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医学院最难毕业季,我收获了毕业证和新冠肺炎

2020医学院最难毕业季,我收获了毕业证和新冠肺炎
2020年07月03日 09:22 药械网

珞珈山又下起了雨。

虽然已经完成了最大覆盖范围的核酸检测,但是武汉依旧在举办大型活动上很是小心。

6月20日,2020年的武汉大学毕业典礼在山下操场举办。用校长窦贤康的话说,这次毕业典礼的举办克服了重重困难,只不过是希望让这一届毕业生少留遗憾。

按照官方的说法,今年武汉大学的毕业典礼“线上为主、线下为辅”,严格控制在场的人数。被允许到现场观礼的毕业生仅有660人,校方甚至在典礼现场安排了救护车。

李凌是今年武大13938名毕业生中的一员,八年在校生活,没有参加毕业典礼,成为他永久的遗憾。

新冠带给他的遗憾,远不止于此。

但李凌总算有了一个暂时的归宿。与他相比,考研的汪辰,前途还很不明朗。

以下,为李凌和汪辰的口述。

规培时感染新冠的我

经历了最艰难的春招

我叫李凌,今年从武汉大学毕业,读的是八年制的临床硕士。

如果没有疫情,我应该会出现在毕业典礼上,在雨中最后和珞珈山说再见。学校当时给了毕业生四天的时间收拾东西,这期间不能离开学校。因为端午后就要去深圳入职了,剩下几天我借住在武汉的朋友家,我就是在朋友家在线观礼的。

我是2012年入学的,2015年国家对临床硕士学制改革的时候我大四,当时的方案是,可以按照原来的学制七年毕业,也可以选择“5+3”的模式,八年毕业。我选了后者,因为毕业时“四证合一”,就相当于完成了规培,这样比七年制毕业后再去工作单位少规培一年。

我和武汉医疗系统里的大部分人一样,在2020年刚开年就知道武汉出现了一种类似于SARS的病毒型肺炎。大家很警惕,不少同学请了假提前回家。

研究生期间我选了儿科作为专业,读研的三年基本上都是在医院科室度过的。连着两年的除夕和大年初一,我都在科室值班,已经习惯了。

我选择留在了武汉,说实话当时也没想到病毒传染性会这么强。今年除夕和初一两天我被排了班,连续值了48个小时。

那个时候,疫情已经很严重了,确诊人数不断上升,武汉几个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排着长长的队。我所在的医院是武汉这次抗疫的主力。疫情不断加重,医院的防护措施也不断升级:从基本没有防护效果的普通口罩,到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再后来会做一些面部防护,但N95当时是很匮乏的。

住院病人的家属们多少能察觉到医院在防护上的变化,以及确诊人数的不断上升,他们也开始不安,会在就诊的时候注意防护。我在科室坐班,把门关着,算是一个信号,请各位家属尽量减少病房间的走动,避免交叉感染。但还是有的家属来看病或者是问病情,不敲门直接冲进来。后来,我跟自己的病区家属说,大家还是得先敲门,有问题我会去病房解决,这也是为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

我是大年初六那天发现自己被感染的,下班回宿舍之后我出现了典型的症状:干咳、乏力、低热。一年前,基本上同一个时间我也得了肺炎,但是这一次发热不明显,乏力更明显。

我先后去做了两次核酸检测,也拍了CT。尽管两次核酸结果都是阴性,但是胸部的CT却有新冠肺炎的影像表现。我发病夹在国家发布第二版和第三版诊疗方案之间,那时候新冠肺炎的确诊还是以核酸为准,我就不能算是确诊病例,尽管我有非常明确的暴露史。

当时武汉已经停摆了,政府规定私家机动车不能上路。我的宿舍就我一个人,当时比较担心的就是一日三餐怎么吃。我当时的症状不是很重,我采取了自我隔离的方式,避免传染给别人。

好在学校帮我解决了吃饭问题,安排了专人每天给我送饭:饭放到宿舍门口就走,一天送两次,送了两个月。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给我送饭的老师是谁、是男是女,长什么样,我还挺想对这位老师当面说声谢谢!

因为呼吸道疾病是儿科多发病,我对肺炎算是熟悉。这次的疫情,说到底还是一个因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所引发的肺炎,凭借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是可以战胜它。我当时的想法是,边吃药边观察,如果有情况就再采取其他措施,好在几天症状就消失了。

武汉解封前,我们去医院进行的常规规培暂停了,换了种形式,学校给我们安排了在线课程。现在的说法是,毕业后,还需要回武汉参加一个线下考试,才算是完成了规培。

我从很久之前就开始谋划应聘的事,一开始的计划是想留在我规培的科室,一开始机会不小。但是中间出了一些问题,我从去年年底就知道可能留不下了。但这期间就没有太看别的机会。

计划赶不上变化,我就只能从头开始,给一些公立医院投简历。紧接着就赶上疫情,这段时间就像是停滞了一样,之前投出去的简历像是一块石子投进大海,区别是连一点波纹都没有泛起来。

