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支付大战

主编|杨七七

十一月底的时候,小连希去了趟香港。这是一个气候宜人、现代高效、经济发达的城市,当然最深刻的感受还是物价奇高。主要是太穷了。

我买了一张八达通的三日卡,三天里东奔西跑勉强坐回了票价。不然每天乘地铁刷刷一趟就是十多块,心脏会流血。

然而,我最近得知一个新动向,相信大家也察觉了,八达通作为一种建立在交通设施之上的支付系统,近几个月来开始慢慢受到挑战。原因在于,微信和支付宝开始杀进来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在香港展开全面的支付大战。

为什么有点小兴奋。

作为一种支付方式的革新,电子支付在香港的发展,可以说是后发先至,虽然还没有成熟,但显然已经发力。相比起来,这几年新加坡、台湾、日本对电子支付的接受和应用程度都是比较低的,他们的选择还是相对比较狭隘的信用卡和现金支付。

电子支付在中国大陆最凶猛。现在出行用餐,打车可以用滴滴,买单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想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用过现金了,基本都感受不到付钱这一流程,感受不到金钱的流逝。唯一用到钞票的地方就是地铁卡充值吧。

这一点要提出批评!

所以现在,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全面覆盖大陆用户后,他们开始拓展新的领域,进军香港了。他们将要面对的对手,是在香港盘踞已久的,拥有坚实群众基础的,本土地头蛇:八达通。

大家一定想知道,这两家巨头的战线是如何推进的?

我们来看看。首先,去年8月腾讯先得到香港金管局颁发的首批支付牌照,于是,微信支付开始推出专门服务香港市民的:微信支付HK。此后,香港711便利店开始全线接入微信支付,商家自动结算港币,免去了充值八达通,找零等程序。

接着,今年9月26号,蚂蚁金服和长江和记开始合作共同运营香港版支付宝:支付宝HK,发展香港电子支付业务,同样支持港币结算。

同学们,路铺平了,就可以开始打仗了。

于是一个星期前,港铁罗湖站和落马洲站开始接受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买票。早年的八达通卡,就是从地铁公交开始运营壮大,现在微信和支付宝直接复制了八达通起家的路线,从交通领域开始。

作为香港的第二张身份证:八达通,它可以支持各种交通系统的支付以及日常小额消费。查一查报告,目前香港市面上流通的八达通有3300万张,当然了,有2000万张是到港或访港的旅客所购买。

在16-65岁年龄段的人群中,99%的人有八达通卡,平均每天的交易是1400万笔。全香港接受八达通卡的零售店超过2万家。香港弹丸之地,如此规模,可以说是霸主了。

然而从现在开始,八达通可以适当地紧张了。不知道支付宝微信接入以后,八达通的主场优势还能维持多久。

外地的支付工具在进入一个新的地区时,必然会有一些壁垒。比如支付宝是依托淘宝零售来打天下的,香港的电商市场不知能打开多少,还好他们有独立的支付应用。

然而微信支付的问题,他们依托的是社交工具,香港的主要社交软件是Whatsapp,Line,能不能把这部分市场抢过去,再发展支付,不好说。

话说回来,如果支付能成功,也许会为微信的社交市场倒不少流,只是如果没有抢去社交市场,支付的江湖该如何打开?

说到底,简直就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