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一幕!北上广深,全部负增长

罕见一幕!北上广深,全部负增长
2023年05月12日 22:42 用户5589335102

文丨西部菌

这几天,深圳惊现建市以来首次人口负增长,引发了很多关注和讨论。

但实际上,还有更“活久见”的事——2022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全部减少。

在深圳公布数据之前,2022年北京常住人口减少4.3万,上海减少13.54万人,早就公开。

而根据最新公布的2022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873.41万人。这相对于2021年末,减少了7.65万人。

于是,一个新的记录诞生了——四大一线城市,无一例外,常住人口全部负增长

01

就单个城市看,一线城市人口负增长,其实早就开始出现。

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2415.27万人,相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这是新世纪以来,上海市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创下了200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差不多在这之后,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就基本进入停滞乃至负增长状态。

比如,北京已经连续两年人口负增长。2021年,上海常住人口也只微涨1.07万。

但是,同为一线城市,深圳、广州的人口走势则明显是另一种画风。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在2010年到2020年(六普到七普)的十年时间里,深圳、广州的常住人口分别增加713万和597万,高居全国前二,成为妥妥的最大人口赢家。

相形之下,北京和上海分别200万上下的人口增量,则明显逊色太多。

但2022年,四大一线内部的人口分化局面终结,北上广深全部站到了人口负增长城市的阵营。

02

那么,一线城市人口是否会就此全部进入负增长通道?

这个当然是否定的。

必须要承认一点,2022年作为一个特殊年份,四大一线城市的表现,“偶然”因素的作用还是应该大于“必然”因素。

但是,哪怕是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快速膨胀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要想再像过去一样,每年揽下大几十万的人口进账,越来越难。

这个判断,有几个依据。

一,2022年,中国已迎来人口负增长元年。也就是说,各城市的人口竞争已经进入存量博弈时代

现在就连北京、上海、深圳等都“破天荒”明确将有序放开设摊、允许商业外摆,背后的意味,你细品。

二,外贸结构变化,产业的迁移、转型等,也将重塑人口流动方向。

比如,2017年深圳市迁出制造业企业463家,2021年为4344家,4年间外迁企业数量增长近10倍。

三,社会预期的变化。选择一线城市,也就是选择高房价和高强度竞争,这象征的是年轻人的斗志和精气神,是对未来的更高期待和憧憬。

但这几年,大家能明显感到,社会的大氛围在发生变化。越来越觉得“卷不动”了,作为一种情绪,正在蔓延

这股情绪下,“考公”,追求稳定,成为年轻人择业的第一选择,一线城市的重要性是不是就没那么突出了?

当然,随着2023开启正常化节奏,多数一线城市应该会迎来一波明显的人口回流。

但是,一线城市内部的分化局面还将继续存在。

比如,这几天的权威消息就说,要接续谋划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着手谋划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疏解转移

03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其他二三线城市会成为受益者?

这个问题要相对来看。

要知道,在总人口负增长之下,各城市的人口竞争实际都进入存量时代,人口增势放缓,是普遍性的

2022年,一线城市人口集体负增长之外,其他一些过往人气很旺的强二线城市,人口增量实际也都出现了腰斩。

也就是说,对于人口高增长时代的告别,是整体的,不只是哪一个城市。不夸张地说,未来能够保持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注定只是少数城市。

之前《人口大变局!强省会成“全村唯一希望”》中已经说过,多数省份,将只有省会城市能够保持人口增长。

当然,一些在产业、交通、房价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的强二线城市,人口活力可能会相对更有保证。

从2022年的情况来看,人口增量靠前的城市中,如仅有的5个人口增长超过10万的城市,就有4个来自中西部——长沙、合肥、西安、南昌

这些城市,至少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近几年在关键新兴产业上,都有明显斩获。比如,长沙的高端装备制造,合肥的汽车、电子信息,西安的新能源汽车,南昌的电子信息等。

二是,都是省会城市,在本省的“统治力”越来越突出,或者都明确提出了“强省会”战略。

但这并不能改变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高增长大势已去的基本面。这也意味着,过去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一些高歌猛进时代的景象,也将逐渐远去。

比如,地铁建设。

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细节是,前不久,深圳轨道交通5期规划传出将从13条线路变成9条,缩水三分之一。要知道,这可是GDP排名仅次于上海、北京的深圳。

但一如很多人没想到深圳人口也会出现负增长一样,过去觉得不可能,或者说应该更晚一点到来的事,现在都在变为现实。

变化,比大家想象中的来得更早,更剧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