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盖房子」的天花板:你也会爱上凯雷。︱德科地产频道

「回老家盖房子」的天花板:你也会爱上凯雷。︱德科地产频道
2022年03月21日 17:22 德科地产频道
文︱德科地产频道主编 何玲

若是要盘点全人类的共同爱好,「食色」可能都没法上榜,但「自己盖房子」搞不好会是其中之一。

回老家的 UP 主戴上劳保手套,砸墙刷漆,给在城里奋斗的年轻人提供了大量的下饭视频;写《皮囊》的作家蔡崇达,上《梦想改造家》的节目,把书里那幢父亲亲手盖的房子,改造成开放给镇上孩子们的图书馆;还有更多著名的建筑师,打造出名留建筑史册的「自宅」……

前段时间公布的 2022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划定了「回老家盖房子」的天花板——

「……根植于当地的材料,能够创造无限的力量。他的建筑,为社区而建,与社区共存……。」

他是弗朗西斯·凯雷(b.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出生于布基纳法索,非洲西部一个极尽贫穷的内陆国家。凯雷今年 57 岁;回西非老家盖房子这件事情,他已经做了 25 年,而且必然还将继续做下去。

▲普奖获奖视频中的凯雷

一个急迫又朴素的愿望

凯雷回布基纳法索盖的第一所房子,是他们村里的小学。也是他们村里的第一所小学。

那时候他还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读书。所以,回去盖一所小学并不是衣锦还乡的馈赠,而是一个急迫又朴素的愿望:让孩子们有个能舒适地接受教育的地方。

「舒适」的范畴可以很广。在多年之后的一次分享中,凯雷专门向台下的欧美精英们解释说,在他的家乡甘多,「舒适」指的是有正常的遮阳、采光、通风,一个教室里百来个孩子不至于因为四五十度的高温而中断学业。

可以说是要求很低了。这么低标准的要求,用现代化技术不是很容易就能达到吗?钢筋混泥土、拉管道、装空调——这是「降维打击」的暴力手段,还是在用欧美发达国家的眼光看待不发达地区。所以,解题的关键在于「真正回到甘多」。这相当于放着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不走,要去生挖一条披荆斩棘的山路。

凯雷想要的是「生长」。真正从甘多生长出来的建筑,才会携带能在当地茁壮生存的基因。用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颁奖词来说,是「一种敏感的、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

现在 20 多年过去了,这所 2001 年盖起来的甘多小学,这所手工完成的、用黏土盖的房子,仍然处于「它最好的状态」。

▲甘多小学, 照片由Simeon Duchoud拍摄。

「就像婴儿的屁股一样光滑」

那么,如何「真正回到甘多」?

用专业描述来说,凯雷是「以现代工程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运用本土材料」。用大白话来说:欧美经验在西非这块地方不顶用,所以得「自下而上」地解决问题。

❌ 照搬大城市的经验——NO

❗️从切身感受出发——GOOD

常年酷热,雨季的雨量巨大且狂暴;没有电,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没有可以承载大型运输的交通条件。唯一的资金来源,是凯雷的勤工俭学,以及从同学手里抠出来的咖啡和香烟钱,5 万美金募捐款。

甘多的环境非常原始,几乎没有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对于当时的凯雷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他对这一切有切身的感受。

怎么能在带走太阳热量的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光线呢?更理想的状态,还要让滤过的阳光按照一间教室想要的方式,照在黑板上,或者洒在课桌上。

怎么能在人力运输的条件下,完成一幢建筑所需要的材料、配件加工、施工?

●怎么能在没有空调制冷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遮阳和通风来保持室内舒适的体感?

