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高成长方向!

低位高成长方向!
2022年02月16日 10:18 君临财富

1

今天赛道股普涨,新能源、半导体、CXO等板块出现反弹,创业板也在连续调整后出现大涨。

对于创业板的大涨,应当看作是超跌反弹,君临之前的分析中也提到,这属于明显的下车机会

虎年开年后的市场有一个特点,成交量并没有放大,都维持在8、9000亿的水平。

这种微观流动性不足的情况,跟1月份的天量社融数据形成对比,也跟去年成交额连续40多天破万亿的景象差的很远。

市场缺乏赚钱效应,公募、私募都面临净值下跌引发的赎回潮,今年新发公募的募集金额也仅为去年同期的六分之一

A股市场从去年3季度接近日均1.2万亿到现在日均8000-9000亿,对应4500只A股,几乎每只个股日均减少1亿成交量。

这些成交量对于大型公司可能没啥影响,但是对于小市值公司而言,会直接进入流动性枯竭阶段。

微观流动性欠缺也使得反弹以结构性为主,持续性不会很强,至于反转,更不会那么快看到。

去年12月以来,低位品种持续走强成为市场的主基调,而随着昨日银行等板块走低以及今日成长股的走强,价值和成长风格的走向又成为大家讨论的对象。

应该说,在当前稳增长发力趋势以及宽松周期开启之下,低位板块的优势还将发酵,容易得到资金的青睐,也仍有表现的基础和提振。

而成长板块,我们在上周五提到过,“基本面+资金面+情绪面”这三重因素均出现拐头向下的情况,短期内不会有那么快的反转。

趋势一旦形成后,就不会轻易掉头。

2022年是继2018年之后又一宏观大年,不仅体现在中美两大经济体进入选举年,也体现在国际局势上。

当前经济增长压力仍在,联储加息缩表高悬头顶。

全球性通胀背景下,美国加息力度也决定咱们宽松的上限。

对于美债10年期收益率,已经有人看到2.5%以上,这样的数字背后对应着中美十年期利差倒挂,那国内在宽松道路可以走多远,就变得扑朔迷离。

至少周五的国债表现足以说明没有人相信短期我们还能看到更为宽松的局面。

内部流动性尚未企稳导致当下的反弹很难一簇而就,风格上未来很大概率将继续延续价值跑赢成长。

2

基建链行情自2021年年底开始,统计基建链指数相对上证综指、沪深300超额收益分别为5.59%、9.74%。

当下市场关心基建行情的持续性,历史上三轮基建链行情出现于2008/9-2009/4、2014/11-2015/6、2019/7-2020/4,行情均始于政策信号释放,行情开始均早于基本面数据回升。

以往情况看,基建链行情持续性较强,往往直至经济指标企稳才结束,宏观数据来看金融通常领先经济数据3-6个月。

其中,同样基建发力的2018年,信贷到基建增速企稳时滞约4个月,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来看,未来基建链还有持续演绎的空间。

可以关注新老基建发力的方向:建筑、消费建材(市政管材、防水材料)、特高压、数字基建(“东数西算工程”)。

低估值方面看,机场航运、餐饮旅游、交运等受损板块经历长期下跌,陆续有资金开始打提前量。

因为这些行业不会更差了,什么时候好起来只是时间问题,胜率更高。

另一边长期处于低位的“银地保”,此前已经历了两个月的修复估值分位有所上升,但仍处于明显低估值区间。

来源:安信证券

从年初至今的涨跌幅看,指数涨幅与估值仍然呈现出极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就是估值越低涨的越好。

包括能源中的动力煤、炼油、石化,金融中的银行,基建链中的建筑、水泥、板材,涨幅都在10%以上。

在预期风格延续的情况下,以上板块仍然值得关注。

另外,从最近陆续披露的数据看,消费全面反弹还需要耐心的等待

一方面,消费还没有看到回暖趋势,社零总额同比显示消费仍处于疲软状态

以CPI中的家庭服务价格分项来衡量中低端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2021年12月的同比仅2.7%,仍然低于疫情以前的水平。

另一方面,春节线下消费复苏也弱于预期

文旅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7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3亿人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31.7%。

但看旅游数据的话,节假期7天,全国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900亿元,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同期的56.3%;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也仅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同期的73.9%。

业绩上除了家电有边际好转,其他消费恢复速度偏慢,还不到全面布局消费的时机

3

今天盘后,《求是》杂志的重要文章中再次强调“加快数字经济领域立法,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等内容。

此前在数字经济的十四五规划中,就有一条量化指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这其中,“东数西算”工程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基座,也在不断的落实。

我国东部地区应用需求大,但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度和局限性较大。

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但存在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等瓶颈,无法有效承接东部需求。

所以,“东数西算”的本质是把东部的数据拿到西部去处理运算,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张全国一体化的算力网络,布局一些重要的枢纽节点。

1月中旬的时候,发改委、网信办、工信部和能源局四部委就曾联合发文,同意在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这也意味着22年开始数字基建将会得到大力推进,云计算基础设施存在增量机会。

新冠疫情引发了许多社会活动重大调整,其中就包括企业上云的速度。

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公有云IT基础设施的支出同比增长了47.8%,达到141亿美元,首次超过了非云IT基础设施的支出水平。

而随着疫情常态化和企业对线上办公的逐渐适应,云计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IDC预计云IT基础设施的支出将以10.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4年将达到1105亿美元,总支出的64.0%。

美国和中国同为全球IT和互联网的两极,但我们跟老美在云计算的发展水平上差距很大。

单看龙头,国内排名前四的厂商分别为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电信

而在IaaS市场排名中,全球前五的厂商分别为AWS、Microsoft、阿里、Google、IBM,国内只有阿里能入榜。

2020年阿里云收入为556亿元,同期AWS净销售额为454亿美元,阿里云收入仅为AWS的约五分之一,全球市场份额仅为AWS的约六分之一。

至少从IT体量和互联网环境来看,咱们跟美国差不多,所以行业发展上明显落后。

不过在增速和渗透率提升上,国内发展很快,其中19-20年那轮IT支出提速后,国内渗透率一年内提高了2个点,也正好对应19年下半年那轮科技小牛市。

20年疫情刺激云需求在上半年短期集中爆发,新基建推动IDC供给较快增长,也导致短期来看IDC上架速度有所放缓,价格有所回落。

这也导致云计算上市公司股价普遍经历长时间调整,大部分pe分位数都在历史低位,如星网锐捷、宝信软件、紫光股份、奥飞数据等。

但中长期来看,IT上云大势所趋,算力枢纽、新型数据中心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陆续发布,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必然会得到发展,行情到来只是时间问题。

从顶层讲话的重视程度上,当前的数字经济类似于18年底的半导体,能不能走出19年半导体的走势值得期待。

参考研报:

《东兴证券-风险释放,底部渐明》

《中信建投-通信行业:云计算投资有望回暖》

《安信证券-稳增长不起,则高景气难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