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万,诠释“冗余式安全”

22万,诠释“冗余式安全”
2023年12月22日 16:15 长安街知事

12月15日,一汽-大众ID.7 VIZZION以227777元至262777元的价格正式杀入国内纯电动车市场。同步,一汽-大众为新车推出了包括随心礼(送7000 ID.点券)、先享礼(装备升级/保险补贴)、交付礼、充电礼、会员礼、流量礼(首任车主终身免流量)、保障礼(8年或16万公里三电质保、3年或10万公里整车质保)等在内的多项权益。

ID.7作为一汽-大众积极转型新能源的最新力作,引来行业瞩目,也让人重新审视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现状。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区别于此前重点关注“智能化”的功能设计,消费者理念开始从先锋尝鲜向务实理性转变。这其中,“安全”这一汽车的传统价值,正在被愈发重视起来——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说,安全代表了其根本的责任心,生产出的每一款车型,都应将用户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新能源车不断发展,安全理念也在原有的主、被动安全基础上,得到了多方面拓展。但随着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增大,有的车企为了抢占新品推出的先机,压缩产品的验证周期和安全成本。

这时候,有着深厚造车实力的企业,却始终坚守着安全底线 ,保有对用户安全的敬畏之心。一汽-大众在积极稳步推进新能源转型的同时,就始终以最高安全标准作为准绳。

真功夫用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

一辆新车在被送到销售中心的时候,消费者看到的是靓丽的外观、内饰设计,体验到的是车辆各种功能和驾驶质感。但在用户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设计阶段、验证阶段、制造阶段,更能真正体现出一家企业强大的责任心。

ID.7 VIZZION出厂之前,在一汽-大众位于长春的研发试验室中,将经历各种各样的高标准安全试验。其中许多试验的标准均超出国家标准,工况覆盖更全面,比用户实际遇到的场景更严苛。相比之下,国内许多车企在开发阶段,往往会“跳过”许多验证试验,或者仅按照较低标准完成验证。

比如一汽-大众的整车水管理试验,分为整车淋雨和整车冷冻两个部分。前者可以模拟在日常使用中遇到的从小雨到超大暴雨环境,极限测试雨量更是超过38毫米/分,整个试验不仅做到对全车无死角极限喷淋测试,且淋雨时长达到1600分钟;后者则是模拟冻雨、霜冻、冬季洗车等多个低温场景,仅冻雨试验过程就持续8个小时,整车表面冰层厚度达到2毫米。在无所不用其极地多番“折腾”之后,一汽-大众就是要确保ID.7 VIZZION在交到用户手中后,无论遇到怎样的降雨天气或者低温天气,都可以安全可靠的使用。

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安全问题,一汽-大众却为此下足了功夫,进行了反复的安全验证。最典型的如电磁安全问题。目前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可能存在复杂的电磁场环境,可能造成安全隐患。而对于汽车来说,强大的电磁场极易对车辆电子电器部件造成影响甚至损坏,进而影响行车安全。为此,一汽-大众特别成立了电磁兼容测试中心,通过模拟实际电场和磁场,来评估ID.7 VIZZION的辐射抗扰、脉冲和抗静电能力,以保障车上电子电器部件的电磁兼容性均达到行业超高标准,而国内其他汽车厂商几乎不会去做同类验证。

延续大众安全基因

所有在设计和验证环节所下的苦心,最终都将体现在产品上。在长春研发基地经过了一系列的“摸爬滚打”之后,ID.7 VIZZION将“三电”安全、车身安全、驾驶安全、隐私安全等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又提升了一个标准等级。

对于纯电动车用户来说,“三电”安全更受关注。一汽-大众深知这一点,因此ID.7 VIZZION对每个电芯都进行了100%监测,单个电芯的控制参数超过6800个,且每个参数均比行业标准至少高出10%。新车还采用“铠甲电池”壳体机构,在抵御来自外界撞击的同时,还能够防范来自电池内部的起火风险。

在长春一汽-大众新能源中心,ID.7 VIZZION从电芯、模组到电池包,共计进行过多达436项全场景路况测试,验证电池安全。在针对电池及充电系统展开的试验中,电池整包测试项目184项,涵盖热扩散、火烧、浸没式温度冲击、盐雾、机械振动等;电芯/模组试验共计99项,涵盖针刺、挤压、循化老化、湿度试验、冲击等;充电系统试验67项,涵盖整车直流充电兼容性、充电机低压供电功能测试等。

上述每一项试验,不仅符合国家标准,更要通过更高的一汽-大众标准的评判,以保障使用工况下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比如针对电池整包的盐雾腐蚀试验,国标测试方法为每天进行8个小时5%盐溶液盐雾喷洒,测试时间为6天,累积盐雾时间为48小时即可,这也是行业内大多数厂商所采用的。一汽-大众遵循更为严苛的VW测试方法,在高温下持续进行720小时盐雾不间断喷洒,且叠加42天零下40℃-零上70℃、相对湿度80%-100%的复杂腐蚀环境。

在传统的优势项目——车身安全方面,ID.7 VIZZION同样延续了一汽-大众在安全方面的品牌基因。新车严格按照C-NCAP五星和C-IASI Good标准设计研发,历经73次整车碰撞试验,整个试验过程耗费了32辆新车,可以说是用“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

ID.7 VIZZION采用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高强度及超高强度钢占比高达 81%,车身扭转刚度超过46100牛米/度;独有的“三明治”门槛结构采用双层热成型钢与蜂窝铝加强梁,可承载110吨冲击力,远超行业水平;2000兆帕超高强度热成型钢地板横梁,强度媲美航母级材料,为车身及电池提供了多重防护。

合资品牌加速回归新能源车主流市场

在新能源发展大潮中,合资汽车品牌曾因为面临 “大象转身”问题,整体起步慢于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不过在近几年的你追我赶中,众多车企渐渐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可以预见的是,消费者对主流合资品牌的信任度将有所提升,甚至超过目前炙手可热的新势力品牌。原因就在于虽然部分新势力品牌会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做宣传,但相较于一汽-大众这样的主流合资品牌,始终缺乏严格的体系标准。换句话说,主流合资品牌的用户数量是以千万级计算的,在造车这件事上,他们所拥有的积淀要远远超过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

在安全品质保障、服务体系、企业责任心方面,主流合资品牌值得信任。毕竟谁也不愿意花二三十万元买一辆车,却要时刻担心出现各种各样的品质问题,甚至担心相关车企有一天会退出市场。

同时,主流合资品牌也在迅速读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全新需求,面对年轻化、智能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看到大刀阔斧的变革正在这些厂商中进行。从2021年开始,由ID.4 CROZZ和ID.6 CROZZ 组成的一汽-大众纯电家族就横空出世。凭借MEB平台、E3架构的电动技术优势和完善的服务体系,一汽-大众迅速成为首家新能源销量达成10万辆+的合资品牌。

可以说,在竞争激烈、内卷严重的20万-30万元纯电动车市场,极具竞争力的合资新能源产品来了。凭借对用户安全的足够敬畏,和对品质可靠性的始终追求,一汽-大众所坚守的“初心”也将得到用户认可。消费者也将用自己的实际选择来做出投票,让ID.7 VIZZION交出一份合格的市场答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