凯雷设计了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普利兹克建筑奖把他的核心策略总结为:双层屋顶、热质量、风塔、间接照明、交叉通风和遮阳室。

建成使用中的甘多小学,以及凯雷绘制的示意图。

❌ 钢筋混凝土——NO

❗️碾碎石头,自制黏土——GOOD

但是,「当他们意识到我打算使用黏土时,他们震惊了。」凯雷的第一个决定就遭到了全村人特别是长辈们的集体质疑。

黏土是当地穷人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无法承受哪怕一次甘多雨季的暴雨冲刷,常常需要修补。村里的人都期待凯雷带着先进的西方建筑材料和技术回到家乡——「这就是你在欧洲学了这么多年的结果吗?黏土?还不如和我们一起在地里干活。」

事后,凯雷用演情景喜剧一样的夸张口吻复述这段话,淡化了他当年遇到的失望和压力。

虽然祖祖辈辈都在使用黏土作为盖房子的原料,但是从来没有创新地使用它。凯雷通过混入一定比例的水泥,压制成型,这样的黏土砖不仅强度更高,还能有效地聚集和散发热量。这比造价更高的混凝土更适合甘多的环境。

但是,面对无法进行专业沟通的老乡,凯雷在一开始并没有试图用权威去压制疑问,他只是说,「你们来看一看我改善之后的新黏土吧。」凯雷用这种改善之后的新材料制作了一块砖,放到水里,几天之后再让大家一起见证:这种新黏土确实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然后,凯雷说,「我被允许开始工作了」。

掺了一定比例的水泥强化之后压制而成的新黏土砖。

❌ 塔吊、搅拌机、挖掘机、打夯机……——NO

❗️像揉面团一样手动铺平——GOOD

从平整地面开始。先是一排排的年轻人,手持一根木棍连着的石墩,用身体作为工具,一跺脚一墩子地夯实地面。这个过程要耗费好几个小时。

然后这些年轻人的妈妈们过来,成群的包头巾穿花裙的妈妈们,手持一截稍稍打磨扁平的木棍,弯腰捶地,像捶面团一样捶地。中途像给面团加水一样,给土质的地面加点水,继续捶。这个过程也要耗费好几个小时。

接着是抛光,用石头。所有人手掌里握住一块路边捡来的石块,在地面上摩擦。好几个小时。

「最后你们会看到这样的成果。」凯雷展示了地面逐渐平整的过程,「非常平滑,就像婴儿的屁股一样。」

▲从原始的地面,经过人工击碎、夯实、平整、抛光的变化过程。

在没有其他现代化系统做支撑的时候,传统工艺或许能打造出最顽强的造物。凯雷学习的是现代工程理念,但始终对古老的土地和长居于此的人们抱有敬畏之心,他认为,「很多知识和经验,早就已经在这块土地上了,你需要的只是去学习、去改进」

▲墙面的加工工序也差不多是如此。

❌ 专业的建筑团队——NO

❗️让全村的年轻人一起学习建筑技能——GOOD

从石头块到「婴儿屁股」,全村人都参与到建设中来:小孩子可以头顶篮筐运送石子,壮年男子可以跳上墙头砌砖,妇女老人可以负责后期抛光。更重要的是年轻人:没有现成的施工队伍,凯雷就把当地年轻人培训成具备应用型知识的建筑工人。

让全村人一起参与建设,其实更多是凯雷的主动选择,而不仅仅是囿于成本的被动结果。因为凯雷有一个更长远的目标:让年轻人愿意留在像甘多这样的落后村子,帮助社区一起成长起来。

在甘多的年轻人如果想要赚钱,大部分都会离开甘多,离开城市,甚至离开这个国家,有的一辈子都没有再回来。如此往复,让社区变得更加孱弱。

凯雷当时自己也只是一个大学生。他在之后全世界各地的演讲中,都没有更多提到自己,但他或许确实是出国读大学之后,鲜有的还会回村的年轻人。他现在是布基纳法索和德国的双重国籍公民,在他的介绍中会特别强调,「在这两个国家的执业和个人生活时间保持均等」。

凯雷德的想法是,通过甘多小学这个项目,激发出更多建筑项目,然后,「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到的建筑技能,在不同的建筑工地赚取报酬,留在村子里」。

