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现苏联企图南下打通印度洋出海口战略的一环,控制阿富汗对于莫斯科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这一系列政治野心背后所依托的正是勃列日涅夫极具扩张意识的战略思想,力求完成对美国的超越并称霸世界。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阿富汗政坛异常混乱:出身阿富汗王室、素有“红色亲王”(因其与苏联左翼关系密切)之称的穆罕默德•达乌德在苏联及其他势力的帮助下推翻阿富汗封建王朝并成立共和国;但地位逐渐稳固的达乌德开始试图摆脱苏联的影响,再加之其对宗教等传统势力的挑战、完全脱离阿富汗国情的改革方案等,达乌德上台仅仅五年后便被极端亲苏的塔拉基所取代。
可让莫斯科始料未及的是,塔拉基政变夺权成功后不到一年,同属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权利核心人物却极度厌恶受苏联控制的哈菲佐拉•阿明通过政变推翻了塔拉基,而这也成了苏联出兵入侵阿富汗的导火索……
尽管苏联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占领了喀布尔并击毙了阿明,然后又很快扶植起了以卡尔迈勒为首的傀儡政权,但这并不代表苏联就彻底解决了阿富汗问题,规模庞大的反政府抵抗武装已经做好了驱逐苏联侵略者的准备。
战争前期,苏联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士兵良好的军事素养,很快就控制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但多股反抗武装也因地制宜占据农村和山区进行游击战,再加上美国、沙特等国家的支援,苏军和阿反抗武装形成僵持。到了1986年初,莫斯科不得不积极寻求通过政治渠道解决阿富汗问题。
苏联在阿富汗的失败已经形成了共识,这种失败甚至被认为与苏联的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也有人不禁疑惑:当时可与美国匹敌的苏联为何没有持续向阿富汗输血呢?笔者以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入侵阿富汗是勃列日涅夫主义和有限主权论的具体产物,是苏联为称霸世界迈出的重要一步;尽管这一思想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很大程度上是受个人集权的影响:1982年,随着勃列日涅夫的行将就木,他的思想势必也会被逐渐弱化。
其次,勃列日涅夫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推行的经济改革确实在短期内促进了苏联的经济发展,并且进一步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但常言道欲速则不达,短暂的繁荣过后苏联经济不可避免的出现衰退迹象,而且为了应对与美国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投入严重“偏科”。
再次,当时的苏联在长达近十年的阿富汗中已经累计投入超过两百亿美金、阵亡一万余人;这些代价对于当时已经步入衰退期的苏联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因此人们也将阿富汗比喻为“苏联日夜不停流血的伤口”,持续的投入不仅可能会扩大伤口,而且还会伤及神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