一般来说,三四月份用人单位会进行第二轮校招,也就是春招。今年最难的就是,公立医院的春招基本停摆了。

这主要是医院真没什么心思校招,尤其是一些大的三甲医院都忙着抗疫,招人只能往后拖,甚至直接取消。

更重要的是,今年医院从收入上来说挺困难的,没病人就没收入。虽然现在已经逐渐恢复了基本的诊疗秩序,但就诊量比之前差远了。包括老年人,很多知道自己是易感人群,也会减少看病的频次,更别提年轻人了。

那段日子挺焦虑,每天早上醒来,枕头上都是我掉的头发。我陷入了反复的自我怀疑,因为只有一个人在宿舍,就更容易胡思乱想。我也不知道是外部环境的问题,还是我自己的问题。我相信那段时间很多人都是这样的状态。

我当时主动联系了去年冬天投过简历的一家深圳的三甲医院。但凡有点希望,我都要试一试。他们又重新评估了我的简历,联系我说可以继续面试。因为没办法去深圳,武汉还是封城状态,解封之后也不能任意出城,还是要层层审批,所以院方就安排我在线面试。一轮轮面下来,我拿到了这个工作机会,这个艰难的毕业季算是告一段落了。

到现在我都很难想象,我要是没主动去联系这家医院,会发生什么?我还能找到工作吗?

深圳的分级诊疗做得很好,基本上就是按照各个区块划分核心医院。政府每次想重点发展一个区域也都会提前做好医院这些配套。还有一点,深圳没有特别好的医学院,就区域而言人才供不应求。所以我才能在招聘基本停摆的情况下在深圳找到这个工作。

疫情也对升学产生了影响,我身边不少选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但是,今年我们班所有选择在国内读博的同学都留在了本校,这是往年不曾出现过的事情。

和留在国内的同学相比,选择出国的同学遇到了更大的困难。我的一位同学拿到了欧洲一所学校的录取函。谁知道,没多久欧洲疫情就爆发了,后来学校那边说只能延迟一年入学。这一年不知道他怎么办。

差一分被华西录取的我决定二战

我叫汪辰,今年从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毕业,我读的临床医学,五年制。南昌大学有江西省最好的医学院,附属的两家医院也是江西省内最好的,所以高考分数不低。

五年毕业的本科生,想进个三级医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在本科毕业后选择读研是一个规定动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水涨船高。

我从进到这所大学就决定要读研。而且力争要读个更好的。保研时,我的成绩不行,只能参加统一的招生考试。我最后决定考华西。当时已经是2019年的夏天了,按照惯例,我也要轮换科室大实习。因为决定要考研,我选择了一个相对没那么忙的医院,为的就是能有更多时间复习。

出分之前,正是赶上了全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候。因为自己未来也想成为一名医生,所以时时刻刻关注着,还挺感同身受的,感觉在见证自己未来要亲历的事情一样。这期间情绪也有波动,对我来说一个触动比较大的事情,就是医院在一线医生认定上的“摇摆”,这其实涉及到最基本的医生待遇问题。

当时是三月份曝出来,有的医院根据相关要求,把已经下发的抗疫补贴又要回去了。我当时觉得挺愤怒的,觉得怎么可以这样?

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遗憾,我离华西就差了一分。

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年研究生的招生总体上延后了不少,一定程度上是完全打乱了。往年,有的学校动作快,会在春节年前公布考研成绩,再往下就是公布国家线和自主划线学校的分数线,算上面试、录取,基本上四月也都结束了。而今年,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学校的最终录取名单没公布。

今年就是全靠猜,到底是哪天,谁也不知道。说不焦虑是假的,这种命运被外力掌控着的感觉不是很好。

川大真正公布成绩是2月20号,我的成绩是364。这个成绩很尴尬。因为去年川大临床医学硕士的分数线是355,如果分数线上涨10分的话,我就和华西无缘了。

五天之后,国家出了政策说今年的研究生要扩招。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在疫情下如果考研失败再去找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4月14号公布国家线,医学类普遍降了五分,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但是这个分数线,对我这样考985的同学来说没什么意义,因为基本上能数得上的医学院大多是自主划线。

一天后川大公布的临床医学硕士分数线,还就真的涨了整整10分。怎么说呢,命运弄人,我从哪找不出这一分?

复旦的临床医学涨了15分、北大也涨了20分,扩招对于顶级的医学院来说可能……基本上是那些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在扩招。

当时对我来说,有三个选择:找工作、调剂到其他学校、再考一年。我感觉我的同学大部分都选择了调剂。

现在考研成功叫“上岸”,这其实很准确地描述了考研的过程:一个人慢慢从水里向岸边游,游不上就一直在水里泡着。

今年正好赶上疫情扩招,很有可能调剂成功的。当然,大概率就是去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者是不理想的学校。今年年景也不太好,既然能走,大家就不追梦了,直接走了。

我的选择是二战,我没想那么多,家里人也还算支持。其实考研这件事,专业课大家都差不了多少,反而是英语和政治决定了大家的成绩。我英文一直以来不错,这可能也是我决定二战的原因。

从我来说,执着于顶尖院校,是因为未来很想去国外读个博士,然后留在国外做医生,国外的执业环境还是更好一些。想申请到国外的博士资格,有一个国内一线院校的硕士文凭是基本条件。

当然,现在想这些事情太早了,我还是得先把研究生考下来。经济压力、疫情变化,未来还有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但是人还是要有念想,不然怎么支撑自己走下去?

文中李凌、汪辰为化名。

来源:健康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