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之都”成西安新名片?从西影厂都市碎戏到网络剧一直没缺席

“短剧之都”成西安新名片?从西影厂都市碎戏到网络剧一直没缺席
2024年09月14日 16:18 浪西安

随着手机短视频的流行,有着“碳水之都”之称的古城西安,这几年,又收获了一个新名头“短剧之都”。

这个名头来源于各大短视频平台流行的微短剧,因为制作方很多来自于西安和陕西而得名。

据媒体报道显示,陕西省有微短剧相关企业5700余家,数量位列全国第三。另外,在去年的全国微短剧中,60%以上出自陕西。

数字化内容营销平台DataEye发布的百强承制榜也显示,西安占比22%,排名全国第一,仅2024上半年,西安上榜的短剧就超过了300部,前10名西安就占了4席,可见西安短剧制作实力着实突出。

古城西安一直和影视、视频行业有着很久的渊源,从传统电影时代,西安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影,就成为中国电影“出海”的领先者:第一个在国际A级电影节获得最高奖项,获国际奖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影片出口量全国第一。

西影厂在那个不太开放的年代,实现了中国电影与世界影坛的对话,在传统电影时代的成功,也培养了一大批导演、演员、编剧、摄影等在内的人才,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西影不愧为中国的好莱坞,东方的好莱坞。

至今,西影厂的影响力仍然健在,有不少演员、导演至今还活跃在中国影坛和荧幕上,更是催生了一大批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和影视公司。

2005年5月1日,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开播的方言栏目剧《都市碎戏》,因为制作成本低,电视台收购之后利润高,更是催生了围绕着《都市碎戏》衍生的演员、影视公司和产业链。

《都市碎戏》这个以陕西方言形式表现的都市生活短剧,虽然演员演技和剧集制作显得有些粗糙,但却深受观众的喜欢,热播了许多年,直到现在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尽管《都市碎戏》的演员大都是业余演员参演,每集投资也不大,普遍都在在3000到5000元左右,但也在西安催生了200多家影视公司,当时主要参与制作的公司有陕西娱浪影视、红鹰影视、西剧影业、陕西友联广视、陕西大众影视、一路阳光、弓弦工作室、光中影视、龙翔影视等,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影视制作及表演人才。

可以说,《都市碎戏》当年就已经有了如今手机微短剧的雏形模式:

从制作方自行创作制作(影视公司、短剧公司)到平台方审核后购买播出版权(电视台、短视频平台)再到最后的平台播出(电视广告盈利、会员付费)

只不过在传统的电视年代,无法做到广告投放和电商销售数据的精细化统计,只能以买断版权的形式给影视公司支付报酬,而现在有了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平台方给短剧制作方们的分成数据,就一目了然了。

即便如此,在20年前,一个小小的《都市碎戏》还是催生了西安众多的影视公司,可见好的内容加上好的模式,一定会是一个成熟的产业链。

但是很可惜,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电视荧幕开始没落,后来随着优酷视频等视频平台的崛起,西安也涌现出一批不错的视频创作者。

2006年10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的阿齐,上线发布了中国首部网络剧《疯狂的校园》系列,开创中国网剧时代,这一年,阿齐及其团队创作的作品点击量累计突破8000万人次。

2008年,阿齐以导演身份被优酷授予“中国十大牛人导演”,荣获新浪网“中国首届播客大赛”第三名。

以阿齐导演团队为代表的西安互联网视频创作者,开始引领互联网剧情短片的风潮,这也是互联网视频元年来自西安的短视频团队曾经风光一时的高光时刻。

而同时期的肖央与王太利组成的“筷子兄弟”也刚刚出道,《老男孩》、《父亲》等怀旧短片的热播,吸引众多网友追捧。

然而,传统互联网短片依然局限于用户的观看条件和盈利模式,并不如现在的手机短视频那么便捷,所以,随着用户习惯和更多盈利模式的可能,如今的微短剧也就有了更大的市场。

从西影厂到都市碎戏,从网络剧到微短剧,其实核心还是内容,即便在西安有人工、场地、制作等成本相对较低的条件,但这并不成为在微短剧领域突围的绝对优势。

相比之下,同为二线城市的郑州、重庆短剧产业其实也不弱,所以,拼到最后,可能还是优质的内容和团队。(图片来源网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