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季松院士:AI可以取代精英,但无法击败人类

吴季松院士:AI可以取代精英,但无法击败人类
2017年12月26日 17:33 财视media

“人工智能可以超过某些精英、个人和专业群体,但它永远无法击败人类。”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顾问吴季松今日在2017年国际数字商业创新节上说道。

在吴季松看来,人工,是人对自然的理解的复制品。智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能力,包括认知、学习、理解、判断以及创造的能力。人工智能是按人类认知、思考和学习的思维模式的计算机程序,使机器可以胜任个人或专业团队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吴季松坦承,“人工智能已经有、并将有广泛的应用。”目前人工智能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人脸识别、语言识别、无人驾驶汽车、医疗、跨界电商等,甚至超过了某些精英、个人和专业群体。

他同时强调,人工智能却永远不可能击败人类。“人工智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在人类制造、控制和创新下发展的,永远不能脱离人的干预,因此也不可能代替人类,更不可能统治或毁灭人类。”

为什么人工智能无法击败人类?

那么,具体来说,人工智能为什么无法击败人类?吴季松认为,主要存在六个方面因素:

第一,从自然和人类的发展史看,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最高端,在所有动物智能的顶端,这是自然的选择,不是人,更不是人工智能可以改变的。

第二,从人类的尊严和对自由的追求看,人类的尊严是不容任何人和物侵犯的,当然也不容人工智能侵犯。因此,人工智能必须在人的控制下发展,这是人类的共识。

第三,人工智能及其制造者必须要负法律责任。人工智能不能有治外法权,任何人和物都要为全人类服务。它只能沿着法律的轨道发展,反其道而行之,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不可能的。

第四,人工智能是人制造的,所以能力也是有限的。人工智能的制造者是人,至少在本世纪来看,它只能超越个人、团体或组织,不可能超越人类。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替代黑导游,却代替不了理解游客、尽职尽责且知识丰富的导游。因为与顾客的及时互动还是机不如人,人可以观察游客的细微表情,而机器并不可以。

第五,把人工智能先落地,再升空。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很局限,最重要的工作是把它用到该用的地方,而不是脱离实际的设想。

第六,人工智能的确可以代替现在很多的工作岗位,但并不是带来大规模的失业。吴季松介绍说,“历史上,技术变革的确伤害了一部分人,但同时也给另一部分人带来了好处。过去几次的技术进步导致了一些工作岗位流失,但也得到了经济其它领域的更多岗位的弥补。”

以汽车为例。汽车导致了马夫工种的消亡,但同时也补偿了一些汽车机械、汽车旅馆和其它新经营模式的新工作岗位。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四个阶段

谈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吴季松表示,“目前仍在第一阶段”。即使是战胜人类的阿尔法狗,也是根据人类的指示工作,靠着人脑不能比拟的计算机运行速度来取胜,这是最基础的。

他进一步介绍道,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拥有自主意识,让人工智能按着人类规划的大方向“自己给自己下命令”。当然,实际上还是受人为控制。

当发展到第三阶段,吴季松表示,届时机器人将拥有自主学习意识,包括在人类所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建新的知识体系,而且以任何个人不能比拟的广度和速度来进行学习。

第四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情感阶段。机器人可以和人类进行情感交流,到达某种程度上的“真人阶段”。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

吴季松直言,“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是做一些人类目前还做不了的事情,这将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比如,建立自持的人工生态系统。美国在上世纪花费2亿美元建造了自持人工系统,但在8个月后宣告失败,并得出结论称,人类不可能建造完全自持的人工生态系统。自此,在此领域,再无任何尝试与实验。

据悉,受控热核聚变能商用是被公认的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办法。但现在还有多处技术难关尚未攻克,这或许是人工智能应该努力的方向。

另外,钱学森先生之前所说的“非平衡态复杂巨系统”,由于变量过多,变化过快,在当时是无法建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机也没有更快的速度,可以跟得上变化。

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应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诺贝尔奖的评选只有一句话:以自己的知识创造性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吴季松希望人工智能促使更多的专家获得诺贝尔奖,这不仅是对国家,甚至对人类都是重大贡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