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纪传媒“破产记” || 深度

印纪传媒“破产记” || 深度
2019年09月11日 18:51 无冕财经

作者:黄琪鑫

编辑:陈涧

设计:甄开心

实习生:何慕丹

26对印纪传媒的肖文革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数字。

26岁的肖文革与他人共创DMG(印纪传媒前身),后又借壳生猪屠宰公司上市,市值一度逼近500亿,他也凭此尝到了川股首富的滋味。

但曾给他带去辉煌的印纪传媒即将退市了,这也恰巧是印纪传媒诞生的第26年。

9月11日,*ST印纪(002143.SZ)股价收报0.55元,已经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至此,其市值从高峰期的约493亿元,缩水至9.73亿元。

一天前,《*ST 印纪退市关键时刻,董事长吴冰突然现身接受采访》的文章引发了证监会的注意,文中称,董事长吴冰表示未跑路,正寻求破产和解。证监会就此提出几项疑问,并要求在9月17日前给出回复。

而根据该公司此前公告,债权方北京丰和昊远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的破产清算已经获得法院受理,另一债权方民生银行也同意印纪传媒破产和解。

即使再获一周喘息时间,印纪传媒似乎也回天乏力。而曾经的实控人,从首富变成老赖,“铁三角”合伙人也分道扬镳,更有美国员工爆出更多内幕。

倾斜的“铁三角”

1993年,肖文革和吴冰以及丹·密茨联合成立DMG(印纪影视娱乐传媒有限公司)(下称印纪传媒)。2014年4月8日,印纪传媒以60亿估值和猪肉屠宰加工公司高金食品进行资产置换后成功上市,肖文革为董事长。

印纪传媒起初主营广告业务,一汽、奔驰、耐克等都曾是其客户。上市后转型为影视公司。文娱圈内将三位创始人称为“铁三角”,意为三人紧密合作,缺一不可。

▲从左至右为丹·密茨、肖文革、吴冰。

丹·密茨拥有不少美国好莱坞的资源,《环形使者》、《钢铁侠3》以及《喋血战士》(2020)等电影皆由其打造,曾被称为印纪传媒的“创意灵魂”。

印纪传媒上市后,在中国苦心耕耘了20多年的丹·密茨却退回美国,担任起独立公司美国DMG娱乐的CEO。看似退一步棋,但实际上丹·密茨成为了印纪传媒海外收购的冲锋者。

2015年,丹·密茨宣布以6亿美元收购台湾东森电视,收购主体为美国DMG娱乐。尽管对外强调这属于美国公司的独立行为,还是被台湾相关机构认为是大陆总部印纪传媒的意向,并对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查,最后以失败告终。

2016年,DMG印纪娱乐又任命财务顾问协助可能收购派拉蒙影业的部分股权,2017年,印纪传媒又筹集2.56亿美元的基金,准备收购美国福布斯传媒100%的股权。结果是前者再无后话,后者仅获得福布斯传媒10%的股份。

这位操着一口流利中文,曾在《福布斯》的文章中被称为“好莱坞的中国先生”的丹·密茨,却未能带领印纪传媒走进好莱坞。

被外界称为美女总裁的吴冰同样是美国国籍,《钢铁侠3》在国内上市时,吴冰频频站台活动,接受媒体采访。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吴冰身材窈窕,气质出众,经常对外赞扬三人的合伙关系。

吴冰曾对媒体说,“丹·密茨喜欢车,但在创业之初我们没有钱,我看他翻看汽车画报,心里就想好总有一天,我要送他一个惊喜。后来公司赚了第一笔钱之后,我送给丹一辆跑车。”

在运作印纪传媒借壳上市一年后,肖文革便把董事长职位让给了吴冰。吴冰任职后,常年于境外拓展相关业务,主要处理外引内联事务。

三位合伙人共同走过二十几载春秋,印纪传媒上市后,利益的天平却已经倾向了鲜少露面的肖文革。

从当年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吴冰和丹·密茨位居管理层,并未持股,股份主要由肖文革、印纪华城和张彬所持有,总计约85%。

套现数十亿

与丹·密茨收购东森的惨淡收场不同,印纪传媒收购韩国影视公司Chorokbaem Media(绿蛇传媒)的结果比较漂亮。

绿蛇传媒因制作《制作人》、《Oh我的鬼神大人》、《W两个世界》、《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等电视剧而出名的,2015年,印纪传媒下属子公司DMG(HK)以约250亿韩元认购Chorokbaem Media发行新股,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此番收购引起国内影视界讨论的热潮,印纪传媒的股价也水涨船高。2015年12月4日,印纪从上市时的7.36元/股一路攀升至44.66元/股,市值触顶达到493.9亿。而肖文革也凭借349亿元的持股市值,成为当年川股首富。印纪传媒也成为A股第二大最挣钱影视公司,仅次于华谊兄弟(300027.SZ)。

