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春天种的天麻,你看,长得多好!”11月20日,在西峡县桑坪镇黄沙村一片山茱萸树林里,蔡成金用镢头掀开地下的菌柴,白亮亮、手指大小、密密麻麻的天麻就露了出来。
今年50岁的蔡成金早年在外创业,3年前回到家乡,开始从事林下种植红松茸。山里,林业资源丰富,当年他种植的6亩红松茸,亩产突破4000斤,收入8万多元。
挣到第一桶金的蔡成金劲头更足,一边外出学习,一边买来书籍研究林下种植中药材天麻、猪苓技术。成功后,他从农户手中租赁十几亩山茱萸林地,搞起林下种植,在山茱萸林地一半种上红松茸,一半种上天麻和猪苓。
提及林下种植,蔡成金娓娓道来:“红松茸生长期短,一年长成,平均每亩产值1万多元。天麻果种植两年长成,猪苓得4年长成,但产值高,每年平均每亩产值4万多元。”
猪苓、天麻、红松茸喜阴,靠菌生长,不和山茱萸树争肥争水。把它们种植在树下,由于树的遮阴效果好,它们生长得格外好。猪苓、天麻、红松茸在种植的过程中,又产生大量有机物,促进树木生长,使结出的山茱萸光泽鲜亮,品质好,深受市场欢迎。“不用施肥,不用除草,这种种植模式省去了一大半成本,很划算。”
蔡成金林下“淘金”的种植模式,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学习取经。面对群众的来访,蔡成金倾囊相授,山茱萸树下种植天麻、猪苓等模式在黄沙村快速推广。目前,已有100多户村民搞起了林下种植,走出了一条立体种植,多元增收之路。
全媒体记者 陈琼 刘剑飞
编辑:辛灵飒 初审:杨东梅 终审:王笑荷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