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飞机靠什么导航,舰载机怎么找到母舰的?

二战时飞机靠什么导航,舰载机怎么找到母舰的?
2021年12月23日 12:17 铁戈飞马

二战期间还没有GPS,当时的飞机的导航手段主要有这几种,最开始的是利用机载陀螺仪导航,这种导航方式主要是根据战机的飞行时间、速度,已经当前环境的风速来进行方位推算的,进而可以在大致上确定自己的飞行航线,在达到预定的目的地范围后,还需要飞行员自己通过参考相关的地标信息,比如附近的山脉、岛屿或者是河流等,最后再确定最终的目的地。但是,这种导航手段简陋且误差较大,当时有不少失踪的飞机就是使用的这种初级导航手段。

二战期间航母上的YE无线电信号天线

到了后面,即进入到了40年代,二战的中后期,那个时候的航母和舰载机之间就已经开始利用无线电进行导航了,不管航母,还是舰载机,上面都有相关的无线电信号收发天线,这种专门用在舰载机导航上面的天线也叫做“YE/ZB无线电适配系统”,即YE表示的是航母上的无线电信号发生器,而ZB则是指飞机上的信号天线。先看上图,上图中用红圈圈住的,就是那个年代的航母上的无线电发射装置,也就是YE天线,而飞机上的ZB信号接收天线又是怎样的呢?一般都是位于飞机的机身底部,继续来看下图,是一架二战期间的“海盗”F-4U战斗机,图中的ZB天线我仍然用红框给框了出来。

“海盗”上的无线电接收天线

UHF无线电适配器

除了这个天线之外,飞机上还会有一个特高频(UHF)无线电信号适配器,如上图所示,这个适配器就是用来保证飞机和航母之间实现短波通信的。接着,我们继续来介绍航母和舰载机之间的这个“YE/ZB无线电适配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先看下图,图中的被圈起来的是航母上无线电信号发射装置的一个“Hayrake”天线,这个天线有什么用呢?

YE发射装置上的“Hayrake”天线

首先,这个“Hayrake”天线在工作状态时是会顺时针旋转(由上往下看),速度约为2rpm,也就是每分钟旋转2圈,在旋转的同时会向四周的立体空间内发射无线电信号,所以,假如己方的飞机在这个信号的覆盖范围内,那么机上的设备就能每隔30秒接收到一次由航母发出的无线电信号,那么,问题来了,假如被敌方接收到这个信号,会不会因此而暴露己方航母的位置呢?并不会,因为该信号的内容经过加密处理的,所以敌人根本不可能轻易的通过这个无线电信号来确定己方航母的方位,其实别说是敌方了,哪怕是己方飞行员的飞机,想要知道信号源航母的具体位置,都需要信号进行破译。关于无线电信号如何加密,我们来看下图:

密码盘简图

“Hayrake”天线在在旋转过程中,会向四周(360度)的发射一个由12个字母组成的密码,但是这12个字母是不确定的,每次任务的字母都不一样。假如,某一次任务的12个字母刚好是图中所示的ABC / DEF / GHI / JKL,那么就以正北方向为0度,顺时针把一个圆分成12等份,每一份为30度,然后前面已经说了,天线的旋转速度是每分钟2圈,所以飞机在一个方位上每隔30秒就会接收到由航母发出信息,如果这个信息是字母“H”的话,那么此时就表示自己的飞机在航母的210~240度方向的范围内,而航母则是在自己的30度~60度的这个方向上,所以,飞机想要找到航母,就必须往自己30~60度范围内的东北方向的飞,如下图所示:

因此,有关二战期间飞机的导航的内容基本上就是这些,等到再往后,雷达技术、卫星技术成熟之后,就是雷达、GPS这些导航手段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