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车臣人曾多次打仗,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俄罗斯和车臣人曾多次打仗,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2022年06月27日 23:48 铁戈飞马

“高加索黛蓝的群峰呀,我向你们敬礼,是您哺育了我的童年,是您那尽现狂野的山脊托抱了我,是您给我穿上白云的衣裳,是您让我习惯了天空,从那一刻起,我永远渴望着那关联着您、关涉着天空的一切。“——摘自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的《高加索》一诗。

高加索地区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黑海以东、里海以西,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被高加索山脉分为了两部分:山脉以南统称为外高加索,坐落着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以及阿塞拜疆三国;山脉以北则称为内高加索,分布有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达吉斯坦和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俄联邦自治共和国。

车臣人应该算是高加索地区的原住民之一:早在1300多年前的亚美尼亚史书中就已有记载(当时叫做“纳赫乔人”,意为平民);但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车臣人始终是被侵略和被统治的对象:从最初的阿兰人(奥塞梯人的祖先),到后来的鞑靼人、蒙古人、突厥人、土耳其人、波斯人以及俄罗斯人,都曾染指这里。

而车臣与俄罗斯的纠葛差不多始于十八世纪中后期。彼时,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包括克里米亚半岛、黑海沿岸以及北高加索在内的地区是俄罗斯继东欧之后最应该进行政治和军事扩张的地方,但遗憾的是这三个地区当时还归奥斯曼帝国统辖。

不过,俄罗斯帝国很快就吹响了战争的号角:在第五次俄土战争中,奥斯曼帝国败北并向俄罗斯帝国割地、赔款,其中包含有北高加索地区的克里木汗国也在这次战争中脱离了奥斯曼的控制且在1783年被俄罗斯吞并。

包括车臣在内的高加索地区归由俄罗斯帝国统治后,因为圣彼得堡(俄帝国首都)除了军事建设外给予了这一地区较为宽松的自治权,所以也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高加索地区的反俄斗争以及心有不甘的奥斯曼帝国的渗透......

进入十九世纪后,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再度发兵高加索地区,史称“高加索战争”。当地宗教领袖卡齐·穆罕默德为抵抗俄军从而号召成立了“车臣尼亚”,这也是车臣人第一次建立自己的国家(也为后来频繁争取独立埋下了种子)。

战争期间,车臣尼亚的边界甚至一度触及俄本土,这也在极大的坚定了俄皇进一步加强对高加索地区控制的决心。1859年,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战争后,俄军终于消灭了车臣尼亚并将其并入了俄帝国的版图。

但常言道:失地易收,人心难聚。车臣尼亚覆灭后当地的反俄运动却愈发高涨,俄皇索性也对车臣人实施极为强硬的统治政策:大规模屠杀反俄车臣势力并使之几乎灭绝;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车臣内部对俄罗斯的仇视情绪进一步加重。

苏联成立后,车臣和印古什等高加索地区依然获得了相对的自治权,但由于车臣尼亚的先河之例已经让独立意识在车臣人的心里扎了根,所以二战时德国入侵苏联便被车臣人视作“谋求独立的良机”;但德国的战败让这一希望化为了泡影,最后还招致斯大林的清算:近五十万车臣人被流放至西伯利亚,其中百分之三十的人永远的留在了那片苦寒之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