比增长4.0%;其中公募基金活跃客户12756人,环比增长9.2%;同时截至2020年3月底黑卡客户数为880,同比增长16.1%;一季度黑卡客户新增募集量共42.5亿,总AUM达到788.5亿,占集团总AUM的48.8%。

遵循诺亚集团制定的大方向,从非标转标开始,在资产管理端,截至2020年3月31日,歌斐AUM为1617亿,环比下降5.0%,同比下降5.5%,其主要原因是另类信贷基金是主动退出。剔除信贷类资产的影响后,私募股权、公开市场、房地产、多策略合计AUM略有增长,环比上升0.8%,同比上升7.1%;海外资产管理规模264亿人民币,资产管理规模264.1亿人民币,占集团总AUM 16.3%,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6.5%。

据诺亚财富披露,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诺亚逐渐放弃了“非标类固收”产品投放,向标准化产品全面转型,诺亚整体募集量在2020年第一季度达到231.9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76.1%;其中公募、标债、股票基金等标准化产品同比上升496.3%,环比上升96.9%。扣除非标类固收产品后,总募集量同比上升287.5%,环比上升88.3%。

截至3月31日,诺亚财富在中国内地有292个服务中心,客户经理人数为1209人。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0.46亿元,上年同期为28.7亿元。诺亚财富预计,2020年全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将达8亿元人民币到9亿元人民币之间。

对于转型,诺亚控股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汪静波认为,对诺亚来说,是回归常识、敬畏市场,减少盲点的心态回归过程。汪静波表示:“客户对于标准化产品的接受程度,因为客户持续信任诺亚而带来的规模增长,超过了预期,尤其是在中国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感到非常满意。”  她还表示,“我们理解高净值客户越来越看重资产配置能力,也第一次将歌斐AUM的多元增长纳入了管理层的KPI。”

诺亚控股CFO潘青也表示:“与单纯的数量相比更重要的是,很高兴看到与标准化产品转型一致的产品结构的明显转变。2019年第一季度,在募集量中,单一非标信贷产品募集量,占比79%,而标准化产品仅占11%;2019年下半年转型后,组合显然发生了变化。标准化产品占比达到总募集量的82%。尽管还不能说在战略转型方面取得完全胜利,但是显然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最初标志。”

踩雷风波不断 风控频遭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诺亚财富由原湘财证券高管汪静波于2003年创立。2007年获红杉资本注资,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是国内具有规模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近年来,从辉山乳业到乐视、暴风集团,承兴国际、天神娱乐,甚至在今年3月,踩雷口袋科技延期兑付。诺亚财富发行的私募基金频频踩雷,其风控也遭到了不少的质疑。而2019年的618事件,即承兴34亿踩雷案,也成为了诺亚最为惨痛的一次教训。然而,今年6月,媒体再度曝出诺亚财富踩雷事件,其旗下歌斐资产“创世安霖二号私募投资基金”被爆兑付逾期,涉及金额5亿元,投资人面临账面亏损。

今年3月,临近创世安霖基金到期,诺亚召开投资人说明会,告知投资人誉衡集团已完全丧失流动性,该产品进入无限期的逾期状态,称正努力推动其他风险化解方案,寻求有实力战略投资者、沟通协调债权人、跟踪评估债务人经营情况。

据时代周报报道,7月15日,创世安霖基金投资人王女士告诉记者,“创世安霖基金今年4月已到期,但却被通知进入了无限期的逾期状态。”对此,7月11日,诺亚财富回应表示,“目前针对此项目,正在关键私募产品处置阶段,暂不方便回应,后续项目处置有进展随时沟通。”

据投资者表述,他们在2017年接触该私募产品时,跟他们说的是类固定收益,在诺亚的APP后台里,也是将该产品归类于类固定收益产品,不过最近,他们将其移出类固收一类。据证券时报报道,创世安霖二号私募投资基金这个产品,从一开始,就是固定收益的管理团队从总部到各个城市铺开销售。

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资料显示,创世安霖二号私募投资基金的备案类型为股权投资基金。按照投资者的表述,诺亚财富宣称是类固定收益产品,而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显然大于固定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误导投资者之意。

另据每日财报报道,诺亚财富称,基金合同明确表示:基于本基金的投资范围及投资策略,本基金不承诺保本及最低收益,属高风险的投资品种,适合风险识别、评估、承受能力为激进型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非银行存款,所有本产品投资人均为符合投资条件的合格投资人,在风险揭示函上有签字确认。

对于此前发生的踩雷事件,诺亚财富表示,公司从未向投资人承诺过保本保收益,投资产品发生收益不达预期的情况也不属于违约失信。对于“未来将如何提高投资者对公司信任”一问,诺亚财富表示,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一些风险项目,公司成立了专门的不良资产团队,持续通过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路径去积极化解和处理。诺亚还表示:投资结果的不如预期是所有参与者都不希望看见的。投资人必须理解产品合同契约,一切收益均与投资资策略和投资之底层标的结果相关。该产品合同已经明确记载为一股权并购相关产品,面临并购进展不如预期引发之投资成果不理想,管理人已经成立资产处置团队积极参与处置,争取投资人权益。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就此产品违约事件向诺亚财富求证,诺亚财富官方回函表示,自基金遭遇风险,公司立即采取行动,积极通过多方途径包括法律诉讼要求誉衡集团履行责任,截止到目前,基金累计向投资人进行收益预分配的款项约为基金初始投资款的14.57%。而在未来,诺亚将继续履行管理人职责,尽全力继续推动基金退出。目前对风险资产处置需要以时间换空间。

业内分析认为,作为一家大型的财富管理机构,诺亚财富近年频繁踩雷,早已暴露了诺亚财富风控能力存在问题,其资产管理专业性受到投资者质疑。如今,诺亚想要全面转型进入标准化资产领域,但无论是从风控能力还是投资能力上看,仍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