▲印纪传媒股价走势。

喧嚣背后,印纪传媒仍然背负者沉重的业绩对赌压力。

为了完成收购,印纪传媒承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三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30亿元、5.59亿元、7.19亿元。

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印纪传媒以4.36亿、5.74亿、7.31亿的净利润,几乎精准的完成了业绩对赌。资料显示,2011至2013年公司净利润累计为6.51亿元,而仅在2016年,印纪传媒的净利就已超过上述三年的总和。

在影视业趋冷的这几年,印纪传媒保持如此令人惊讶增长速度,得益于公司高明的财技。

2014年,印纪传媒的应收款项为11.95亿,占总营收比例的48.56%,但坏账计提却只有1496万元,仅占应收账款的1.21%,而余下的11亿,则通过会计记账法则,增加了公司的净利润。

▲印纪传媒近年营收和利润。

同样的手法,在接下来的两年也被加以施用。2015、2016年应收账款分别为12.58亿、15.62亿,仅分别计提4054万、5740万。

盖子终归要盖不住了,按账龄记账法则记账的影视公司,一般已满三年的坏账必须全部计提。

2017年,印纪传媒应收账款飙升至21.55亿,坏账计提比也升至7.5%,达到1.75亿;2018年,坏账准备金再翻一番,到了3.6亿。

印纪传媒的泡沫终是破了,2017年印纪传媒股价一路狂跌,到2018年4月30日,印纪传媒变更为*ST印纪,股价收盘于2.49元/股,市值仅剩44.07亿元。

印纪传媒股价印记大厦将倾,但并未阻碍肖文革从中继续获利。

肖文革个人曾持有公司股票达77.82%。2018年1月30日,肖文革将其6.03%的股份转让给安信信托,作价12.75元/股,套现13.6亿元。5月8日,肖文革又转让5%的股份给于晓非,作价11.80元/股,套现10.4亿元。两次减持,肖文革便已套现24亿元。

▲张彬减持情况,数据来自东方财富Choice。

而印纪传媒的监事张彬,自2016年12月29日至2018年8月13日,通过二级市场大幅套现。期间共减持4073.25万股,共套现8.16亿元。

谁被割韭菜?

有人豪赚,也有人吃了亏。

安信信托2018年业绩巨亏18.33亿元,排名直接从龙头到垫底。当初重仓*ST印纪,赌的是印纪传媒的重组方案,岂料严监管下亏损高达12.77亿元,成为了业绩亏损的主力军。

2018年,安信信托仅*ST印纪这一单项投资,就计提减值了10.55亿元,目前安信信托手持有的这部分股票市值已经不足一亿元。

而曾大手一挥购入印纪传媒5%股份的于晓非,通过几番减持也未能全身而退。企查查显示,于晓非目前还有公司2.02%的股权,约合3577万股。

截至退市前一天,肖文革手中持有印纪传媒股份7.79亿股,占比44.04%,而质押率已达100%。质押方包括厦门信托、长安信托等。早在2018年12月25日,肖文革被北京市第三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和限制消费人员名单。

▲印纪传媒主要股东股份质押情况,数据来自东方财富Choice。

从低调赚钱的首富,再到限制消费的老赖,肖文革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2018年2月,在DMG娱乐工作了17年的美国员工克里斯·芬顿向DMG娱乐公司提起3000万美元诉讼,或起因于印纪传媒IPO时双方的财富纠纷。

芬顿还指出,目前公司的运营已经一团糟,从上市公司获得数亿美元后,DMG娱乐的三位创始人肆意挥霍,购买了比佛利山庄的价值2千万美元豪宅,3000万美元的庞巴迪喷气式飞机多架飞机以及劳斯莱斯、宾利和法拉利等豪华车,并且还欠下了数百万美元的债务。

在利益面前没有永恒的朋友,为了告倒DMG娱乐,芬顿似乎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他将一桩过去6年的旧事提了出来,201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DMG娱乐潜在违反“反海外腐败法”的行为时,芬顿对公司进行了辩护,他说他曾经向委员会解释中国电影业务。不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最终决定不追究贿赂指控。

DMG娱乐对此提出反诉,认为芬顿所说涉嫌欺诈,并要求赔偿3000万美元。

不仅与老职员反目,就连曾经的“铁三角”丹·密茨,在面对印纪传媒问题时,也赶紧撇清关系。他表示,印纪传媒和DMG娱乐业务分离,印纪传媒与DMG无关。但这样的说法似乎难以令人美国人信服。

数年前,曾有记者问过吴冰这样的问题:“你到底想赚多少钱?”吴冰答到:“我没想过要赚多少才够,反正赚多了我就捐呗。”现在来看,这些钱该捐给谁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