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有句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这方面,美国可是数一数二的高手。
就在两天前,美联储终于确认9月要降息了;但是姿态非常扭捏,我们稍留心一下,就能感觉到事情不简单。是不是骗局?是不是请君入瓮?我们不得不防。事情的起因如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五公开表示,美联储下调二十年来最高基准利率的“时机已经到来” 。这无疑是降息的最强信号。市场快速反应。黄金拉升、原油拉升、美债拉升、美股拉升、比特币也在拉升;周一,国内市场开盘,螺纹拉升、煤炭拉升,人民币也在拉升。市场盼降息久矣。然而,鲍威尔却留了后手,他并没有透露降息幅度或宽松路径,这是其一。其二,他表示将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的健康状况,以此作为政策制定方向。分开解释下。首先,没有降息路径,就代表了不确定性,就代表了风险。潜台词就是,将来我怎么降息,你都抓不到我的把柄。可能降息到3%,也可能是2%,甚至是0%。当然,也完全有可能是降到3%以后,通胀再次抬升,然后又加息。这种先降再加的情况是最恐怖的,也是对投资者来讲最伤的。因为,你很有可能在交易降息逻辑的假象中,一步一步地刚把仓位建好;这时,美联储突然又加息,那么仓位可能根本就来不及调整方向,就要蒙受亏损。
数据来源:wind接下来,讲下概率最大的第二种套路,美国经济可能要硬着陆了。鲍威尔说要关注劳动力市场,不希望劳动力市场进一步下滑;同时声明,经济将会重回通胀为2%的状态,同时保持强劲的劳动力市场。鲍威尔不愧是律师出身,说话滴水不漏。可是数据是有记忆的。美联储现在义正词严地说要关注劳动力市场,早干吗去了?早在今年7月之前,你是关注且仅关注“通胀”这一个降息的指标。也就是说,美联储原本是可以不降息的。但是,美联储为了降息,硬生生地在7月、8月两个月反复地、高频地提及劳动力市场的问题。这么勤快,岂不是欲盖弥彰?美国之所以突然把就业市场数据拉入“降息”的关键指标,甚至比之前反复坚定的“通胀”指标更重要!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美国经济触发了“硬着陆”的导火索,就如上图所示,失业率一旦拐头向上,几乎都会成为趋势。这也使得美联储打破历史的禁忌,在美国总统大选周期降息!
问题是,美联储降息真的能拯救美国经济吗?真的能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一波牛市吗?答案,很难。两个角度讲下,分别是民众、政府角度。先说民众角度。美国劳动力市场下滑,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底层》纪实里已经通过大量的数据说明,美国庞大的铁锈地带失业情况触目惊心。都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整体失业。美国的钢铁工人失业了,纺织工人失业了,铁路工人失业了。。。。。。这很好理解,美国曾经是世界的制造业强国,二战期间造航母就跟下饺子一样,一艘接着一艘。后来,美国华尔街兴起,一切都变了。失业的人越来越多,贫穷的人越来越多。。。。。。
数据来源:网易所以,美国的所谓就业数据,其实就是临时工、小时工,说白了就是灵活就业。而拜登时期,庞大的移民数量则使得就业数据更加失真。这就解释了第一part中的图形,为什么美国的失业率数据近几十年来,动不动不就大幅上升。因为,没有了弹性。当失业率向上拐头时,就是灵活就业人员都撑不下去的时候了。而这一人群,又恰恰是基数最大的。所以,市场都没有需求了,还会有牛市吗?接下来,从美国政府的角度聊两句。美国能持续一年多时间的高利率,简直是现代经济史的奇迹。但是奇迹的背后很有可能就是悲剧。为什么这么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经突破35万亿美元。美国由于实行高利率政策,这几年新增债务,以及加上置换到期债务的存量债务,都是高息!甚至,有些债务是30年期的4%以上的高利率啊。玩过P2P、三方理财的都知道30年,票面4%以上的利息,是什么概念!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新华财经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8月13日报道,美国财政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本财年美国国债前10个月的利息成本总计为9560亿美元,较2023财年同期增长32%。也就是说,不考虑本金,仅利息就已经接近美国财政收入的30%。就是美国辛辛苦苦赚的每100美元里,就要有30%用来换利息,剩下的70%才能用来做公务员薪资、学校教育、基建、国防、科技、财政补贴等等。这根本就不够用!所以,美国动不动就政府关门,动不动就提高债务红线的上限。当然,如果要把债务本金考虑进来,就有意思得多了。正如《黑天鹅》的作者纳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所说,(美国)由于债务不断攀升以及政客们无力应对这一问题,美国正面临‘死亡螺旋’。所以,美联储降息已经着实太晚,经济恐怕很难有效地稳住。更别说什么牛市行情,君不见股神巴菲特都不玩股票了,都开始大手笔地持有现金。假象即将被戳穿、谎言即将被识破。所以,普通人,请不要再加杠杆,请赶紧退出各类高风险的“游戏”。耐心地保存粮食活下去,熬过这个周期,等待下个周期种下希望的种子。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