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狂野的年轻人,正在自驾探寻超冷门猎奇景点

最狂野的年轻人,正在自驾探寻超冷门猎奇景点
2024年09月21日 22:03 X博士

国庆假期近在眼前,自由似乎正在对牛马招手。

但面对近在眼前的假期,有一种对旅行的倦怠也在蔓延。

“感觉去哪都一样,明明身处旅途,但身心好像从未远离自己的生活日常”。

千篇一律的风景和打卡点让人疲惫,人挤人的环境让人崩溃。

咱懂得都懂,绝大多数城市的小吃街千篇一律:滋滋作响的轰炸鱿鱼,以城市命名、口味整齐划一的老酸奶,一本万利的薯塔,让我感觉自己并没有远离自家楼下的菜市场;一个个网红打卡景点,宛若工业流水线批量生产的人造奇观。

趋同的网红打卡景点,以“我在XX很想你”为例

有人受困于此,有人试图发起反抗,不知道你们最近有没有发现,一种新型自驾游方式正在悄然流行。

如果你见识过当代年轻人偏爱的“小众景点”,便会推开一扇关于“差异化旅行”的大门。

感受到什么是广阔天地,无奇不有。

没有你想不到的

只有你去不到的猎奇景点

相较于那些“大众化”的景点,年轻人选择自驾前往的小众、冷门景点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1. 这些景点,往往不属于大众眼中的旅游风景区,知名度极低

2. 许多景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需要自驾才能前往 

3. 不同于大众景点的人文价值和自然风光,冷门景点总会透露出一种新奇、剑走偏锋式的奇妙观感

根据调查,年轻人偏爱的冷门景点,可以归为“巨大沉默物体”、“中式梦核遗迹”和“冷僻知识聚集地”三类。

接下来,我们就跟随年轻人的自驾旅程,感受下冷门景点的新奇与惊喜

 巨大沉默物体(BDO)

所谓“巨大沉默物体”(Big Dumb Object),最初源于科幻小说中,对巨大、神秘、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物体的描述。看过洛夫克拉夫特《疯狂山脉》的朋友,应该不会对此陌生。 

而经过传播和流转,这一概念逐渐被广泛用于形容令人着迷的巨物,被纳入了审美范畴。 

或许是因为,此类物体在整齐划一的城市中显得稀缺且另类。一些年轻人开始了自驾探访之旅,让更多的巨物被“发掘整理”出来。

其中的典型是三河天子大酒店。值得一说的是,这一巨物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源于一位艺术家驱车探访的过程

譬如,有年轻人发掘出了北京宝藏景点白瀑寺。此前,也许是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据说很长一段时间,这所寺院都鲜有人问津,属于小众中的小众。

如果将北京三里屯设为出发地,那么仅凭公共交通很难去往白瀑寺

但即便小众,寺内的景象却令人大为震撼。

其中巨型的马头观音塑像所带来超现实主义与魔幻观感,就像把神怪题材的3A大作移植到了现实。这让长期浸淫在ACG文化中的年轻人,收获了无可替代的惊喜。

图片来源网友@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与此同时,身处重庆的年轻人,也在南坪居民楼中,探访到了当地的巨大沉默物体——无头神像。

据资料显示,这座神像在几年前的老旧小区改造中被发现,起初只作为新闻素材被报道。但追求新奇感的年轻人却凭借着碎片化信息,比对照片按图索骥,在现场体验到了“赛伯朋克”式的震撼

图片来源网友@ZHAOKEER

还有的巨物,则残存在当地人的记忆中。譬如,石家庄90后的回忆碎片中,往往会有一个与巨物有关的迷幻场景,他们曾在孩童时期,跟随有车的亲戚长途驱车,目睹过一个巨型乌龟,只是难以分辨,这究竟是现实,还是梦中出现的场景

但根据当下网友的自驾走访,终于在石家庄平山县东方巨龟苑,找到了实物。

图片来源网友@诸葛金刚侠

不难看出,这些巨物和大众景点的观感迥乎不同,虽然小众,但它们所带来的冲击,仿佛正在让感性与理性边界模糊。而提到这种冲击,就不得不说另一类小众景点——中式梦核遗迹。

 中式梦核遗迹 

这两年,“中式梦核”绝对是年轻群体中,讨论度直线上升的小众文化。

中式梦核的本质是怀旧和伤感。人们通过影像包裹的千禧印象,回味童年时远去的幸福。

尽管千禧年的生活早已远去,但这依旧无法阻挡年轻人找寻那些残存的遗址,让昨日重现

比如,有网友在玉门老城,找到了回忆的墓场。在人迹罕至的建筑中,依旧保存着中式复古未来主义美学的雕像。仿佛下一秒,眼保健操的广播即将响起,带你回到“无法离开的教室”。

