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科幻小说未来可期,但科幻编剧人才紧缺

刘慈欣:科幻小说未来可期,但科幻编剧人才紧缺
2019年03月13日 21:21 妙语一百

中国科幻畅销书《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到迪拜参加阿联酋航空文学节的读者见面会,见面会大厅被粉迷们填满了。他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科幻小说能够让我们客观面对对未来的各种可能。

刘说,科幻小说使读者对科学感兴趣,尤其是年轻人,这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而且促进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补充说,年轻读者应该阅读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以便找到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他读了很多关于托尔斯泰和查尔斯·克拉克的著作。正是因为读了这些书,才成就了今天的他。

为了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国际影响和认可,中国科幻小说应该包括好故事,好的题材和故事是科幻小说中不可替代的部分,这会给外国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

因为《三体》,刘慈欣成为2015年第一位获得雨果奖的亚洲作家,目前这本著作已被翻译成近20种不同的语言。

他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阿拉伯语版的《三体》。”

在谈到最近的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时,他认为这部电影的成功主要是由于电影团队的辛勤工作。这部电影虽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但在技术和质量上仍与美国科幻电影有很大差距。

作为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这部电影非常令人兴奋,在特效、科幻思想以及如何用中国人的情感和价值观讲述一个故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科幻电影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电影可能会蓬勃发展。

不过,尽管《流浪地球》获得了成功,但中国科幻电影不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复制,投入巨资制作,未来中国科幻电影需要更加多样化。现在中国缺少一个完整的科幻电影产业,也缺乏特效专家和科幻领域的编剧。科幻小说只是展示了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至于哪些可能性会实现,科幻作家无法预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