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与船舶费用对聚烯烃的影响

美国关税与船舶费用对聚烯烃的影响
2025年03月20日 09:23 金联创

一、美国关税政策逐步兑现关税最新政令及现行税率在2024年11月9日的《特朗普胜选后对聚烯烃的影响》一文中我曾经总结了三点特朗普上任后的主要影响:其中包括对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更加严厉的关税政策以及逆全球化进程加速。当时指出特朗普上任后 大概率会兑现他竞选时的承诺对中国及其他国家征收关税。如今特朗普就职已经将近60天。特朗普竞选时曾计划对中国加征60%的关税,对全球货物加征20%的基准关税。如今,他如预期所料正逐步兑现其关税承诺。  美国对中国关税政策:2025年2月4日(美国东部时间)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原产于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原25%关税商品税率提高至35%。2025年3月3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修订了之前发布的行政命令,将对中国的加征关税从10%提高到20%。适用范围覆盖几乎所有中国输美商品,HTS分类为9903.01.20。取消小额免税政策(货值≤800美元),所有中国商品均需正式报关并全额缴税。(人道主义物资、信息类材料及2025年2月1日前已装船且在3月7日前抵美的商品可申请豁免)。  根据该法案中提到的方案,所有原产于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后在3月3日提高到20%。这也说明聚烯烃的关税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先前美国进口中国聚烯烃是维持最惠国关税税率,如今在此基础上加征20%,则平均税率将提高至26.5%左右。塑料下游制品则受影响更深,大量塑料制品在“301关税”时就已经加征了25%的关税,如今部分下游塑料制品的平均税率将达到35%-45%。而这仅仅离特朗普就职约60日,我们可以预料到距离特朗普先前60%的目标已然不远。  根据塑料原料聚烯烃出口美国的情况来看,对聚烯烃加征关税的影响是远远小于塑料制品的。因为聚烯烃原料出口至美国的窗口原本就是极小的。中国对美国的反制关税:2025年2月作为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回应,我国宣布对美国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等加征10%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等农产品加征10%关税。2025年3月再次升级,对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水果、蔬菜、乳制品等加征10%关税。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贸易公平。  在中国的关税加征措施中并未提及聚烯烃产品,所以我国进口美国产聚烯烃的关税暂时没有发生更改。在特朗普胜选后,中国的聚烯烃贸易商为规避国际贸易政策波动的风险而尽可能规避从美国进口聚烯烃货物。中国对美聚烯烃出口概况目前对聚烯烃来讲,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而中国尚未加征对美出口的聚烯烃关税,所以我们重点关注中国出口美国聚烯烃的情况,以了解中国聚烯烃出口美国的基本盘。

2024年1-12月中国出口美国聚丙烯一览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中国2024年出口到美国的聚丙烯共计0.8071万吨,初级形态PP、嵌段共聚及其他形态PP分别占据中国出口到美国总量的0.33%、0.35%和0.13%。

2024年1-12月中国出口到美国聚乙烯一览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中国2024年出口到美国的聚乙烯共计0.2079万吨,LLDPE、LDPE及HDPE分别占据中国出口到美国总量的0.1%、0.2%和0.19%。由此可见,我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聚烯烃是极少量的,仅占2024年中国国内聚烯烃产量的0.016%。根据出口基数判断美国提高关税对聚烯烃的影响并不广泛。中国-美国聚烯烃的套利空间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初级形态PP数量在2021年达到顶点,出口价格在2022年达到顶点。2021年-2022年中国率先恢复疫情并恢复生产,而海外市场则因为供应链中断更加依赖中国市场。在此大背景之下,给予了中国出口高速增长的机会。但随着全球抗疫的胜利,中国出口即又回落。中国出口美国的聚烯烃产品中以初级形态的PP为例可以看出,在2021年,初级形态PP跟随国际大背景下的时代浪潮达到出口的六年峰值。随即在疫情结束后又迅速回落。由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出口到美国的聚烯烃数量极少,我们以PP拉丝为例,CFR远东地区与FAS休斯顿的出口窗口实际是存在的,在2021年-2022年受到美国供应的影响也就是我们上文中所提到的疫情大背景下的供需错配,CFR远东与FAS休斯顿的套利窗口在此期间走扩,印证了上文中初级形态PP在此阶段出口数量激增的情况。但在2020年-2025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其窗口虽存在却并无太大优势。

