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营三年,为什么我们不敢忘记

集中营三年,为什么我们不敢忘记
2024年02月01日 10:08 大众日报

1月30日,风和日暖,位于潍坊市虞河西岸的百年乐道院宁静安详。这里是一个开放式市民公园,游人徜徉,有孩子戏水、老人晒太阳。

而在80年前,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高墙、电网、壕沟、塔楼,塔楼上架着探照灯和机关枪。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逐渐把在华同盟国侨民甄别、监视,用各种手段关押起来。1943年3月至1945年8月,日本人把潍县乐道院用作关押中国华北地区西方侨民的集中营,先后关押过25个同盟国的2000多名侨民,这里成为二战时期亚洲最大的平民集中营。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大门 张蓓 摄

近三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以各种方式给予了被关押在集中营中的西方侨民以无私的帮助和营救,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2021年,潍坊被国际和平城市协会评选确定为全球第308座国际和平城市。今年2月3日,潍坊将举办获评“国际和平城市”三周年纪念活动。活动前夕,记者来到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观瞻文物、查阅回忆录、采访亲历者后人和研究者,重拾这段属于全人类的伤痛记忆。

电网下的“潍縣”三年

“潍縣WEIHSIEN”,2020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家中,79岁的难友利奥波德·潘德通过视频祝贺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开馆,他的电脑屏幕上赫然显示着这几个大字。大字下方,是潍县集中营1945年解放时美军的黑白航拍图。2001年,利奥波德退休后,从零学起,创建了“画说潍县”网站(http://www.weihsien-paintings.org),联系了上百名难友,搜集到了几十种回忆录,“潍縣”的记忆在难友笔下,再次清晰起来。

比利时难友利奥波德•潘德退休后创建了纪念网站

“一大群人,蓬头垢面,好像难民一般。他们站在大门里紧盯着我们,眼神中带着几许冷漠、几分厌恶和一丝好奇。”这是时年24岁的燕京大学哲学教师、美国青年朗顿·基尔凯被关进来时,对潍县集中营的第一印象。朗顿说:“集中营的每个角落或围墙的转弯处都有角楼,我瞥见了上面架着机枪的垛口和围墙上带电的铁丝网,顿时感到不寒而栗。”

1943年的潍县集中营

4组,105、106、107、108、109号,这是利奥波德·潘德一家五口在集中营的点名号牌。2006年,利奥波德和姐姐詹妮特专程造访潍县集中营,后将这些号牌捐给了潍坊。他们的父亲是比利时华比银行经理,在天津工作。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华比银行被日军接管,潘德一家被赶出了银行大楼公寓,被日本人监视居住。家里的汽车、钢琴、家具、冰箱等都被日本人征用。1943年3月,一家人被日本人送入潍县集中营,在这里一关就是873天。

集中营里十分拥挤。2015年潍县集中营解放70周年时,美国人哈康·叶福礼带着家族20多人来到乐道院。在“十字楼”3楼的一个小房间,“这就是70年前我住过的地方,5平方米曾住了8个人!”哈康对儿孙们说。

哈康▪叶福礼住过的小房间 中国日报记者 鞠传江 摄

被关押的侨民总是吃不饱。特别是进入1944年,随着日本战况急转直下,集中营的食物供给锐减。难友朗顿·基尔凯回忆,那时,面包严格限制在每人每天6片,午饭是一碗汤,晚饭是一碗稀汤。而人们还要承担压水、劈柴、做煤球、做饭、洗衣、清扫厕所等劳动。他在回忆录《山东集中营》里说,自己的体重从进营时的170磅降到了125磅,人们个个骨瘦如柴。

食物短缺,还要承受日本人的折磨。难友乔伊斯·布拉德伯里著书回忆,一匹马摔死了,日本人不让吃,直到马肉腐烂才逼着众人吃,不吃这个,不给别的。还有一次,一车土豆也是这样。难友玛丽·泰勒·普瑞维特(中文名:戴爱美)回忆,挨饿的人们明显地消瘦、疲惫、冷漠,孩子的牙齿牙釉质不全,青春期女孩迟迟不来月经。

潍县集中营拥挤的男子关押房

穿的、烧的也很短缺。难友乔伊斯·布拉德伯里回忆:“近三年,日本人没有配给任何服装。孩子们穿小的衣服,互相交换。许多孩子光着脚。”难友玛歌回忆,由于配给的煤灰不足,只有晚上才能点火。“我的牙齿冻得嘎嘎作响,麻木的手指几乎不能写字。我把被子盖在头上,深呼吸,试图在窒息之前锁住最后一点体温。”