图片来源网友@李看山

同样,童年回忆中,有时也埋藏着孩提时期对世界的好奇。一些和好奇有关的记忆片段,则构建出了所谓的“童年阴影”。在世纪交接时,诸如“西游记宫”、“逛地狱”的猎奇设施,在各个城市公园、庙会层出不穷,最终却在信息时代快速陨落,难寻踪迹。

但有心的年轻人,已经在宁夏中卫的地狱游乐设施,寻得了怀旧、恐惧、好奇带来的新奇体验。

图片来源网友@三山旅居

这些小众景点,就像1999年打出的怀旧子弹,正中2024年的眉心。虽然熟悉,却又新奇。

然而,年轻人的旅途并不止于此。于是,另一类小众景点,以新奇有趣的姿态,逐渐出现在了眼前。

 冷僻知识聚集地

有人认为,旅行的意义之一,是从当地的人文景观中,透视出一方水土的风土人情。

但对于那些将宏大叙事烂熟于心的年轻人而言,一些细碎、隐秘的景观,反而更具吸引力。

比如,若不是亲眼所见,人们恐怕会认为“湘西赶尸”只会出现在《走近科学》和香港僵尸片当中。

但有年轻人在湖南吉首市,找到了异乡人闻所未闻的“湘西州博物馆”。馆中不仅对湘西秘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甚至展示了相关法器。小众景点探访,也是了解隐秘文化、祛魅的过程

图片来源网友 泰兰德的夏天永不停歇

类似的小众旅途,可以说不胜枚举:有人在北京通州,找到了鲜为人知的“琉球国墓地遗址”,也有人在沧州博物馆中,了解到了魔术、幻术的发展史......

但与此同时,我却在寻找小众景点的资料中,却发现了一个矛盾。

一方面,这些景点足够新奇、有趣。但另一方面,它们却是小众的。

这很难不让人产生疑问,小众景点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意涵?

冷门景点的背后

是年轻人对新奇、未知的刚需

当我们对年轻人的心态进行深层次洞察后,便会发现,在这个万事趋同、充满共性的时代,年轻人所追求的,往往是个体的独特性,旅行亦然。

当那些千篇一律的大众景点被“祛魅”,失去了应有的独特与差异时。观光就会变成一种模板化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年轻人所收获的新奇感、惊喜感、成就感几乎可微乎不计。

此刻,小众化的景点,则更像是一种充满乐趣的私人体验。正如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所写,旅行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更像是一种探索,一种寻找,寻找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生活意义

而探寻带来的喜悦,也并非仅限于上述所说的冷门景点。更多尚未被过度开发、只写了少数人,甚至自己名字的旅途,或许即将成为年轻人下一个目的地

譬如,豆瓣有个“佛跳墙废墟探索”小组,以废墟为对象进行摄影创作,有近4万名成员。

小组所发现的废墟不公布位置,而只让大家凭借图片细节探索其所处的卫星定位,因为只有真正对其感兴趣的人才会费功夫探索。

作为“发现者”,既挖掘了一处冷门的景点,让一座“未知”重见天日,就有让其保持小众的权利。

毕竟冷门地点之所以冷门,是因为他们往往地处偏远的地方,公共交通工具很难达到,很多都是漫无目的的自驾途中所发现的。

图片来源网友@五岛桐绘_

得益于自驾的不急不忙,有人在黄岗发现了一处硕大的鼓楼,他不知要如何形容这个地方。

这里本就不在旅游黄金路线上,正值雾天,就是观景台也寥寥无几。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猪肝面

但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他看到了一个没有门票,没有任何商业,是一个真正隐藏在贵州大山里的,原生态的侗族,因为不像千户苗寨和肇兴侗寨那样出名反而保持了更多的纯粹与宁静。

村民穿着手工制作的侗衣,坐在自家门前的小溪聊天,晒太阳喝茶,割猪草,喂家禽。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猪肝面

一切就像海子在诗里写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自驾旅行的他,为发现了这一地方而感到欣喜,旅行的意义在此完成了具象化——

探寻的是“世外桃源”,遇见的是属于自己的“缘”。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猪肝面

这种“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故事在自驾旅行中并不少见,发现一

处小众景点,就像打开了旅行的隐藏菜单。

它们的风土人情不同,旅人得到的心灵感受也不同。

发现黄岗隐藏村寨的人真正爱上的是这里留存的旧时空,数百年前的旧模样,而发现安徽小众仙山的人爱上的则是误入仙家圣地的独占感。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那个拍照的知柏

