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猫耳洞,许多人都会想到两山前线那些逼仄窄小的小工事,数名官兵藏身其中虎视眈眈,时刻防备着密林灌木里危险的敌人。
经历了南疆那场旷日的持久战后,“猫耳洞”已经化身为一种铁血坚忍的精神事物,同时也让不少人内心里将猫耳洞工事当做“神器”,提出了“俄乌战场怎么没看到猫耳洞”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猫耳洞究竟是什么。
当年轮战的猫耳洞,是一种临时快速修建的小型步兵掩体,它发源于国内解放战争时期的豫东战役,山东解放区的华野部队为了应对国民党军依托重武器的疯狂进攻,便在战壕中开发了一些“猫耳洞”,连猫耳洞这个名词都是那时候传开的。
官兵们利用木头等材料和在战壕侧壁、山坡阳面侧壁开挖的猫耳洞,便能有效抵挡国民党军疯狂的炮击和飞机轰炸,有力地保证了阵地有生力量的存续。
不过,这种国内非常普遍的说法可能值得商榷,因为这种做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已经被西方研究了出来,堑壕侧翼的防炮洞和人字形的矿坑支架法都是早已总结的经验。
还有另一种被人提过却很少被接受的说法——抗战时八路军从日军身上学习到了猫耳洞的构筑方法。
1940年关家垴之战,八路军以4个团的优势兵力试图歼灭被包围的日军,结果不仅没有攻克阵地,反而死伤惨重,有的连队都拼光了。
事后进行阵地调查,日军的做法正是修筑“猫耳洞”,他们依托关家垴北面的断崖,在山顶平地上修筑了面向南坡的大批小型临时防御工事以及地道。同时在对面柳树垴上修筑大量猫耳洞,既防御了八路军的炮弹,又形成制高点和一个个死角的火力点,用土工作业给阵地战技术落后的八路军上了一课。
于是,八路军在精细研究和探讨了柳树垴、关家垴的日军土工阵地后,学习到了猫耳洞的战法,再经过中国人自己的研究演进,经历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考验和磨合,便诞生了后来的南疆猫耳洞。
当年日军的猫耳洞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曾大逞威能,在很多海岛的立体防线上,日军都构筑过大大小小的猫耳洞“藏兵坑”。平时士兵躲在里面,吃的喝的弹药补给都有。作战的时候能抵御炮火袭击,等美军开始冲击便出洞御敌,实在不行就退回洞中,依托坑道形成暗堡火力点。
很多时候,日军还会故意在这些猫耳洞中藏匿伏兵,利用激烈的战斗勾引美军冒进,然后四周伏兵尽出,一场白刃战就能送成片的美军上西天。
有不少日军猫耳洞是反向设置的,与周围复杂的密林地形融为一体,从正面根本无法进攻,攻击它就会被另一面的洞穴火力点攻击。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对这种战法极为头痛,他们为日军猫耳洞取了个名字叫“章鱼地堡”,意思是它就像藏着章鱼的罐子一样可怕,看着普普通通,却随时会从黑黢黢的暗影中钻出狰狞的八爪将猎物生吞活剥。
电影《钢锯岭》描述的前田高地,在当年就是利用一个个猫耳洞伏兵,才构成了美军死活打不上去的局面。
我军在朝鲜战争中也悟出了许多相同的经验,甚至因为战争火力的极端不对等,让志愿军总结的经验更具先进性。
当时我军的理念主要是“坑道”,大大小小的坑道被布置在山体反斜面,或者依托壕沟布设各种单人的小防炮洞。各种坑道要形成对打格局,如果敌军进攻,最好能形成三角型杀伤或者倒打工事。
没有这些工事上的智慧,就没有上甘岭等阵地钉子一般钉在阵地上的中国战士。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猫耳洞”并不是一个专指的词汇,各种形式的步兵反炮或藏身掩体都可以是猫耳洞。当年两山就是这个情况,有的就是小号的防炮洞,有的则是战壕工事中的组成部分,还有的干脆就是临时挖掘的坑道和加固的山体溶洞。
根据我过去接触的干休所老战士们描述,猫耳洞就是被他们称为天堂的“阎王殿”,进了猫耳洞,生生死死都将在这里演绎,青春和芳华全都在此地绽放和凋零。
最难受的就是热,每天都形同蒸桑拿一样的湿热,汗水、馊臭、蛇虫鼠蚁和霉菌横行四溢。雨季时水排不出去,所有人就长时间泡在水里,连裤裆都浸烂了。
战士们连衣服都穿不住,爱面子的还穿个背心大裤衩,无所谓的已经全日制光屁蛋子,大家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个安静的晴天,甩开洞里的臭老鼠味儿和潮气,跑后面青石板上来个集体“晒裆”。
最难受的是寂寞,打仗不是开联欢会,也没有手机给你刷,甚至连几本破书都让人翻来覆去的翻散架,人们都懒得交谈,就那么一天天的数着光阴熬,还需要日夜观察外面是否有特工摸上来,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掏洞。
你想想,俄乌战场上可能有这样的猫耳洞吗?讲勇敢顽强,大家可能都差不多,但论到坚韧忍耐,西方士兵还真不如东亚的士兵厉害。
何况俄乌战场的局势与南疆或二战太平洋的海岛完全不一样,实际上无论是太平洋的日军,还是南疆的我军,都大量借用了当地特殊的多孔岩石地貌,借用风化岩洞和溶洞完成了许多猫耳洞。俄乌战场地处平原,地形以农田、小丘陵和沼泽树林为主,哪有借助复杂地形修筑猫耳洞的可能。
所以双方的防御体系以散兵坑、土质堑壕为主,直接搭配分段的野战掩体和游走的坦克装甲车辆,与一、二战时期的防御体系非常相似。
在防炮击方面,堑壕工事已经能很好的对士兵进行保护,如上图的蛇形战壕,只要不是被炮弹直击,壕沟就能有效拦阻破片和冲击波,平原地形也只够修筑这样的防御,毕竟战线也实在太大了。
实际上,如果排除掉侧翼的防炮洞,俄乌战场的堑壕与轮战时的也没什么太大不同,都是一种东西。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