数据来源:金联创

在没有特殊背景的加持下,CFR远东与FAS休斯顿的价差空间是有限的,其价差基本可以被运费及其他杂费所覆盖。另外美国国内聚烯烃自给率较高,且有乙烷及丙烷等原料优势,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其出口也可以辐射至南美洲及欧亚大陆。二、布局航运  重振造船业在文章开始我曾经提到先前在《特朗普胜选后给聚烯烃带来的影响》一文中总结了三点主要影响,除能源与关税外,第三点也不容忽视,即逆全球化进程加速。美国显现出对全球航运供应链的干预,企图重构全球供应链,加强对航运的话语权。2024年12月19日,美国联邦议员提出一项法案《美国造船和港口繁荣与安全基础设施法案》(SHIPS for America Act)该法案旨在支持美国海运业的发展,提高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的竞争力,支持对造船厂的投资,并加大招聘和提高海事工人技能的力度。美国意在通过支持造船、航运和劳动力发展,加强供应链,减少对国外船只的依赖,重振造船业。这标志着美国开始冲击中国在全球航运的地位,企图抑制我国在海运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加强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特朗普不仅以关税为剑挑起贸易摩擦企图为美国收取更多的费用,以抑制进口维护本国工业,减少国家债务。我们在他上任后更看到他所亮出的新牌,在特朗普的就职演讲中声称将要更改墨西哥湾的名称并意图夺回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以及后来对格陵兰岛的觊觎之意都彰显了他“美国优先”的行为原则,对全球化贸易的冲击不言而喻。在就职演说2个月之后,2025年3月4日,美国财团贝莱德以228亿美元收购了长江和记实业旗下的43个除中国和香港以外的海外港口。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图片来源:网络

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运水道之一,链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是亚洲和美国之间航运贸易的关键点。全球每年有约6%的贸易运输通过这条运河。美国提高了对巴拿马运河控制权,则意味着美国将加剧对全球海运定价权的干预。拟议对中国船舶收取高额费用除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外,特朗普政府计划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航运公司和任何中国造船只征收高额费用。该提案主要包括:1,中国制造的船舶:每次停靠美国港口都要支付高达 100 万美元的费用;2,从中国订购的船舶:根据未来24个月内在中国船厂订购船舶的比例额外加征服务费,最高100万美元;3,船舶运营商:进入美国港口时,按中国船舶占船队比例征收服务费,最高150万美元。4,美国制造的船舶:如果运营商使用美国制造的船舶运输,服务费用可按自然财年退还,每艘美国船舶每次进入美国港口,最高可退还100万美元。该举措是对中国航运业和造船业的打压,叠加了先前的关税,更多的成本转嫁至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在加征关税和船舶额外费用的双杀之下出口美国市场的可操作空间再次缩小。三、荆棘拓路春山迎  风霜淬炼又一程我国在“一带一路”项目下,与秘鲁合作修建了连接南美洲和中国的钱凯港。2024年11月14日正式开港,年吞吐量可达100万标准集装箱。并通过泛美公路与隧道连接利马,辐射巴西、智利等南美国家,加强与南美诸国的联系。布局在南美的贸易影响力并削弱对巴拿马运河的依赖。目前虽然吞吐量规模并未达到非常大的规模,主要以运输农产品为主。但未来钱凯港仍然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钱凯港依然可以成为南美和亚洲之间贸易格局的关键节点。对于聚烯烃来说,我国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并非美国,所以船舶停靠美国收取的额外费用对于聚烯烃的影响是微弱的,但对下游制品来讲,由于出口数量较大则需谨慎对待,如果符合条件需核算关税叠加船舶额外费用的成本。但对于聚烯烃贸易来讲,应主要关注美国在全球其他地区广布的港口营运权,例如收购长江和记的43个港口股份。在未来是否会将该提案中停靠港口的范围在全球扩大才是聚烯烃贸易所真正要长远关注的。目前除中国外,美国公布的加征关税名单中包含了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这也表明特朗普在逐步兑现对全球商品加征关税的承诺。欧盟和加拿大等也对此作出了回应和反制。全球贸易格局将发生变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我们在全球市场中仍然存在不同的机遇。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