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聊聊。
我刷视频时,刷到了一位应届生面试受挫后自述。
这位妹妹投出了大量简历,都石沉大海。
挺不容易争取到了一个三大运营商的无领导面试,到了现场,自己因为紧张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了。
很受挫,觉得自己没用。
“大家学历都还可以,跟我同一组的还有清华博士。”
然后就很困惑:
“211这个身份从来没给自己带来过好处,自己在就业中究竟是怎样的定位?”
...
看这段视频,就感觉看到了以前的自己。
我刚毕业时候也是这样。
很容易有这种迷茫,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认知,也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价,去找什么工作。
但毫无疑问——现在就业环境更难了。
一
这位应届生妹妹的视频,让我关注到了一个很细小的点:
她还有一条防线。
也就是她的爸妈。
这位女生说:“爸爸妈妈可以帮我,然后我可以在北京定居”
当然,是她找到工作、拿到户口的前提下。
说明她家里条件应该还可以。
自身虽然迷茫,但应当没有生存危机。
为啥会注意到这个呢?
现在是「就业冰河期」,一个现象挺普遍:
有非常多年轻人,靠父母资助与补贴生活。
父母除了金钱资助,也在帮自己孩子找工作。
比如,类似于「全职儿女」的叫法也流行起来。
尤其对于一些养老金破万的老人来说,有能力,也有意愿扶养自己儿女;
儿女没有好的机会,先照顾自己父母,打扫做饭。
似乎顺其自然了。
这只是一种情形。
我前段时间讲过一个洗车经历。
我去洗车店时,是一个斯斯文文戴眼镜的年轻男生帮我洗的。
他是洗车店老板的孩子。
男生刚本科毕业不太久,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就临时先帮家里洗车了。
我猜,洗车店的顾客和生意是很稳定的,多个帮手不能多一份收入。
只能说是家长给孩子临时找份事,不饿肚子。
...
「逆城市化」的情形似乎也变得多了——离开大型城市,回到小城市OR乡下。
我看了一个叫@龙腾虎跃的博主。
他26岁在哈尔滨创业失败,赔光了爸爸的家底。
回到老家乡下后,因为父亲是兽医,就靠着记录父亲“给牛打针,出诊,接生”,意外成为了大网红。
博主自嘲——
“兜兜转转靠自己的爹赚钱了”
我那天分享我失业的高管朋友,有的读者就说了:
“她无非是靠时代红利赚了钱,现在只有「时代黑利」了”
有道理,现在好的工作,实在是不那么容易找了。
靠父母算是一种无奈,但现实的解决方案。
二
当然,有些父母实力非常强劲,兜底能力很强。
前段时间沙白白很火,这位女生得了红狼斑疮,前往瑞士选择了以安乐死的方式离开人世。
我当时有个关注点是她的爸爸。
仅探讨经济因素。
沙白白爸爸把自己在上海的房子,还有钱财,都拿出来了给沙白白创业和使用。
老父亲说:
“我们留给她的财产,她就算不工作也可以笃笃定定过后半辈子。”
只可惜...
可能如何扶养子女,也是一种智慧。
有的人除了钱物之外,也要把财商理念一并传递给子女。
比如我这边有位读者,很坚决地要用收息的理念——
促使股票成本归0。
把股票做成永续资产,保护孩子的一生。
孩子以后不卖股,吃分红。
这笔分红可以是孩子不想工作时的“fuck you money”,也可以是孩子激进投机的资金。
读者这种做法挺少见,很决绝。
但我见过有这么做的案例。
之前看到有人发贴分享,父母把一个拥有3只股票的组合给到了自己。
也是要求他不许卖股票,只准吃分红。
可惜,我找不到这个贴子了。
看到那3只股票时,我不仅会心一笑,因为恰好也在我的组合中。
又比如前段时间:亿元保单真实事件
一个富人买了1亿年金险,孩子年年能领本金的3%——每年领300万元。
一直领到去世为止。戳此回看
我感受是,这位富人爸爸,真是把孩子一辈子都给安排妥当了。
这样的话题,容易陷入价值观讨论。
有的人会说:
“年轻人应该靠自己,不应该靠父母。”
但是呢,经济周期不容忽视。
我研究了一下日本「就业冰河期」。
与大家想象的不一样,日本经济泡沫大约是1990年代初破灭,但真正的就业难,晚了几年才出现。
其中「超级冰河期」,是2000-2004这五年。
这几年的毕业生——
每两个大学生,只有一个才能找到正式工作。
大家流行说“只要有工作就好”,不管怎样先找份工作干起来。
哪怕是工作,大多数也属于派遣性工作,灵活用工。
很累,收入不稳定。
也有挺多日本年轻人回到乡下,回到小城市。因为生活成本更低,更容易立足。
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形容:
“年轻人们也纷纷变得“食草化”、“低欲望”
不消费,不结婚,不生子...对于人生,尽可能地不负债。
...
当然,这两年日本就业开始明显复苏,应届生找工作变得容易,人手都能一个或几个offer。
日本股市,也能重新看到年轻人入市的景象。
似乎日本的境况在好转了。
但可惜的是——冰河期就业的年轻人们,因为第一步错失机会,职业成长性不连续。
职业已经深深地受到了影响。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