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大独角兽希音:估值4600亿,跌了1/3

广州最大独角兽希音:估值4600亿,跌了1/3
2024年06月13日 14:59 本原财经

“广州最大独角兽,准备赴伦敦上市。”

作为行业创新的新引擎和成长代表,独角兽企业近些年极受资本追捧,有些甚至大有超越老牌互联网企业之势。比如盛产独角兽的广州就有21家,数量占比7.3%,甚至出现了数千亿级的电商独角兽——希音(Shein),市值远超京东跟拼多多。

据《2024年中国独角兽榜》,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字节跳动、蚂蚁集团和希音Shein,希音是其中一匹无法忽视的黑马

希音成为全球第三大独角兽的同时,背后的“许老板”许仰天身价也水涨船高,2023年许仰天以500亿人民币的身价位列《2023年·胡润百富榜》的第79位,《2023新财富500富人榜单》中这个数字刷新成1120亿,并一举拿下广州“新首富”

可惜,首富的位置才刚坐上,自家公司就来以一场估值暴跌的洗礼。

早在2022年4月份,希音秘密筹集了一轮至少10亿美元的融资,该轮融资后,希音的估值高达1000亿美元。然而,最近的消息是,希音彻底放弃纽交所了,准备赴英国伦敦上市,最新估值约500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4600亿。一下跌去了1/3,相当于蒸发了2000多亿人民币的估值!

从“先选之子”到估值暴跌,希音怎么了?

01神秘独角兽的千亿帝国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希音不止公司名字“低调”。

打开许仰天的百科,只有一行字的简介:希音公司创始人

许仰天神秘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在当前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上,甚至找不到一张能确定是他本人的照片,公司也从没对外宣传过。

2023年7月,《财富》选出了当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许仰天,依旧是没有照片。

图源:《财富》网站截图

相关资料显示,许仰天生于山东淄博的一户贫困家庭,青岛科技大学毕业后到南京一家外贸线上营销公司负责SEO(搜索引擎优化)工作,2008年,许仰天和两个合伙人开始转向外贸领域,主攻婚纱业务。

那时Zara的风光或许给了他新的灵感。2010年许仰天收购了SHEINside.com的域名,建起独立站全力转型做跨境女装。有知情人士透露,许仰天和拼多多老板黄峥是一类人,都很聪明,智商奇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短短十年的时间,许仰天就带领希音就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外贸公司,做到让快时尚品牌们闻风丧胆的存在。

做跨境业务要紧抓两点:一是流量,二是供应链。

玩网红流量,许仰天也算是鼻祖,他到Lookbook.nu上找一些有潜力的网红,然后免费给她们邮寄衣服和相机,网红免费在Pinterest上发帖,之后公司再用一些技术手段,把这些照片推上排行榜,通过社交平台种草将流量转换为销售。到2011年的时候,公司所有流量几乎全部来自于网红。在网红的帮助下,许仰天的公司得到快速发展。

供应链方面,2014年年底之前,希音主要从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拿货,2015年,希音从南京搬到广州后,许仰天组建了一支设计团队。起初订单少,对于工厂来说,接这么小的订单“机器开机一次都不只这个成本,做就是亏”,所以并不顺利。许仰天通过给工厂补贴资金,承担库存压力,缩短账期等手段,赢得了一批稳定的供应商

国外疯狂采购的女人们成就了Shein,因为价格低廉、款式繁多,希音迅速占领了市场,直逼Zara大本营,真可谓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2016年-2018年,希音的营收分别为10亿、30亿、80亿,2019年爆发至160亿。

2020年因为疫情的暴发,成为两者命运的分叉口。Zara在当年2-4月收入减半,关店1200家;Shein却在当年实现销售额接近1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0%。很多跨境电商的从业者,也是从2020年开始知道了Shein。到2021年,其营收已提升至千亿规模。

在这期间,希音也接连完成了资本上的蜕变:2013年希音获得集富亚洲500万A轮融资;2015年,希音获得了IDG、景林B轮投资的3亿人民币,估值达15亿元人民币。2020年希音完成了E轮融资,当时估值已经超过150亿美元。到了2022年,希音的估值已狂飙到1000亿美元,约合6800亿元人民币。

希音的最新一轮融资停留在2023年5月,G+轮完成交割了,投资方为红杉中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和穆巴达拉,相比上一轮对外披露的融资,希音的估值缩水了近1/3

图源:天眼查

市场上不断传来希音要IPO的消息。

02估值暴跌背后

希音为何失去资本信任?

