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20年,打败98%同类作品,却还有人喷?!

筹备20年,打败98%同类作品,却还有人喷?!
2024年11月29日 11:45 FIX字幕侠

近两年虽然消费因为大环境而肉眼可见的大幅度降级,但随之而来的国内旅游业的火爆也总会让人产生“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有钱有闲的人?”的疑问。

当然,这一切只是表象。

作为兢兢业业的社畜,相信仍有不少人,尤其是中年人的现实生活仍然没有“诗与远方”。

虽然肉身被困在现实的劳顿之中,但灵魂却仍有权利翱翔。

FIX今天想要给同学们推荐的双语精校版经典影片,就是叠满了放飞自我+灵魂双重buff的佳作《白日梦想家》

无论你爱它还是恨它,都很难不承认这是一部很难被忽略的影片。

其实,《白日梦想家》自身的筹备过程就如同影片本身一样极具戏剧化和波折,该片经历了漫长的筹备过程

影片的故事最初源自1939年詹姆斯·瑟伯的一篇两页半的短篇故事,在1947年首次被改编成影片上映。

1994年,小萨姆·戈德温决定重拍父亲曾制作过的这部卖座之作,只是没想到却经历了“发展地狱”,各种计划一度停滞不前。

在这段漫长的过程中,曾有多位大牌导演传出有意执导的消息,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到朗·霍华德,每个人都对这个项目表现出了兴趣。然而,真正的执导人选一直无法确定。

编剧也换了无数个,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向。

不仅如此,主演的人选也一度充满变数,包括金·凯瑞、欧文·威尔森、麦克·梅尔斯和萨莎·拜伦·科恩等众多知名喜剧演员都曾被考虑过,可以说,影坛上有些名气的喜剧演员几乎都轮了一遍。

最终,经过将近20年的波折,本·斯蒂勒扛下了这个重任不仅亲自执导,还亲自担任主演

他找来了曾撰写《当幸福来敲门》的编剧斯蒂夫·康拉德 ,这才让这个项目迎来了曙光,最终成功催生出这部佳作。

只是一切的努力却没有赢得美好的结局。

事实上,在当年预算高达9000万美元的《白日梦想家》最终在全球只收获了约1.8亿美元的票房,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远远未达到票房大卖的程度。