比起隔壁名气更大的黄山,齐云山并不出名。

如果不是自驾,几乎没有人会想到黄山市下属休宁县还有座仙山。

真正来了才知道,齐云山反倒更有仙家圣地的味道,峭壁下的道观,丹霞奇山,悬崖上的古村,森林,云海都构成了“道教仙门”的避世感。

也就是自驾可以随时放大地图修改目的地,才能见识到徐霞客精选的魅力。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那个拍照的知柏

因此,经常自驾旅行的朋友都知道,一旦开启了小众景观“探险”,就很难在同质化的景点中,享受被人为编排的体验。

因为旅途中的惊喜总是不期而遇的,有些小众景点总隐藏在不通铁路的地方,从飞机上向下望去更是一座无名小点。

也就是自驾,才能沿路发现未知建筑群,而不用求人。

没车就得求人

自驾让旅途中充斥着许多惊喜,而那些小众景点并不仅仅只意味着新奇,更是和“自我”深度绑定。

这就像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打开的“盲盒”,是自我所创造的和这个世界独有的链接和回忆

所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许多年轻人,看到了自驾旅行的意义,却苦于没车的现状。

编辑部的老马就是因为没有车,虽然在北京呆了三年却从未去过白瀑寺,像前文所述那样,因为公共交通不便,一直搁置,这成了他的一大遗憾。

而这并非老马一人之遗憾,是所有无车一族的共同课题——

甚至有人会为了旅行,特意去社交软件征集意见,自己该买一辆什么样的车?

但通常来说,对于这一问题的回复,也大有“醍醐灌顶”之感:

为啥不租车呢?

也许,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问题的解决之道,总会近在眼前。

这让我想起近些年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是自己的

旅途亦然,对于自驾而言,车辆的归属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租车,获得一段有价值的旅程

其他交通工具或许也可以到达目的地,但都没有自驾自由。

唯有自驾时旅行可以是漫无目的的,方向盘是自己的,你是自由的。

你可以根据心情调整路线,探索那些不在计划中的地方,随时停下,发现那些冷门的美景。

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家无形间做到了放弃所谓的“正确”,放弃随波逐流。那些不期而遇的冷门景点,就是“放弃”的胜利

放弃了陈规,年轻人就可以有选择的表达,并最终获得链接世界与回忆的标志

这不同于都市里的那种看似选择很多,实则没得选,这是“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是追随心灵所创造的一场奇旅。

总有人觉得租车麻烦,在网上搜索租车自动出现的词条不是问如何取还,就是问手续是否冗杂。

事实上这些都是对租车过时的偏见,以年轻人们更倾向选择的神州租车为例,保险覆盖范围广,租车程序简单快捷,线下门店数量多,哪怕在一些小众城镇也能租到车。

可以说是,真“自由出发自在神州”的快乐。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的分享中,神州租车的最大好处就是“懂”,它不仅提供便捷的服务,更深刻的洞察到了人们对新奇和未知的追求。

此前神州租车推出的全新IP神州小黄盒项目,便旨在陪伴用户探索发现旅途中的未知和新奇。

神州小黄盒的出现就是为了打破旅途的单调,将之变为复调模式

不同于一般的盲盒,神州小黄盒将现代都市人熟悉的户外活动、新潮玩法与自驾旅行相结合。

里面有可以在旷野一起互动游戏的飞盘,还有他户外装备,比如凉感毛巾与防晒衣

小黄盒不仅是令人惊喜的,而且更实用,更自由。神州出行仿佛在用这一惊喜,去鼓励大家不单要走出去,而且更要舒适和有惊喜的走出去

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神州租车也给租车自驾的用户准备了新的惊喜。

最高30天的免租券其他还有多日的免租券做大家自驾途中的“赞助商”。

我们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旅行不应该是一种同质化的体验,而是发现只属于自己的月亮。

正如著名旅行作家保罗·索鲁所言:“我是所有我读过的作家,去过的地方,在所有时代遇见和爱过的人。”

每一段旅程都是我们经历的一部分,丰富着我们的记忆与人生。

对于那些渴望新奇和未知的人来说,冷门旅游的美就在于它不被雕琢的原始和真实的状态。

而选择租车自驾,选择的不仅是便捷,更是一种选择自主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掌握方向盘的过程,也是人们回归旅行自主权的象征。

自由是相对的,不自由是永恒的。

即时退出当代生活获得的片刻自由,这是对逼仄都市樊笼晚一点投降的底气。

设计/视觉 Lvv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