拥挤、毫无隐私,饥饿、寒冷,扭曲着人们的心灵。1943年秋,美国红十字会送来了1500个包裹,是平均分配,还是只分给美国人?人们争吵、打斗,孩子跟孩子打,大人跟大人打。

难友所画的潍县集中营点名场景

缺医少药让人们时时面对死亡的威胁。难友梅雷迪斯和克里斯汀·赫尔斯比在合著的回忆录中说:“克拉丽斯·劳利斯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女人,每天早上在垒球场做健美操。她得了伤寒,发病后只活了8天。”难友朗·巴瑞回忆,一次接种伤寒疫苗,针头短缺,大约每打100针更换1次针头。

超越国界的守望相助

1944年6月9日,潍县集中营里发生了件大事:美国人恒安石和英国人狄兰翻出围墙成功出逃。为了给上级交代,日本制造了逃跑9人、抓住7人的假新闻登在了当地报纸上。而这场胜利大逃亡,正是中国军民帮助实施的。

1949年,狄兰回忆录《中国逃亡记》在英国出版。2009年因筹建校史馆开始研究乐道院的潍坊护理职业学院英语教学工作者崔书田,用6年时间翻译了这本书,并到书中提到的地点探访核实。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逃亡里,有几个关键人物:集中营淘粪工张兴泰父子、洗衣工杨瑞兰和其丈夫王绍文、木匠刘腾云。

崔书田梳理,这几人分工明确:张兴泰父子和杨瑞兰夫妇长期帮助集中营侨民自治管理委员会传信,帮侨民们了解外界情况;而木匠刘腾云则经常暗地里帮助狄兰。这次逃亡本来是集中营侨民自治委酝酿的,确定接应队伍的是杨瑞兰,她侄子在驻守昌邑的鲁苏战区游击第四纵队里任职。王绍文熟悉英文,每次由他翻译书信,交给淘粪工张兴泰父子带进去。在自治委觉得不现实而放弃逃亡计划后,狄兰接过了这条线,坚持联系。狄兰回忆录记录,这次出逃,接头时间地点由杨瑞兰夫妇帮狄兰反复传信商定,木匠刘腾云的妻子给狄兰做了一身黑色中式衣裤,逃跑时掩人耳目。

逃出集中营小组(左起:未知、恒安石、张兴泰、狄兰、未知、雷震远、刘腾云、霍伊楚)

《中国逃亡记》附着一封1944年5月4日,第四纵队司令王尚志写给集中营“H先生”的密信,信中写明“兹托杨女士瑞兰设法接洽”。“正是这句话突出了杨瑞兰的关键地位。她作为一个普通洗衣工,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参与到这场人道主义营救中,非常了不起。”崔书田评价道。

1月25日,在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李家社区,记者见到了张兴泰的孙女张秀芳。她说,听长辈讲,发现狄兰二人逃跑后,日本人把爷爷和大伯抓走了,严刑拷打,两人死活不招,好歹保住了命。

张秀芳经常翻看爷爷和恒安石、狄兰的照片 张蓓 摄

1月26日,记者电话联系到正在海南的刘腾云小女儿刘素桂。她说,父亲没文化,一辈子耿直,从未跟自己提及过此事。只是多年前,一次二哥嗔怪父亲糊涂,老父亲不服气:“别嫌我没用,我还干过大事儿哩!”才透露了这件惊天大事。

狄兰二人逃跑后没有走远,一直帮集中营传递外部信息、寻求救援。“美军了解到的有关潍县集中营的情况,来自集中营逃跑的两个外侨。”1945年8月17日,参与解放潍县集中营的“鸭子行动队”7人之一、中国翻译王成汉,晚年翻译的“集中营儿童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回忆,肯定了两人出逃的意义,也说明了中国军民舍命相助的价值。

在失去自由、缺衣少食的艰难时日里,正是中国百姓,以人道主义精神给了西方侨民宝贵的帮助。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副馆长李师庆介绍,食物短缺让侨民饱受折磨。他们会趁看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将身上的财物如手表、首饰等扔到围墙外。附近的中国人捡到后,会拿白糖、西红柿、鸡蛋等食物来交换,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地下交易市场。原加拿大工程师、企业家埃德蒙·皮尔森被关押时只有6岁,在王成汉的译稿中,记载了他78岁时回忆此事的一句话:“感谢中国人的无私援助,给我们提供食物,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难友画作,中国百姓从墙外给被关押侨民提供食物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内记录了这样的牺牲。潍县西上虞河村青年韩祥垫着木板爬上墙头给侨民提供食物时,不慎电死在墙头,日本看守故意将其暴尸示众。朗顿·基尔凯回忆录《山东集中营》中说,两名中国人因试图给侨民提供食物被日本看守抓住枪杀,侨民们听到了枪声。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里,有一张伦敦达肯兄弟制造公司生产的铁床。1月26日,在79岁老人韩崇滨的家里,他给记者回忆了父亲韩绪庭的那段往事。

