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作为陆地上的主战兵器,是集机动、防护和火力三位一体的地面突击兵器,作为最“拉仇恨”的地面装备,坦克必然需要一副钢筋铁骨来承受各式各样的火力打击。现代坦克为了防御各种反坦克武器,在正面会堆叠了大厚度的复合装甲,有些型号的坦克炮塔物理厚度甚至会超过了1米。这还不算,为了防御大威力反坦克导弹,很多坦克还额外披挂了爆炸反应装甲,以保证主装甲的安全。另外,各国还开发了各种软硬杀伤的主动防护系统,用于干扰反坦克导弹的制导或直接摧毁来袭的反坦克弹药。
在各种技术的加成下,现代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相当强悍,著名的M1A2主战坦克,其对外资料宣称使用贫铀装甲的炮塔可防御穿深为600毫米(均质装甲)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对破甲弹的防护更是高达1300毫米,正面能够免疫现役绝大多数的单兵反坦克武器。新型的M1A3在加装了爆炸反应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后,防御能力会再上一个台阶。
不同型号的主战坦克防护虽然高低不一,但至少不会被各种反坦克火力轻易摧毁。
而步兵战车则是供步兵机动作战用的装甲战斗车辆,主要作战任务在战场上伴随坦克作战,观察和消灭残存的反坦克火力点,掩护坦克突破作战。
因为这种任务的差别,导致步兵战车在设计和坦克有了很大的不同。最显著的就是防护上的差距,首先步兵战车的重量要比坦克轻上一大截,现代主战坦克质量普遍在40吨以上,最重的达到了70吨,而步兵战车重量大多维持在20-30吨左右,最重的也才将将超过40吨。重量上这么明显的差距,带来的就是防护能力的不同,坦克的正面防护可以免疫大部分弹药的攻击,而大部分步兵战车的正面也只能防御30毫米口径以下的机关炮。另一方面,步兵战车因为要携带步兵作战,车内空间比坦克要大得多,这使得侧面防护更加脆弱,绝大多数国家的步兵战车侧面连大口径机枪的防不住,更别说常见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了。
不同国家又因为作战任务的不同调整了步兵战车的性能,这样一来,不同型号的步战车防护能力差别就更大了。德国的“美洲狮”是西方国家中防护能力最好的步兵战车,最高重量超过40吨,正面和侧面能防御反坦克导弹和小口径机炮的打击;而崇尚进攻的俄罗斯,对步兵战车的防护理念是够用即可,其BMP3型步战车战斗全重不到20吨,正面可防御30毫米口径机关炮,但侧面和后部仅能防御自动步枪和炮弹破片;最特殊的当属以色列的“雌虎”重型步兵战车,其以“梅卡瓦”坦克的底盘为基础加装了使用30毫米机关炮的炮塔,战斗全重超过60吨,防护能力同坦克看齐,不过这种步兵战车的应用范围小,很难推广。
坦克支援车的概念起源于第一次车臣战争。当年格罗兹尼的城市战斗,俄军坦克部队在配合不利的情况下盲目发起进攻,结果遭遇到附近楼房里从高到低的立体火力打击。俄军反击时发现坦克炮的仰角不够,而能够反击的自行高炮和步兵战车又过于脆弱很快被摧毁,结果处处被动挨打,损失惨重。基于这次惨痛的经验,战后的俄军决定开发专门针对城市巷战的战斗车辆,即坦克支援车。
坦克支援车基于坦克的底盘改进而来,因此其防护和机动能力均不亚于同型号的主战坦克,另外也可以加装爆炸反应装甲和各种主被动防护系统,其整体防护能力远不是步兵战车可比。和步兵战车相比,坦克支援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车身上强大而完备的武器装备,高仰角小口径机关炮,重型反坦克导弹,并列机枪,榴弹发射器等应有尽有,而且备弹数量远超步兵战车。为了支援坦克作战,坦克支援车还有一套昂贵而先进的自动化火控和观瞄系统,可在各种复杂环境下行动,消灭对坦克造成威胁的目标。
坦克支援车虽然也需要配合坦克作战,但和步兵战车的任务不同。坦克支援车防护能力强城市巷战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强,可在巷战中伴随坦克行动,利用高仰角的机关炮打击高层建筑中躲藏的袭击者,又或者在坦克的掩护下发射反坦克导弹精确打击装甲目标,避免无谓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而步兵战车更多的是依靠车上的步兵协同作战,配合坦克完成地面突击、要点夺占任务,虽然也可以配合坦克突入城市战斗,但效能远不如坦克支援车,也更容易被摧毁。
多说一点,坦克支援车的性能虽然优越,但适用范围窄,如果没有城市作战需求的话这种昂贵的武器还真不如步兵战车实用。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