希音估值下滑,或许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过去几年其融资速度、估值增长幅度都太过吓人,本就存在泡沫。

短短两年内估值增长5倍以上,这种成长速度放在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十年都相当惊人,更不用说疫情爆发后的动荡年代。因此也有媒体和网友认为,削去三分之一泡沫后,SHEIN的估值才算回归理性。

希音对标的对手是ZARA、H&M这些快时尚巨头,剖析历史数据,2020年ZARA的库存周期约为5.01,比SHEIN高出近0.4,同时,其SKU数量已经达到60万+,基本上相当于ZARA的四倍。不逊于优衣库的库存周转周期,飞速增长的市场份额,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都给了资本推高估值的信心。

此后两年,ZARA、H&M在全球市场的节节败退,巅峰市值都在1000亿美元上下浮动,同为快时尚赛道的希音,在估值上有所回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作为跨境电商赛道的宠儿,与亚马逊、Shopify、阿里巴巴这些大佬对标的话,希音距离天花板还有很远。

希音(Shein)在2022年的营收为230亿美元,超越H&M的223亿美元,紧逼Zara母公司Inditex的353亿美元。此后,SHEIN定下的营收增长目标是40%。

财务数据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营收暴增52%,净利润仅为7亿美元,同比暴跌了36%。

对于利润不佳,希音给出的解释是:物流成本上升。

俄乌战争、国际原油价格大涨,让本就紧张的全球海上运力翻了两到三倍,对于跨境电商的成本冲击不可谓不大,这只是利润下滑的冰山一角。

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优势不再唯一。

希音的杀手锏是,远超同行的周转效率。一般而言,ZARA的上新周期,普遍在两周左右。也就是说,一件衣服从设计,到生产,到上架销售,ZARA可以在14内完成。这已经是传统快时尚的极限周期了。可希音能做到的是,7天上市,每天上市的新款服装超过7000件,不同风格,不同类别,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ZARA、HM、优衣库等,每天只能上市1000件。为什么希音会领先对手这么多?核心就在于广州规模庞大的服装小工厂了。

希音的总部大楼坐落在广州番禺的南村镇中,番禺区内有超3.4万家服装企业,从希音总部开车两小时可达区域内,有300多家核心服装厂供应商,全部供应商超过2000家,支撑起希音的“小单快反”模式。

与其说希音是快时尚服装企业,不如说它是伪装成快时尚的互联网企业。

强大的供应链基本盘成就了希音,但这也是希音的软肋。近十年,中国成衣制造、鞋帽制造等纺织业的延伸产业,悄悄发生了“产业转移”。

此前2022年11月,广东省政府提出中大纺织圈城中村搬迁的设想,后来这一设想调整为广州、清远两地深度合作。尽管还有商家在犹豫或决定留下,但这一场产业大迁移,必然会让深度依赖广州纺织业的SHEIN十分头疼。

为了应对,希音投资百亿,将供应链总部项目落户增城中新镇。据悉,该项目总供地约3000亩,是5个广州南站的大小。在广州疫情暴发时,希音还将部分订单转移到了供应链相对正常的东莞和佛山。

但从目前来看,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广州产业的大面积搬迁对希音产生的巨大影响,在短时间内,恐怕是无法避免的。

其二、除了供应链优势被削弱,希音还被拼多多“砍了一刀”!

市场分析机构data.ai发布的《2024移动市场报告》显示,希音在2023年再度超过亚马逊,荣登全球购物类App下载量冠军。而上述榜单中下载量排名全球第二的电商App——Temu,正是拼多多旗下的竞品。

Temu横冲出世,直接高举高打,打出“人人都是亿万富豪”的广告语,同样走低售价、高SKU的薄利多销路线,Temu用7天时间以4600万美元交易额刷新了美国周度商品交易总额新高,此后Temu就一直是AppStore下载量前三的app,平台访问量屡创新高。

而且,拼多多依托于国内市场,大肆补贴美国用户,Temu用户量增长迅猛,今年一季度,Temu超过130亿美元,大幅减少亏损。随着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Temu预计今年就能实现盈亏平衡。

两家的商战打得如火如荼,并诉诸法律。2023年12月中旬,TEMU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把SHEIN告了,起诉文件长达100页,指责对方强迫时装供应商签订排他性协议。稍早之前的7月,TEMU也曾起诉SHEIN迫使供应商“二选一”。在2022年12月,SHEIN也把TEMU告上了法庭,指控其侵犯商标和版权。

还有APP出海的绝对王者,抖音的海外版TikTok,跨境电商发展得如火如荼,服装也是他们重点发力的消费品类。

新对手们的强劲着实让SHEIN受了重伤。

其三、希音在一路高歌猛进享受海内外生态差带来的红利同时,也要承担不同商业生态差异带来的反噬。

这几年因为抄袭、税务、环保等问题,希音吃了不少官司。

希音在超过50宗涉嫌商标或版权侵权的诉讼中被列为被告。比如,美国牛仔裤品牌李维斯起诉希音在T恤上抄袭了该公司的“弧形”图案,美国洛杉矶的一家耳环品牌Kikay将希音描述为“臭名昭著”的侵权品牌,鞋类品牌“马丁博士”(Dr Martens)起诉希音“有意出售仿冒品”。

