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跑路了,钱放哪才安全?

P2P跑路了,钱放哪才安全?
2018年07月16日 09:55 小雨伞保险经纪

近日出现了一个热词“P2P”,

而且还总和“爆雷”“跑路”这种词一起出现。

上百万投资者血本无归呀!

这不,孩子上学的钱没了,

借来的50万没了,

养老的钱也没了.....

一、钱怎么一夜之间没了?

老百姓(普通投资者)的钱没了,就连“拿回本钱”的机会都十分渺茫,这种受害面积达几百万用户的“大崩盘”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来看看。

1. P2P是什么?

P2P(“peer-to-peer”的缩写),是近几年涌现出的新型金融产品,一般翻译为“点对点”借贷。通过P2P平台,借贷双方可以快速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交易,门槛低而且操作便捷。通过下图我们不难看出,P2P就像借贷双方之间的一个中间商。

2. 什么导致了P2P的“大崩盘”?

事物都有两面性,门槛低收益又高,自然风险也高,这一点是很多投资者所忽略的。

近期网络爆出,从6月19日~6月27日的一周时间内,全国有42家平台接连宣布歇业被公安部门查处。轰动全国投资人的还有四大高返P2P平台全部"爆雷",即钱宝网、雅堂金融、唐小僧、联璧金融。

为什么灾难来的如此突然?小编总结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引起的:

① 监管变严了,平台利润缩水了

而大部分投资者认为发生这种“灾难性”的行业洗牌现象,主要是因为监管力度加大。

早在2016年以前,P2P行业基本处于“无监管、无规则、无门槛”的三无状态。而如今随着P2P市场的壮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相关部门肯定得出来管管行业秩序,那么这些监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限制了一些不规范或者虚高的谋利行为,自然直接影响了P2P平台的收益情况

② 投资人纷纷提现,平台兑付压力大

6月下旬以来,行业“雷”声滚滚,投资人普遍恐慌,投资到期不再续投、将自己在平台的钱进行提现

而部分平台存在假标(借出的资金项目不真实存在)等不正当操作,当投资者大量集中提现时,导致平台兑付压力巨大(平台拿不出这么多钱给投资者),所以这些平台才不得不选择清盘或跑路。

二、管钱有道,钱才能生钱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其实理财管钱,也不是说一定要投个高收益产品才算理财。正确的理财打开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五步:

1. 梳理自己的资产

资产可不是身上有多少现金、银行有多少存款这么简单。像房子、车子这种固定资产;公积金账户、保险账户等都是资产组成的其中一部分。当然,还有一些隐性的资产如健康的资产,也是可以进行合理的梳理的。

梳理之后才能清楚知道自己或者家庭,每笔钱都应该花在哪、怎么花,有了这步才能更好地确定自己理财的需求。

2. 确定自己的需求

这和买东西一样,当你明确清楚自己的需求,就能一定程度避免冲动消费。

而根据人生所处阶段来判断理财管钱地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单身时期的理财目标可能就是存笔钱买房买车娶老婆、或者实现环游世界等梦想,所以此时能比较接受风险更大的投资行为;而成家之后的需求可能更多的是钱生钱,保本同时获得收益,偏稳健型投资。

3. 学习理财基础知识

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特别是在深奥难懂的金融市场,专业的理财知识不是人人都能弄懂的。但基础的理财知识还是人人必备的,这样才有基本的辨别能力,不被忽悠。

如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所说,“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如果有点基础理财知识,对于收益率较高的产品就不会盲目跟风,而会谨慎对待、预知风险。

4. 不懂投资,不要随便碰

不懂投资的门门道道,进入投资市场,就容易被当韭菜收割了。此次P2P的大崩盘事件也是一次深刻的警醒。

虽说很多投资行为都能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收益和风险成正比,盲目跟风容易导致“血本无归”。

在自己可理解的范围内,将资产根据需求分不同篮子投放,分散风险,则是一个较明智的选择。

5. 低风险投资也能投的巧

在各类低风险投资中,短期存款、货币基金、保险等都是大家常见的选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