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教授”害了陈春花

“网红教授”害了陈春花
2022年08月04日 15:07 增长研习社

马斯克曾经说过:我讨厌营销。

他认为,营销不过是“想办法将产品卖一个自己配不上的价格”。

毋庸置疑,陈春花老师应该是最近一些年营销做的最好的商业顾问/管理学者,在正和岛上的私塾产品可以卖到198万/人,商业演讲价格也是几十万一天,其团队成员带着春花老师的视频课程加自己的解读(春花老师不出现),也可以做到10万一天——这在常规企业培训市场已经是top级老师的价格。

任何行业都有这个行业的金线,我称之为“专业审美”,外行可能看不出来,也不懂,内行一眼便知。若让我做一个判定,春花老师的内容有没有价值?有。值不值这个价?基本不值。

为什么是基本不值,而不是干净利索地说不值?因为商业认知的定价维度非常复杂,并不由这个认知的内容本身决定。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价值千差万别。

同样一句话,说给不同的人,同样价值千差万别。

分量足够的人,在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讲出某个商业认知,才能对企业产生最大的价值。

相同的商业认知,针对1个亿的公司,10个亿的公司,100个亿的公司,结果定然不同。

所以,商业认知的合理定价,主要不是来自这个认知本身,而是它产生影响的过程。否则,你不能解释为什么一本融合了作者知识精华的书只卖几十块钱,而他到企业里讲课,类似的内容就要卖到几万块甚至十几万。

tcl的李东生在混沌讲过一门课程,他着重提到了咨询公司对企业的作用。在TCL从1000亿涨到2000亿规模的过程中,有多家咨询公司参与其中,李董非常认可他们的价值。也鼓励他们的二级公司使用咨询公司,但二级公司不舍得1000万咨询费,李董自己先付了,如果觉得有价值,第二年你们再继续请。

我有一个看法,如果企业把咨询费当做了成本,那就不要请咨询顾问,天天心疼那个钱,自己情绪也不自由。如果把咨询费当做了投资,是请高人一起博一个跃迁,那就给够钱,用好他们。

春花老师没有走这条路,她是一个网红。

网红有什么问题?问题大了。网红顾问最大的问题在于将自己变成了一,而不是客户价值是一。

网红的聚集效应必然导致两个结果,第一,让自己变得更值钱一些,而不是给客户产生的价值更大一些。第二,会自然不自然地做很多保持自己网红位置的事情。拜访了任正非之后,春花老师很快写了一篇文章,明白人一眼便知,里面有很多春秋笔法,默默地抬高了自己,只是并不过分。后来网上那1万多篇据说来自盗版集团的营销文章,手法低端恶心了很多,但大方向还是与第一篇成文保持了一致的。

再有,在网红逻辑之下,春花老师无比勤奋,每天都会写作,做输出,这样可以维持自己的曝光度。其实春花老师年纪并不是很大,著作竟能达到30多本!我是想象不到怎么做到的。这种产出频率必然会出现对商业研究不够深刻、片汤话来回讲、点到为止、正确的废话等等现象。

这也是我说春花老师的内容基本不值现在这个价的另外一个原因。

但这显然,也不是华为怒怼陈老师及她从北大辞职的直接原因。这么远的因果关系没有价值。

我这是跟风来踩一脚现在已经很倒霉的春花老师吗?并不是,其实我更想对陈老师未来的研究工作表达钦佩。放下网红光环,也许真能沉下心去做出好的东西,未来东山再起也未可知。如果在商业研究上需要提供某种帮助,我也义不容辞。

这是一个更好的故事。

对于春花老师文章里对“东方管理学”的表述。我是有类似感受的,过去的商学院和企业界学习的商业认知大都来自西方(以美国为主),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家的企业做得好,理论和思想自然有信服力。

教员在《实践论》里说过,实践是第一位的。从实践当中获取感性认知,再由感性认知抽象出理性认知,用理性认知去指导实践,根据实践反馈来调整理性认知。

过去我们没有好的商业实践,所以也没有领先的商业思想和理论。而现在,中国的好公司成批出现,如春花老师提到的一直观察的华为、联想、海尔、TCL等等,还有最近几年出现的阿里、腾讯、字节、美团……等等。

中国实现大国复兴,GDP反应的只是显性曲线,隐形曲线是思想和文化的输出。什么时候世界上都以看中国电影为时髦,以研究中国文学代表有文化,以批量的中国企业作为商业研究对象,我们才真的强大了。

随着中国商业实践的崛起,必然也会有中国的德鲁克、迈克尔波特、克里斯坦森和彼得圣吉。春花老师是最有机会的几个人之一,惊雷之下明心见性,也许是一个更好的开始。

祝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