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IPO|合成生物第一股要来了!凯赛生物的技术先进性体现在哪里?

科创板IPO|合成生物第一股要来了!凯赛生物的技术先进性体现在哪里?
2020年07月29日 14:40 界面有连云

科创板合成生物第一股真的要来了!

近日,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赛生物”)即将迎来上市前夕的询价、路演。

凯赛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目前实现商业化生产的产品主要聚焦聚酰胺产业链,为生物基聚酰胺,以及可用于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的原料,包括 DC12(月桂二酸)、DC13(巴西酸)等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和生物基戊二胺,是全球领先的利用生物制造规模化生产新型材料的企业之一。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生物制造产品的销售收入,2017、2018 年和2019 年生物制造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129,739.53 万元、162,055.28 万元和177,106.70 万元。

生物制造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从业企业需要在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 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均设有经验丰富的研发和技术团队,在产业化放大的过程中,如何完善工艺、开发大型生产设备、提高生产经济性和环保水平也是核心技术问题。

长链二元酸、戊二胺等物质早在 20 余年前已在实验室中实现了生物转化, 但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瓶颈的存在,导致产出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从而无法实现产业化。因此,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如何突破生物制造的技术瓶颈,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是实现产业化最大的壁垒。

也就是说要合成生物学具有较大技术壁垒,不是随便一个企业都可以进入的。

那么凯赛生物技术先进性体现在哪里呢?

公司坦言在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积累了大量研发成果,公司核心技术均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技术先进性直接反映在公司产品的质量、性能、客户认可度及经济性上,并且在产业化试错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有效降低后续研发成本。

凯赛生物掌握四大核心技术,其拥有四大核心技术包括: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开发微生物代谢途径和构建高效工程菌;微生物代谢调控和微生物高效转化技术;生物转化/发酵体系的分离纯化技术和聚合工艺及其下游应用开发技术。

在近年的市场竞争中,以英威达为代表的传统化学法长链二元酸(以 DC12 月桂二酸等为主)逐步退出市场。同时在核心技术加持下,凯赛生物长碳链二元酸的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95%、80%。且目前国内外,除凯赛生物,暂无公开信息显示存在其他可实现长链二元酸产业化的企业,这使得凯赛生物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较为突出。

在凯赛生物拥有的四大核心技术中,值得一提的突破产业化的生物转化/发酵体系的分离纯化技术。

该项核心技术是从复杂的生物发酵体系中得到高质量产品的关键性步骤,也是决定生物制造大规模产业化实践的重要技术瓶颈;公司的长链二元酸分离纯化技术可高效、低成本地将产品中的关键杂质控制在极低水平(ppm 级);公司既拥有一步膜过滤提取工艺使长链二元酸收率达到 98%以上,又有溶剂结晶等进一步产品精制技术,同时还有分子蒸馏、色谱分离、从发酵液一步结晶等多种提取纯化方法,这些方法可相互取代或组合使用。

公司的该项核心技术为系统化的分离纯化平台,针对性地实现生物制造高效去杂质过程,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提取纯化效率。公司通过该核心技术实现了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生物基戊二胺产品在生物制造过程中的高效分离提纯。

除了掌握四大技术,凯赛生物拥有上百项专利。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已取得120项境内授权专利、19项境外授权专利。

拥有超百项技术脱离不了凯赛生物坚持研发驱动战略

凯赛生物一直坚持研发驱动战略,在生物制造的理论研究和产业化实践两大层面持续研发开拓,注重研发与市场的结合、研发与生产的结合, 以市场有效需求引领技术研发的方向。

正是由于突破产业化瓶颈,凯赛生物可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同时科技硬实力“傍身”,在核心技术加持、强化研发投入等加码下,凯赛生物交出靓丽的“成绩单”。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凯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是13.63亿元、17.57亿元、19.1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是3.33亿元、4.66亿、4.79亿元。手握四大核心技术、上百项专利,凯赛生物的前途“一片光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