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爆雷!这个“民族品牌”,终究撑不住了

再度爆雷!这个“民族品牌”,终究撑不住了
2019年12月13日 18:04 金融圈头条

来源:投资圈(id:caijiback)

作者:投资圈

“国民饮料”,又出事了!

12月11日,朱新礼作为有权代理人的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被法院查封,41亿元人民币资产遭冻结。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2月2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就已经向朱新礼发布限制消费令,包括限制其乘坐飞机和动车、购买不动产、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自此,沉默已久的汇源果汁(01886.HK),再度爆发新的危机。

1

停牌已经20个月,危机再临

自2018年4月3日起至今,汇源果汁所谓的“短暂停牌”已经延续了20个月了,然而这漫长的等待不仅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喜讯,反而爆发的是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投资君了解到,根据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裁定书显示,2019年9月20日,招商银行曾申请查封、扣押、冻结德源资本的财产,限额高达41.03亿元。其中冻结银行存款期限为一年,查封动产期限为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为三年。

2019年12月11日,德源资本被法院查封,41.03亿元资产被冻结,这是对摇摇欲坠的汇源果汁帝国斩下的又一处致命伤。

这则消息对于汇源果汁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投资君看来,这甚至可能会加快其退市的步伐。

追溯起本次德源资本被法院查封的原由,离不开招商银行和中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这两个主体。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德源资本成立于2014年,属于私有股份制公司。而且投资君发现,此次资产被查封事件最初是德源资本对外的一份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而参股的对象就是中石化。

来源:公司公告

根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增资引进投资者的公告》中显示,拟由25家境内外投资者以现金共计人民币1070.94亿元认购中石化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本次增资完成后,中国石化将持有销售公司70.01%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作为投资方的25家公司,就包括了汇源、大润发、中国银行、中国人寿、华夏基金、腾讯、复星。而在此次增资中,德源资本代表汇源斥资30亿元人民币参与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占2.4万股股份,2015年3月,才正式完成股份交割。

但是转折在于,同年11月,德源资本质押了所持有的2.4万股中石化销售公司股份,而股份的接盘者就是招商银行,这就为今天德源资本被法院查封埋下了伏笔。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德源资本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招商银行起诉,将于2020年5月13日开庭。而本次资产被查封也与此次纠纷有着直接的联系。

有了解的投资者应该知道,汇源果汁的停牌源自于一场贷款出借。2018年3月,汇源果汁向汇源集团旗下的关联方北京汇源出借42.75亿元贷款。由于这一行为违反了港交所上市规则中关于关联交易申报、股东批准及披露的条款,汇源果汁被港交所宣布停牌。

2018年6月,港交所要求汇源果汁对公司股票复牌列出相关条件,如不能在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复牌条件,港交所将启动对公司的退市程序。

也就是说,再有不到两个月时间,汇源果汁如果依旧没能完成复牌,那么公司就将会被退市。

其实,对于汇源果汁会面临退市,投资君并没有太大意外,从它的业绩表现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了。

2

业绩亏损,负债百亿,年报隐而不发

根据公开披露的资料显示,汇源果汁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最新的数据仅仅是披露到了2017年上半年,而这半年的营业总收入为28.02亿元,毛利润为12.15亿元,但归属净利润只有5592.1万元。

然而,截止2017年上半年,汇源果汁的负债总额高达115.18亿元,其中83.51亿元人民币通过银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等渠道的借款。

也就是说,汇源果汁上半年28.02亿元的营业收入对于其背负的债务而言,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而已,完全无法抵消其自身的负债。

而且,根据汇源果汁披露的财务显示,2009年至2016年这八年时间里,汇源果汁有七年扣非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2009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72亿元,2011年到2016年6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2.3亿元、3.18亿元、4.79亿元、5.75亿元、5.53亿元和2.08亿元。

可见汇源果汁业绩之差。

而且,其中在2014年以及2015年这两年,归属净利润更是分别亏损了1.27亿元和2.29亿元。

可见汇源果汁虽然广告打得响,但其业绩却并没有和输出成正比,甚至一年比一年更差。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汇源果汁对于2017年的年报,一直隐而不发,自2018年4月19日开始,汇源果汁就不断在宣布延后披露2017年报。试问,如果业绩没有问题,怎么会不发布财报呢?截止目前,汇源果汁2017年业绩、2018年业绩以及2019年中期业绩均没有进行披露。

其实,汇源果汁业绩之所以会变差,可以说和两起收购有关系。

首次“卖身”失败

2007年,汇源果汁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

上市后不久,可口可乐就打算收购汇源果汁。2008年9月,可口可乐宣布以总价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份(66%)。然而,因为这场收购案触及了《反垄断法》,导致被商务部否决,最终汇源果汁“卖身”可口可乐以失败告终。

然而为了此次卖身,汇源果汁还进行大肆的减员,这就造成了卖身失败后的元气大伤,也正是从那时起,汇源果汁的业绩开始持续走低,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为负。

再次“联姻”失败

根据公告显示,2019年4月26日,汇源果汁与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广州和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天地壹号等持股60%,汇源果汁持股40%。

但好景不长。2019年7月16日,汇源果汁发布公告显示,经约定双方作出详尽审慎考虑后,公司认为进一步推进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交易的条件可能尚未成熟。合作框架协议的有效期为合作框架协议订立之日起计60日,由于订约各方未有于该60日期间内订立最终协议,故合作框架协议已自动终止,且不再具有任何效力。

同时,天地壹号也发布公告显示,经过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终止此前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由此,“联姻”告吹。

两次收购均以失败告终,造成了汇源果汁股价的直线下滑。

截止2018年4月3日停牌,汇源果汁每股股价仅剩2.02元,总市值为54亿港元。

3

作为“民族品牌”的汇源果汁为什么会败?

在投资君看来,汇源不是败在品牌上,而是败在决策上,反而民族品牌这个标签给汇源果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第一败笔:想得太远,没立足现实。

对于“卖身”可口可乐,从汇源果汁的角度出发,是为了扩大市场,把市场开向国际,然而其败笔在于大肆减员,大幅度削减的自身的实力,而且不考虑外在的阻力,不仅没在本土站稳脚跟,还把自己后退的路也堵死了。

第二败笔:广告太响,业绩太烂

在汇源果汁经营期间,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视广告营销,却没有在品牌上下功夫,导致不但没有改善业绩,反而加重了经济负担,造成了业绩的连年亏损。打响名气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盲目的宣传却没有相对应的底气和实力是非常不明智的。

第三败笔:产品质量被质疑,声明却苍白无力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香港上市的3家果汁企业汇源果汁、安德利果汁、海升果汁,向果农收购没有成熟之前就跌落的水果,甚至是腐烂变质的水果,用这些东西来制作果汁及浓缩果汁产品。

对于这样的报导,汇源果汁只是声明:汇源果汁在收购水果时要经过五道关,水果加工要经过六道关,直到内外抽检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所以果汁质量是完全可控,有保障的。

但是,这样的解释是苍白无力的,一切的解释都不及汇源把加工程序展示在消费者面前来的实在,然而汇源果汁并没有这么做。

目前,一切已经基本成为定局,随着限定期限的来临,留给汇源果汁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