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跌!广汇汽车,挣扎求生

四连跌!广汇汽车,挣扎求生
2024年06月28日 15:43 星空财富bj

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热干面

自6月20日以来,曾经的汽车经销商龙头——广汇汽车(600297),已连续五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股。

来源:东方财富官网 广汇汽车(截至2024年6月26日)

按交易所规定,如果一只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的情形,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将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被交易所终止上市。由此看来,广汇在退市的边缘反复摩擦。

作为汽车经销商的龙头,广汇曾经近乎躺着赚钱。但随着汽车行业的调整,直销当道,广汽的业务开始明显下滑;此外,业务性质及行业现状,决定了广汇的利润率少得可怜,而且还面临巨额商誉减值的风险;自身盈利能力差,外加发展融资租赁等业务,资金需求较大,广汇债台高筑。

一、直销当道,广汇成弃儿

广汇汽车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领先的乘用车经销及服务集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在各大经销商集团中,广汇乘用车总销量排名第一,营收规模排名第二。

来源:广汇汽车2023年年报

具体业务来看,广汇主要从事乘用车经销(4S店)、乘用车售后服务、乘用车衍生服务(如:保险及融资代理、汽车延保代理、二手车经销及交易代理、乘用车融资租赁)等业务。

数据来看:2023年,整车销售创收占比约85%,是广汇的主要收入来源;维修服务、佣金代理和汽车租赁等,占比分别为10.02%、3.67%和0.9%,占比均较小。

来源:广汇汽车2023年年报

然而近年,整个汽车行业,具有两大特点:

其一,新能源取代传统燃油车;

其二,伴随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的加入,大家开始卷价格。

顺理成章,渠道层面,直销模式逐渐占据主导,传统的经销模式被逼到墙角。

对以汽车经销为生的广汇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开始,广汇的营收规模便开始缩水。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幅高达11.49%

来源:同花顺iFinD—营业收入

二、不赚钱,巨额商誉是隐患

此外,业务模式本就决定,广汇做的就是薄利的买卖。营收规模的缩水,让薄利直接变“没利”。

传统经销模式下,经销商实际就是中间商,其拥有汽车销售的定价权,买卖价差就是其盈利空间。说到底,玩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伎俩,价值贡献十分有限。2023年数据来看,毛利率也就1.93%。维修服务、佣金代理和汽车租赁等业务,虽然毛利率较高,但业务始终难以形成规模,根本带不动。

业务量大的不赚钱,赚钱的业务量不大。畸形结构下,广汇的综合毛利率常年在8%-10%间游荡。

来源:同花顺iFinD—毛利率

收入规模大时,勉强也可度日。一旦业务量缩水,扣除公司的期间费用(大部分为固定性支出),广汇的日子可就相当难过了。数据显示:近年,广汇的销售净利率每况愈下。2022年直接亏损,2024年一季度,广汇净利率仅为0.31%,几乎为无利。

不仅如此,广汇还面临巨额商誉减值的风险。

2015年开始,广汇为扩大业务,疯狂并购4S店铺,公司的商誉直接飙升到了180多亿元。行情好的时候未来可期,一切相安无事。但此刻整个行业都被逼到了墙角,巨额商誉也成了悬在广汇头上的一把利刃。

来源:同花顺iFinD—商誉

三、债台高筑,内外交困

虽然赚得少,但广汇流动资金需求多。

无论是乘用车的销售还是融资租赁业务,都需要广汇提前垫资。自身造血有限,高负债便成为其经营之道。财务数据来看,广汇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在60%以上,2016年最高时达74%。

数据来看,广汇的流动比率一直高于1,似乎风平浪静,其实暗流涌动。

以2024年一季度为例。

资产端来看,2024年一季度,广汇633亿的流动资产中,417亿元为变现能力较差的预付款和存货。反观负债,2024年一季度,广汇流动负债总额约533亿元,流动性较高的“短期负债”和“应付款”约410亿元。资产负债流动性的严重错配,导致其速动比率仅为0.24,毫无风险承担能力。

来源:同花顺iFinD—速动比率

面对股价的跌跌不休,一旦退市,广汇的股权融资之路彻底幻灭。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支撑,广汇恐怕举步维艰。如此想来,若无救场,广汇毫无挣扎自救的余地。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