在专业影评人口碑方面也非常两极化,烂番茄网站上它的最终得分仅为52%,MTC同样不及格,实在有点唏嘘。

它也曾拿下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奖项——“年度最差广告植入奖”。

没错,片中的交友软件eHarmony、棒约翰比萨以及《生活》杂志本身的植入的确让人印象深刻,但不少专业人士认为这些广告有些喧宾夺主了。

虽然它在主流影评人眼中评价褒贬不一,但这部电影在普通观众心中却占据了独特的位置。

2016年,《滚石杂志》通过读者投票评选出《白日梦想家》是本·斯蒂勒职业生涯中第三好的电影,算是对他的努力给予了不小的肯定。

该片自2013年上映以来,已有超过57万豆瓣用户给它打出了8.6的高分,打败了98%的喜剧片和97%的冒险片,很多人甚至把它视为“人生必看电影”。

在这一版的改编中,《白日梦想家》的故事背景被调整为一个贴近现代社会的职场环境。

主角沃尔特是《生活》杂志的底片资产管理经理,性格内向,不擅社交,常常陷入天马行空的白日梦中

沃尔特的生活一直非常单调,重复的工作让他缺乏成就感,他在公司内的存在感也微乎其微。

同事们常常无视他的存在,而他的上司泰德则是个苛刻的混蛋,毫不留情地对他冷嘲热讽。

沃尔特心中满怀憧憬,但却总是把这些憧憬留在白日梦中——他幻想自己是无畏的探险家、拯救世界的英雄、能够勇敢地赢得心仪女同事谢莉尔的芳心。

然而,这些幻想始终未能照进现实,他依旧是那个平凡而内向的沃尔特。

他的改变从《生活》杂志的最后一期开始。

杂志即将结束出版,从纸质化转为网络媒介,但封面照片却意外丢失,摄影师肖恩寄来的25号底片不知去向,而沃尔特必须找到这张底片来完成公司的“终极任务”。

然而肖恩是一位神秘而富有冒险精神的摄影师,总是来无影去无踪。

于是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沃尔特决定亲自踏上寻找肖恩的旅程。

这段旅程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冒险。

从格陵兰的冰冷海面到冰岛的荒凉火山,沃尔特第一次走出了他一成不变的生活。

他在格陵兰勇敢地跳上了一架前往未知目的地的直升机,后来在冰岛不得不在一辆失控的滑板车上飞驰以躲避火山喷发。

在格陵兰的汪洋中,他甚至还经历了与鲨鱼的搏斗——这一切听起来像极了他平日的幻想,但这次却是真实发生的。

终于,沃尔特追寻着肖恩的足迹一路来到阿富汗的喜马拉雅山脉——他终于找到了肖恩。

令人意外的是,当沃尔特找到肖恩时,肖恩正坐在山顶,等待着雪豹的出现。而当那只传说中的“幽灵猫”终于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肖恩却没有按下快门。

他对沃尔特说:“如果我特别喜欢某个瞬间,我不喜欢用相机去打扰它。我只想静静地享受这一刻。

这一刻,沃尔特被深深地触动,他开始意识到,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往往不需要展示给别人,而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

沃尔特终于成功地找到了25号底片,当他回到公司,将底片交给杂志社后,他才发现这张底片的内容居然是他自己——那个默默无闻、为杂志社付出多年的沃尔特。

只是我们并没有迎来一个传统的“美好结局”。

最终,这张底片被选为《生活》杂志的最后一期封面,上面写着:“最终刊:献给所有参与本杂志的制作人们”。

而在他完成任务的同时,也真正的失业了……

该片在叙事上采用了传统的三段式叙事结构,第一部分展示了沃尔特充满白日梦的平凡生活;

第二部分则是他开启冒险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他结束旅程后回归日常生活,但已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虽然这样的故事结构看起来很传统,但正是这种从平凡到非凡的成长之旅,让观众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对舒适圈的依赖和恐惧,而沃尔特的故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精神出口。

影片的冒险虽然带有夸张的戏剧性,但情感却非常真实。沃尔特经历的每一个挑战都象征着我们内心的挣扎——从面对工作的压力,到对未知生活的恐惧。而这一切,仅源自一场“说走就走的冒险旅行”。

有人可能会感慨:“我没那么多钱去旅行,还有一堆生活负担,哪有闲情去冒险……”

但《白日梦想家》似乎正是用这种看似荒诞的剧情像观众发出疑问,只有旅行才能带来新的探索吗?

该片最大的优点,就是巧妙的利用了大家普遍认同的、容易引发共鸣的元素——冒险和旅行,作为传递理念的媒介。

在现实生活中,一本好书、一场音乐会、一次深刻的谈话,或许就是普通人改变的契机。

从生活中找到契机,用心去体验,往往比仓促的旅行来得更加有意义。

因为真正需要走出的,从来不是身体的束缚,而是心灵的枷锁。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随大众的潮流,美好的事物从不刻意寻求关注,那些未被分享的时刻,才是真正珍贵的。

或许我们这一生不会与鲨鱼搏斗,不会逃离火山爆发,不会登上喜马拉雅山,但改变生活的关键并不在于这些惊心动魄的冒险,而是勇敢迈出那个小小的第一步。

当影片最后,沃尔特不卑不亢的“反杀”,牵起心仪之人的手时,观众的心灵也和他一样,感受到了成长与蜕变。

最后也分享一句该片中小编最喜欢的台词给各位同学:“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draw closer,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看见世界,勇于冒险,直视本质,贴近、寻找并感受彼此,这就是生命的目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