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点”到“示范” 看贡井区全力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的探索

从“试点”到“示范” 看贡井区全力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的探索
2024年06月28日 19:30 鑫征途红色文化

2023年6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关于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自贡市入选国家级城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贡井区通过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需要。

2024年6月22日,由《中国卫生》杂志社、健康报社、省卫健委主办,自贡市政府承办的2024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分会场活动上,贡井区作为示范项目单位进行交流发言。

从“试点”到“示范”,是贡井区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牵引,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结果,彰显的是不断满足人民需求的温度,也是健康贡井建设铿锵的脚步。

上下联动

医疗机构共促发展

贡井区的城市医疗集团是由市三医院牵头,13家贡井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家市级专科医院、2家民营医院、144家村卫生室共同组建,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入手,切实推动分散型机构成为紧密型集团。作为一项试点工作,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更多的是对于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的探索和改革。

“一路上医务人员跑里跑外,检查、手术一点没耽误,方便、省事!”通过市三医院首创“链式双绕”救治模式,刚做完手术丁先生的家属,对分级诊疗提效能服务赞不绝口。

转诊、治疗无缝对接,丁先生充分享受到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内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机制“红利”,让原本在成佳中心卫生院就医的他通过分级诊疗提效能“绿色通道”,迅速上转市三医院,绕过急诊科和病房环节,直达CT、MR 、介入室溶栓、取栓,仅用20分钟开始手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丁先生的案例只是贡井区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同质管理、提高医疗品质的一个缩影。除了分级诊疗,贡井区还采取共享设备、药械集采等措施,围绕核心指标、优化流程、质量控制、能力提升等方面,切实推动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同质化管理、一体化发展。同时,依托自贡航空产业园的优势,贡井区开通了无人机航线,实现了医疗物资的低空配送,大幅提升了配送效率,推动自贡成为全国首个医疗物资低空配送全覆盖城市。

截至目前,牵头医院下转病员7291人次,成员单位上转病员1340人次,逐步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在三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资源下沉

群众看病有“医”靠

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获得感。资源下沉难就难在真实、有效、可持续,这既不能靠“命令式派遣”,也不能靠“输血式帮扶”,唯有走出一条“协同融合”的新路子。

集团制定了专家下沉管理办法,下沉8名骨干到基层担任院长、副院长,派出25名专家定期坐诊,帮扶基层新建“呼吸”“神内”等专科联合病房,成立“护理联合体”,实现“群众需求得满足、医院业务得发展、专家下沉得名利”的效果。

6月25日上午,龙潭中心卫生院像往常一样繁忙。其中,有一个在每周二就会出现的特殊身影——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张丽,正在为龙潭镇将军村5组村民刘大爷复诊牙齿情况。

自2023年12月增设口腔科以来,张丽坚持每周二到基层医院坐诊,让患者在基层卫生机构用一级医院的价格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让失去门牙的年幼儿童重新在人前展开自信的笑颜;让年过中旬的老师不再因缺牙担心授课质量……

与此同时,贡井区还创新设置基层药柜、探索区域远程诊断等一系列措施,真正把优质的医疗技术和服务带到群众“家门口”。

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截至目前,作为牵头医院,自贡市三医院共派出医务人员31人次参与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工作,其中门诊坐诊2000余人次,疑难病例讨论50余例次,学术讲座34次,教学查房120次,业务培训76次,手术指导24例次,对200余名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进行强化业务培训,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项。

下一步,贡井区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纵深推进改革,努力让城市医疗集团管理体制更加科学,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服务模式更加优化,医疗资源供需更加匹配,就医格局更加合理,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就医需求,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作出应有贡献。(李惠玲)

编辑:余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