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有三个信号:当心肾出问题,远离肾衰竭得这样做!

糖尿病人有三个信号:当心肾出问题,远离肾衰竭得这样做!
2024年06月27日 14:28 糖尿病同伴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所以糖尿病要要积极预防 ,肾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它将身体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肾功能一旦受到损害,就会造成人体废物蓄积,危害人体健康。当糖尿病肾病发生时,首先会让大量的蛋白也从尿中排出,从而引发身体健康的损害。

因此,糖尿病人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肾病的发生,并学会识别肾病出现的信号,以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在众多的晚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无疑又是严重影响糖友生活质量和花费巨大的并发症。据估计,2%~40%的糖尿病患者进展为肾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最常见原因。

糖尿病肾病信号——三个信号出出说明肾病加重

一是高血压异常升高

糖尿病患者通常都伴有高血压的情况,当肾脏组织受到实质性损害后,肾功能各方面功能下降,排水、钠能力减弱会引起血压升高,本身有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也会造成血压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不能治疗肾病,即使吃药降压也有限,因此血压出现异常的情况应该考虑肾脏受损情况。

二是血糖居高不下

糖尿病是基础疾病,控制好血糖水平才能减少对肾功能的损害,但是当肾功能已经遭到损害后,肾小球出现高滤过状态,反过来就会加重糖尿病。

三是身体出现水肿

上面我们说到肾功能受损后会造成排水、钠能力减弱,引起会造成双下肢甚至全身的浮肿,除此之外,随着肾功能进展,出现大量蛋白尿,也会造成身体水肿的情况。

糖尿病肾病要怎么防?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预防早期糖尿病肾病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讲一讲糖尿病肾病预防措施:

1、 定期检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评估,这些评估检查往往需要患者前往正规医院。如果糖尿病的随机尿UACR≥30mg/g,则称为尿蛋白排泄率增加。必须在3-6个月重复检查,3次中有2次尿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影响因素,可诊断为白蛋白尿。如果出现白蛋白尿,就要考虑早期糖尿病肾病,这就要到专门的肾脏病专科就诊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采取系统性的治疗。

2、 判断严重程度

糖尿病肾脏诊断成立后,应根据eGFR,也就是肾小球滤过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eGFR根据糖尿病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测算,分为CKD1~5期,如果患者eGFR<15min/ml,表明患者已达到了肾功能最严重的程度,此时就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了。

如果发生肾病,要如何降低糖尿病肾病发生及进展风险呢?

1、 血糖控制要达标

血糖高是引发肾病和加重肾病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较为理想。对于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或者高龄患者,可适当放宽指标。

2、 血压要达标

高血压也会损害肾脏,加重糖尿病肾脏的发展,所以要加强血压管理。一般最好控制130/80mmHg以下。糖尿病肾脏患者降压药物应该优先选择ACEI或者ARB类药物。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卡托普利、缬沙坦等。因为这些药物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而这些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应该由肾内科医师给您提供专业的建议

3、 重视血脂控制

三高中,血脂也要管理,对于肾脏及心血管保护而言,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尤为重要。在此特别推荐他汀类药物使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注意选择更加安全的用药,如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治疗是关键——

由于高蛋白饮食使体内含氮产物增加,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加重肾脏损害,因此对已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建议低蛋白饮食,要求摄入优质蛋白减少肾的负担 。

糖尿病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代谢功能有所下降,我们应尽量减少患者的肾脏负担,需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然而限量的同时又要保证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因此我们要求尽量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动物类食品大多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且其中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它们的氨基酸构成比和人体需求相符合,因此动物来源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高,此外,植物性食物中的大豆及其制品也是优质蛋白质较好的来源,可以适量选用。而其他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因为氨基酸构成比与人体需求不符,是非优质蛋白质,过多摄入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

总的来说,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要积极预防,首先要把血糖和血压控制好,再就是平时要多加相关筛查,经常看医生,确保合理的防治方案并积极防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