但是,整个国家的文盲率高达八成,甘多的年轻人大部分不会读写,该如何向他们解释专业的建筑图纸和工程呢?凯雷又做了一场实验。

构建一个黏土拱顶。然后,凯雷带领团队纵身跃上,村子里的人就仰头往上看;他们在拱顶上用力跳跃,向大家证明这样一个拱顶的牢固性。几组这样的拱顶组合起来,形成了甘多小学的通风屋顶。

▲拱顶实验,以及逐渐参与到更多建筑过程中的年轻人。

没有矫饰却仍然优雅

现在,我们可以再来看一眼开头看到的那所小学。

「弗朗西斯·凯雷的全部作品向我们展示了植根于一个地方的材料的力量。他的建筑完全属于当地社区,是与社区居民共同建造的,地域性材料、建造方式和本土化实施过程共同构成了建筑特色,实现了为社区服务。这些建筑与它们所在的土地和成长于其中的人联系在一起,它们优雅的存在着,没有多余的矫饰,影响并塑造了社区。

▲甘多小学, 照片由Simeon Duchoud拍摄。

成为建筑师是一项「特权」

凯雷在不断的「回去」中走得更远。

在甘多小学建成之前,甘多是没有学校的。凯雷 7 岁的时候,就不得不到离家 20 多公里外的一个城市去上小学。他也是第一个走出村庄去上学的人。

那所小学教室是用水泥砌成的,在西非的极端气候下,小凯雷和其他 150 多个同学闷在一起上课。这样的记忆,恐怕也是凯雷坚持使用新黏土作为建筑材料的原因之一。

上学期间,凯雷没法和家里人保持联系,直到假期时回家。在光线微弱的房间里,祖母会给他们讲故事。「所有人紧紧挤在一起,房间里回荡着她的声音,也把我们包围在其中。她会招呼我们靠得更近一些,形成一个安全的所在——这是我对建筑的第一次感知。」

假期结束的时候,凯雷会和整个村子一个大院一个大院地告别。「所有的女人都会掀起自己的衣角,从口袋里掏出一枚贴身的硬币给我。」

在当地文化中,这是深情的象征。小凯雷尚且不明白,他问妈妈:「为什么所有人都这么爱我?」妈妈的回答是,「她们都在为你能获得教育而做出贡献。希望你能成功,有一天回来帮助改善社区的生活质量。」

1985 年,凯雷 20 岁,这一次他走得更远:凭着职业木工奖学金,前往德国柏林勤工俭学。1995 年,再一次凭借奖学金进入柏林工业大学,2004 年毕业获得建筑学高级学位。

能够成为一名建筑师,凯雷觉得这是所有人共同赋予自己的「特权」。如何处理这个特权?他决定回到甘多。甘多小学是凯雷德作为建筑师的首个建筑作品。

这所小学成为一个超级引力场。凯雷称之为「The power of community」,社群的力量。甘多小学的建造过程和它本身,以极强的脉搏影响了像甘多这样远远被抛在现代城市建设后面的村庄——

●甘多小学使能够在村子里接受教育的学生,从 120 人增加到 700 人;

●促进了一系列的扩建:教师住房(2004 年)、教室扩建(2008 年)、图书馆(2019 年)……

●提升了布基纳法索对国家立法建筑的重视;

●全国上下对凯雷的信任,更多项目以同样的理念激活更多社群;不仅是学校,还有医院、疗养院、技术园区,不仅在布基纳法索,而且在肯尼亚、莫桑比克、乌干达……

作品即其人

凯雷手上的项目,都有一以贯之的特质:没有矫饰却依然优雅。

「不能因为富有,就理所当然地浪费材料;不能因为贫穷,就固步自封不去尝试追求品质。每个人都理应享受品质,每个人都理应享受舒适,每个人都理应享受『奢华』。」

建筑成为凯雷推动人们「追求理想生活」的最佳媒介。他的作品和他的人,有如此统一的特质:没有矫饰却依然优雅。

假使他没有获得普奖

听凯雷讲话,几乎没有理解上的障碍,因为他很少试图去解释他的建筑是什么,而是跟你讲,他眼中看到的人们是多么生动,我们的生活和世界是多么值得去珍惜。

年过五十的弗朗西斯·凯雷高大结实。他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眼睛始终黑亮湿润。

与其说是他获得了 2022 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不如说是普奖通过他,彰显了自身的理念和价值。