韩崇滨捐赠的铁床是友谊的见证 杨学莹 摄

韩绪庭的好友谭云龙在乐道院打扫卫生,经常帮那里的难友到城里买食品、冒着生命危险悄悄传递信件。1943年,集中营里的丹麦人找到他,想给营养不良的孩子弄点鸡蛋和白糖。“谭云龙家穷,我父亲打铁有点钱,他就找我父亲凑。”韩崇滨说,父亲凑钱买了白糖,从家里拿了鸡蛋,晚上9点送到乐道院。东西吊了进去,他刚要走,被里面的人叫住了,让等等。十几分钟后,长杆子吊出一张铁床来。“我家离着乐道院有5里地,父亲是个老实人,没想用鸡蛋白糖去换东西,当时就是觉得里面的人可怜,能帮一点是一点。没想到,里面的人给了这张床。”韩崇滨告诉记者。2019年10月29日,在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开馆前夕,韩崇滨将这张满含沉甸甸情谊的铁床,无偿捐赠给了博物馆。

在食物短缺没法让人维持生命时,集中营自治管理委员会主席德位思博士,想到了淘粪工张兴泰父子。耿直忠厚的张兴泰父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将一封求援信藏在粪桶底下带出集中营,转交给德位思的学生、原广文中学校长黄乐德。黄乐德看完信,立即秘密多方筹款合计10万美元,让儿子和女儿分三次秘密送往中立国瑞士驻青岛代办处艾格外交官手中,以国际红十字会的名义购买了药物和食品,帮助集中营的大多数人员度过了囚禁岁月。

跨越山海的找寻

1月23日,记者在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看到一摞感谢信,共有17封,由当年解放集中营的7人之一王成汉捐赠。翻阅感谢信,一段段暖心的故事浮现在眼前。

17封感谢信及王成汉译稿局部 张蓓 摄

1997年8月25日,在美国新泽西州中缅印退伍军人晚宴上,议员玛丽·泰勒·普瑞维特(中文名:戴爱美)向老兵们讲述了一个深藏52年的故事。老兵们听后掩面而泣。

戴爱美是创办烟台芝罘学校的英国传教士戴德生的重孙女,出生于中国河南。9岁时,她和哥哥、姐姐、弟弟,跟着爷爷,一家5口被关押进集中营,而她的父母远在陕西凤翔。1945年8月17日,包括王成汉在内的“鸭子行动队”7人营救小组,解放了潍县集中营,戴爱美和其他1500多名侨民重获自由。

从退伍军人晚宴这天起,戴爱美开始了寻恩之旅。当年就找到了6人的下落,只有中国翻译Eddie Wang(即王成汉)杳无音讯。苦苦找寻18年后,2015年3月29日,戴爱美打开了一封电子邮件,标题是“I am the Grandson of Eddie Wang (Cheng-Han Wang)”(我是王成汉的孙子)。原来,一位在美读书的中国留学生王谦读到一篇有关她的文章,意识到文章中这位下落不明的翻译官正是他的祖父王成汉。戴爱美屏住呼吸,一连向来信人提出16个问题,王谦给了她40页的答案。“这真是我找的Eddie Wang!”戴爱美欣喜若狂。

2016年7月27日,83岁的戴爱美终于在中国贵阳见到了她的英雄、91岁的王成汉。得知她要到中国见“最后的英雄”,难友纷纷写好感谢信让她带给王成汉,这正是本节开头提到的那17封。

离开集中营后,戴爱美多次来华。在2005年潍县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大会上,她说:“中国是我的母亲……我跪下来,亲吻我的母亲。今天,我回家了。”

2015年,难友返潍纪念潍县集中营解放70周年

苦苦找寻中国恩人的侨民,不仅是戴爱美。1987年,卸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恒安石来到潍坊,去昌邑看望当年救他出逃的四纵队军官郝毓秀,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卸任后,他也曾专程到潍坊寻找张兴泰一家,只是没有找到,其时老人已去世多年。他说:“张兴泰是我的恩人,我是半个中国人。”恒安石任上,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签署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这一天,正是1945年8月17日潍县集中营解放的纪念日。

