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之间,不能犯的10大忌

熟人之间,不能犯的10大忌
2024年06月17日 06:30 有书

文 | 有书青允 · 主播 | 赏新晴

《增广贤文》中有句话: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可亲。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人际交往中,我们喜欢跟熟人打交道,以为彼此熟悉就可以无所顾忌。

殊不知,有些大忌一旦触碰,就可能给关系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

有书君整理了10个熟人相处的大忌,收藏起来,你一定能够把握人际相处的秘诀,变得更智慧。

  • 不要和朋友搭伙做生意

网友@江湖见习录 ,分享了朋友合伙做生意的看法:

“再大的船也只有一个船长,再大的军团也只有一个总指挥,再大的国家也只有一个首领。

道理很简单,当大家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必须有人能一锤定音。

你和你的朋友是对等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因此一旦出现分歧,谁都不服谁。

就算你和自己的父母,还有分歧呢,何况只是朋友?”

俗话说:

“亲兄弟,明算账。”

共同谋事业看似情感深,但利益纠葛间,人心易变难测,交往就会变得复杂。

经营事业,财务、管理、战略……任何一个方面皆可能引燃纷争之火。

矛盾往往不仅影响生意,更可能摧毁多年建立的友谊。

与朋友共商生意,成功则利益纷争起,友谊难守;挫败则难以为继,各自离散,成陌路之人。

  • 不轻视小矛盾

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之前累积的每一根稻草。

很多时候,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摩擦,却会像雪球般越滚越大,在心底积累成怨,最终爆发更大的冲突。

为了大局面而选择忽视小矛盾,无异于掩耳盗铃。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话没错,可“小事化了”前提是要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小矛盾,化解得当友情固,处理失当情谊疏。

  • 不要忽视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上》有言: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际交往中,礼尚往来是基本原则。

如果一味索取而不付出,关系终将失衡。

人情是相互的,就像在银行存款,存进去一点才能取出来一点。

只有不断存入真诚和关爱,才能在需要时有所依靠。

友谊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忽视礼尚往来,只会让对方感到被利用和失望,最终导致关系破裂。

  • 不要消耗信任

“言必行,行必果。”

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不管小事大事,答应了就是要事。

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这是鉴别一个人靠不靠谱,值不值得深交的好法子。

坚守承诺,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关系的珍视。

莎士比亚说: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每一次失信,都会在对方心中留下裂痕,时间久了,这种裂痕无法修复了。

诺不轻许,许则必行,事事有回应,自然好友伴身边。

  • 不要炫耀自己

熟人面前,千万不能高调,一旦显摆,麻烦就来了。

聪明的人,面对亲友总谦逊,从不张扬显富贵。

尽管事业有成,收入颇丰,却总自谦工作艰辛,收入微薄,上司严苛,仿佛身处水深火热。

人都有一种心理:我希望你过得好,但你不能比我好,不然显得我很菜。

你的炫耀,可能会让别人心生嫉恨,若他恰处于人生低谷,你的高调就是对他最大的讽刺。

不要妄图测试人性的恶。

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张扬,低调内敛才是相处之道。

《菜根谭》中讲: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 不要过度倾诉

你有把身边的人当成过“情绪垃圾桶”吗?

遇到丁点不开心就疯狂吐槽,心情不好就找人疯狂输出自己的想法。

人在不开心的时候,都想把不开心甩出去,可任何情绪都有感染力,负面情绪的感染力尤其强。

心理学上有个“马纳姆效应”。

意思是周围的信息如同潜流,轻易影响我们的情绪,不良情绪的传递更是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心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压力,过度倾诉会给对方带来沉重的负担。

若你未能察觉到这一点,终将会和好友分道扬镳。

当然,不能过度倾诉不意味着不能倾诉。

心里有情绪,可以询问朋友是否有时间精力倾听你的心事。

朋友帮助你排解心事,开解你,你下次也应该这么对待朋友,友情才能在互相扶持中长久。

  • 不要干涉他人隐私

《事林广记·警世格言》有言: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与人相处时,请牢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

很多关系的恶化都是从干涉隐私开始的。

网友@小席 分享了她朋友小琪的故事。

小琪性格外向,特别喜欢管别人的私事。

小席刚到大城市工作时,小琪跟她说:

“大城市太累了,你没必要这么累,回家待着陪陪父母,我们还能经常见面,多好啊!”

小席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找了个男朋友,带回家时,小琪说:

“你男朋友家里太穷了,工作不稳定,家境又一般,你以后要吃苦的。”

小席觉得小琪多管闲事,但碍于情面不好发作,越来越不愿意找她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选择权利,过度干涉只会招人厌烦。

最和谐的相处模式就是:各家管好各家的事,各司其事,相安无事。

  • 不要让帮忙成为义务

有句话说得好:

“升米恩,斗米仇。”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例子很少,更多的人,是给点好处就理所应当,希望好处天天有。

《人世间》里雷佳音饰演的周秉昆就吃了帮人的亏。

周秉昆赚钱买了大房子,一家人从老房子里搬出来。

好朋友肖国庆和吴倩夫妻俩下岗,周秉昆便给吴倩介绍工作,还把老房子给他们免费住。

多年后,周秉昆新房子出了问题,一家人要搬出去,他去找肖国庆吴倩要回老房子。

吴倩却说:

“合着就是想撵我们走啊!”

最后,他们搬出房子的条件是:周秉昆要给肖国庆找工作。

周秉昆也没想到,自己帮朋友,却帮出了个冤家。

当你无原则地持续帮助他人时,对方可能会将其视为理所当然。

一旦某天你停止帮忙,或者没能帮上忙,可能就会被埋怨。

所以,要把握好帮忙的尺度,避免让自己陷入被动与尴尬的境地。

  • 不要轻易往外借钱

钱,是感情的试金石。

多少人的关系因为金钱闹翻。

借钱,更是要慎重。

老话说:

“救急不救穷。”

借钱之前,务必先了解对方的借款用途,根据实际情形判断是否值得伸出援手。

若对方真的有难事急需用钱,这该借。

若是投资失败,吃喝嫖赌等,那就不能借。

人跟人之间的关系,一旦牵扯到利益就会变得复杂,亲情,朋友都是如此。

挚友有难,你若有力且其情况紧急,不妨慷慨解囊,助其一臂之力。

若交情不深,且你对他的人品知之甚少,那么最好避免卷入风险之中。

  • 不要忽视交往界限

电影《教父》中有句台词:

“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生活中,与人交往,不能当“烂好人”。

当你发现自己在一段关系中总是处于付出的位置时,这往往意味着你们的关系边界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人与人之间的很多误解和冲突,究其根源,多是因为界限不够明确。

叔本华说过: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

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

一个真正值得交往的人,一定会尊重你的边界。

一段真正舒心的关系,一定是有边界感的关系。

越是熟人,相处越要留心。

以免习惯成自然,不觉间伤害老友,伤害自己。

与人相处,把握尺度和分寸,关系再好,友谊再深,也不能逾越10个大忌。

人生如尺,必须有度,朋友如此,亲人如此,爱人亦如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