但是假使,我们做一个假使,普奖并没有颁发给凯雷;再假使,凯雷并没有在世界各处建成这么多有名望的项目;甚至假使,凯雷没能走到德国柏林读大学,没有走出甘多,只是和村子里其他所有年轻人一样,在附近的城市打工,假期时回到光线昏暗的家里听祖母讲遥远的故事……

——假使凯雷终其一生都没有做成什么值得纪念的事情,那么?

那么,有一天我路过西非一个内陆城市的村口,碰到一个叫弗朗西斯·凯雷的年轻人,如果我有幸坐在大树的树荫下跟他聊聊天,我仍然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年轻人,眼睛始终黑亮湿润。哪怕他一生默默无闻,我仍然会觉得他没有多余的矫饰,却依然优雅。

弗朗西斯·凯雷部分作品一览

● 狮子初创园区

已建成,2019-2021,肯尼亚-图尔卡纳县

园区坐落在一片被遮阳树木环绕的坡地上,已成为该地区的一个醒目地标。模仿该地区白蚁群高耸的土丘,通风塔形成堆栈效应,尽可能减少空调使用。由当地采石场开采的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布基纳法索国民议会大楼

建设中,2019-,布基纳法索-瓦加杜古

2014年布基纳法索骚乱摧毁了前议会大楼。新大楼的焦点是一个阶梯状的格子金字塔建筑,内部设有一个127人的集会大厅,同时也鼓励市民在外部进行非正式集会。

●舒尔格中学

已建成,2014-2016,布基纳法索-库杜古

用当地蓄热能力很强的红土石压制砖块。架空悬挑的波纹金属屋顶可使外墙免受雨水侵袭。波浪状的白色穿孔石膏天花板,通过漫反射可为室内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同时多余的热量通过顶部通风塔排出。建筑外围由当地的桉木制成格栅墙,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阴凉舒适的休憩空间。

●健康与社会福利中心

已建成,2012-2014,布基纳法索-拉昂戈

由当地的粘土、红土石、桉树木材和悬挑的大屋顶组成。外墙上开出若干高低错落的窗格,让站着、坐着、躺着的每个人都能享受风景。

●甘多小学图书馆

已建成,布基纳法索-甘多

混凝土屋顶在由传统陶罐组成的网格内浇筑而成,陶罐移除后留下的缺口可以用于散热,并形成圆形的自然光束。

●马里国家公园

已建成,2010,马里-巴马科

更新以纪念该国独立50周年。改造了八座原有设施,包括两个入口大门、接待中心、餐厅、青年体育场、公共厕所和售货亭。其中一座建筑直接建在天然岩层之上。使用当地具代表性的石材,有优秀的蓄热性能,结合宽阔的、架空悬挑的屋顶,自然形成了被动冷却系统。

●Sarbalé Ke艺术装置

2019.4.12-21,科切拉谷音乐艺术节-美国

Sarbalé Ke意思是「庆典之家」,形状灵感来自于家乡的空心猴面包树。粉色、橙色和蓝色的外观源自于日出日落时分,阳光穿过群山倾斜而下的绚丽色彩。

●蛇形展亭

2017,英国伦敦肯辛顿花园

中央结构取自大树的形状,外围蜿蜒曲折、互不相连的墙体由三角形靛蓝色模块组成。蓝色在凯雷的文化中是象征力量的颜色,也是建筑师儿时穿过的蓝色波布服的颜色。其漏斗形体量可收集雨水用来浇灌景观绿地,提醒人们关注世界各地正在经历的水资源短缺现象。

●北京馆,2013中国国际建筑双年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