潍县集中营解放后,担任英美烟草公司销售经理的狄兰将刘腾云安排在天津英美烟草公司工作,直至退休。刘素桂回忆,有一天邻居告诉她,有个美国人去厂里找她爸,当时值班的不认识已经退休的刘腾云,就这样错过了。父亲无限怅惘地叹气:“他还记得我!”后来才知道,找人的正是恒安石。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找寻,潍坊人民也在找他们。2005年5月开始,潍坊市成立临时办公室,筹备潍县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大会。接着,时任潍坊市人民政府外事与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的李跃进、时任潍坊市外事翻译中心主任的隋术德等人远赴加拿大、美国寻找当年的幸存者。他们一边“抢救式”挖掘资料,一边邀请幸存者及其家属参加纪念活动。

2005年,潍坊市政府代表团去美国新泽西州采访难友戴爱美(左起:韩子富、李跃进、戴爱美、李晓明、隋术德)   隋术德供图
李跃进与隋术德以及访问团成员在加拿大多伦多采访芝罘校友会成员   李跃进 供图

“这次纪念大会一共来了近70位世界各地的幸存者及其家属。很多幸存者跪在地上,亲吻地板,抱头痛哭。”1月26日下午,李跃进和隋术德一起向记者回忆了当时的场景,2005年8月17日,纪念大会开始,鸣响了60声礼炮,并放飞了2008只和平鸽。2008是当时掌握的曾被关押侨民的人数,2008只和平鸽象征每一个人都奔向自由。70周年时,乐道院再次汇聚了12位集中营难友及后代80多人。对于他们而言,潍县是一辈子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最近几年,我们通过多方渠道,共联系到幸存侨民23人,录制口述史500多分钟,向社会征集了大量文物、史料。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修缮完成了乐道院现存的7处建筑,将其建成教育世人的博物馆。”李师庆说。

译书期间,崔书田寻访狄兰恒安石最初藏匿地平度北郭村   崔书田 供图

2005年,潍县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大会上,《潍坊日报》记者甄士光曾采访过戴爱美,并将拍的照片邮寄给她,戴爱美看后非常感动,她在回信中说:“世界上有许多城市也有集中营遗址,但是它们没有像潍坊这样,在集中营的遗址上建立起这样一座和平和友谊的纪念碑。乐道院不仅是二战期间潍县抗战的纪念,也展现了60年后的潍坊市的胸怀和远见。”

传承,从记忆到行动

随着时间推移,潍县集中营的幸存者越来越少,记忆传承到了新一代人手上。

戴爱美找到的“最后一位英雄”王成汉之孙王谦,是一位摄影师。他和很多幸存者建立了联系,和他们的后人也成了朋友。2016年7月17日,83岁的挪威人奥德丽·努尔莫·霍顿在感谢信中写到,他们曾去王谦所在的城市旅游,王谦和妻子与他们见了面。

向博物馆捐献铁床的韩崇滨今年79岁了,是乐道院的一名志愿者,每年两次去乐道院给孩子们讲解,他说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

韩崇滨向记者展示“十大杰出志愿者”证书  张蓓 摄

在潍坊的高校里,也有一群人,数年如一日,用行动诠释对历史的铭记,传递对和平的热爱。其中,潍坊学院、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都成立了潍县乐道院集中营研究所。

1月27日,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学祥、副院长张华,周六加班筹备和平学研究院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准备在2月3日下午潍坊市“国际和平城市”三周年纪念会后进行。张华等20多名潍坊学院教师从2016年开始研究乐道院潍县集中营,搜集了英、日、俄等语种的资料,发表了多篇文章,还指导学生们以此为课题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张学祥说,下一步,将整合外国语学院、文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的老师,对集中营里的史实、社会、教育、绘画、音乐等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潍坊学院还将在全校开设和平学选修课。

张华和潍坊学院搜集的部分潍县集中营资料  杨学莹 摄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把“流动展览”开进社区、机关、军营、学校、工厂、企业,相继进入阳光大厦、幸福街小学、山东海事职业学院等30余个场所,受众15万余人。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中石化潍坊分公司等20多家高校、企业联合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将历史告诉更多人。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开展暑期研学活动

“没有一座‘和平城市’是和平的,都有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只有经过顽强的斗争,才能知道和平的宝贵。乐道院潍县集中营故事里折射出的人道主义、国际主义光辉,将照亮历史、照亮人类,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恒久启迪和精神滋养。”崔书田说。

(本文照片未署名者均来自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

作者:张蓓、杨学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