图源:Dr Martens与希音的马丁靴对比

去年3月,南非政府对希音涉嫌逃避进口关税的行为进行调查,指控Shein利用了价值800美元以下货物可以免除关税的漏洞,刻意将发送价值低于进口关税门槛的小包裹。同样的指控也出现在美国,希音回应表示,“对于美国民间机构的虚假说法,Shein断然予以否认并坚决捍卫公司权益。公司在美遵照当地法律法规正常运营。”

2024年1月下旬,SHEIN更是两次因侵权成为被告。1月16日,优衣库母公司迅销株式会社起诉SHEIN侵权“饺子包”,要求下架并索赔1.6亿日元。1月22日,美国时尚品牌For Love&Lemons起诉SHEIN侵权,将SHEIN旗下新加坡总部、香港公司和加州分销公司一同起诉至加州中区地方法院。

在环保问题上,联合国秘书长顾问索菲娅·基安尼曾在推特上炮轰希音,称其生产的衣服,最终都倒在了肯尼亚和加纳等国家,并附上一份标题带有trashion(trash+fashion的组合词,意为垃圾时尚)的报告。

2023年,希音的情况有所好转,其销售额大约450亿美元,共实现净利润逾20亿美元。不仅创下历史新高,也超过了H&M,不过距离Zara母公司Inditex仍相当远,Inditex最新财年实现净利54亿欧元(约合58亿美元)。

数据虽好看了,上述隐忧仍然存在,有业内人士评价:Shein的模式很容易被复制,无论是基于中国制造的强大供应链,还是借社交媒体进行的运营。

03弃纽交所转战英国

纵观过去10年,去伦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不是没有,但屈指可数。

2011-2024年,新增的知名中国企业不到20家,比如中国太保、国投电力、华泰证券、亚洲果业等。

而希音此举,将直接打破伦交所记录:市值超4600亿元,成为伦交所历史上规模第二大IPO,仅次于2011年的矿业巨头嘉能可。

希音原本是想纽交所上市的,为什么转头选伦敦?说实话,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希音没有赶上中美紧密合作的好时代,当希音打败ZARA,成为全球第一快时尚品牌时,中美关系已经开始转向了。

为此,希音忙着淡化自己中国公司身份,还特意将公司总部迁去了新加坡,以规避中美之间的金融对抗。社交媒体上不断有人爆料,创始人许仰天或已获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对于正在为中国走出希音这样优秀的跨境电商公司而骄傲的国人,“老板润了”的消息,显然是伤害感情的当头一棒。

尽管如此,这个计划还是基本是破产了,具体挣扎的过程,TikTok CEO周受资已经作为"前辈"体验过了。

SHEIN方面后来表示:SHEIN是多中心运营设置,各中心定位和职能并未发生改变,许仰天仍是中国公民

图源:iefimerida

属于“穷人乐”的黄金时代,拼多多的Temu、京东的全球贸、阿里的AllyLikes、唯品会的NOWRAIN,中国跨国企业们正在愈发猛烈的进攻,希音打出了线下化、平台化、全球化的组合拳积极自救。

在优衣库的大本营日本开店,收购了Forever 21母公司SPARC 三分之一的股权,切线下实体店的蛋糕,还在巴西试水平台模式,开放第三方商家进驻。企图触达更多用户和商家,加速扩张及蚕食市场,带着更丰富的故事、更漂亮的数据走向资本市场。

由于政策等不可抗因素,赴美上市,已经不太可能,转战伦敦,就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最优选了,虽然相对中庸,毕竟能上也是好的。

欧洲是希音的主攻市场之一,客户认可度也较高。希音开拓欧洲市场,最早追溯于2010年:上线西班牙站点;2012年,它上线法国站点;2013-2014年,德国站点上线。2017年,希音业务覆盖224个国家,包括很多欧洲国家。综上,希音做出赴英国上市的决定,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如今,老对手拼多多的发展势头越猛,希音的估值压力越大,上市的需求也越紧迫。另外,TikTok还没有在海外全面铺开直播带货。一旦Tiktok的直播电商业务高歌猛进,希音就会迎来第二个强大对手。

在告别高速增长、估值狂飙的野蛮增长阶段后,上市与否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如何重构护城河、寻求可持续发展,才是首要任务。

|参考资料:

[1]《揭秘 SheIn:中国最神秘百亿美元公司的崛起》晚点LatePost

[2]《许仰天,出海第一人?》 首席人物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