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涨幅已翻倍,不受成本“压制”的钠电池想象空间有多大?

龙头涨幅已翻倍,不受成本“压制”的钠电池想象空间有多大?
2022年07月01日 16:41 选股通APP

国内锂矿规模较小,锂矿一旦上升为战略资源将可能成为卡脖子问题,下游生产将可能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钠盐则是海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可以大量开采而不受国际关系影响,国内企业亦可掌握原材料采购的主动权

7月1日,钠电池龙头传艺科技10天8板;6月20日至今,股价涨幅已经超过100%。公司此前公告合资设立子公司,从事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

板块中,山东章鼓跟随涨停,华阳股份此前5天3板。

钠电池有望加速产业化。此前宁德时代表示,公司已发布钠离子电池,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公司正致力于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

据平安证券研报等测算,宁德时代到2025年底的钠电池产能规划将达到790GWh以上。

国内企业有望引领全球

进入2022年来,很明显资本对于钠电池的投入开始加大。

5月27日,华阳集团、中科海钠公司、多氟多公司、阳泉市高新区管委会在阳泉宾馆举行工作会谈,商讨、规划钠离子储能千亿产业。

4月1日,华为哈勃投资了中科海钠,其公司主要是进行钠离子电池的研发与生产。3月,碧桂园领投了一家名为“众钠能源”的新一轮融资——这家公司的业务主要是研发钠离子电池。

国泰君安对比国内外内电池技术,表示国内的钠离子电池研究和产业化世界领先,国内钠离子电池企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科研院所自研技术转化创建的初创企业,以中科海钠为代表;另一类是锂离子电池成熟企业,切入钠离子电池赛道参与竞争,以宁德时代为代表。

国外的钠离子电池企业主要分布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各种材料体系和技术路线均有公司采用,这些企业大都创立时间较短且生产规模有限,但是技术前瞻性很强。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无论是国家政策和市场引导,还是企业自身技术发展和产业布局,中国都有机会获得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不受成本“压制”,钠离子优势明显

国海证券表示,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以氯化钠,即食盐的形式广泛存在,而锂矿则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稀缺资源,以盐湖和锂矿的形式存在。

国内锂矿规模较小,锂矿一旦上升为战略资源将可能成为卡脖子问题,下游生产将可能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钠盐则是海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可以大量开采而不受国际关系影响,国内企业亦可掌握原材料采购的主动权。

事实上,虽然钠电池由于嵌入效率低,能量密度受影响,但成本优势使得行业有发展空间。

据中科海钠数据显示,钠离子电池铜基正极成本相比磷酸铁锂正极可降低近60%;同时,由于钠与铝不易发生合金化反应,集流体可以全部使用铝箔代替铜箔,成本可降低近70%。

此外,有相对稳定的电化学性能。从行业产业化角度看,钠离子电池原理结构类似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存在区别,但生产设备可兼容,也是行业未来能规模发展的原因。

钠电池应用领域有哪些?

国泰君安指出,目前钠离子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不及锂离子电池,决定其难以完全替代锂离子电池,而应是作为后者的补充和延拓,在一些特殊应用条件下实现部分替代,同时开辟新的应用场景。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我国八成锂资源依赖进口,当前,锂离子电池难以同时支撑起电动汽车和储能两大产业的发展。寻找替代或备选储能技术,正成为世界各国技术竞争的焦点。

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安全性能高、工作温区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低速电动车、可再生能源接入和5G通信基站等领域。

众钠能源首席科学家赵建庆表示,钠离子电池规模量产没有明显瓶颈,但产业化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当前相关企业正加速扩大产能,预计2023年至2025年钠离子产业链将趋于完善。届时,将凸显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

下表是相关钠电池上市公司布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