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退市阵容扩大,专家呼吁投资者更关注企业内在价值
在新三板步入万家时代之后,“有进有出”逐渐成为市场常态,2017年新三板退市企业数量明显增长,退市率快速上升。
全国股转公司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新三板2017年已有超过600家企业退市,相比之下2016年全年新三板退市企业仅56家。联讯证券统计数据指出,2017年新三板退市率已经从年初的1%快速上升至当前的5.7%,已经逐渐接近了欧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退市率水平,2017年全年摘牌退市企业数量有望突破650家。
“从摘牌原因来看,除却因IPO及被并购之外,业绩变动、融资需要、公司发生重大变动、监管处罚等也是企业选择退市的重要诱因,2018年新三板退市率将会继续上升。”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组组长彭海认为,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因摘牌回购而引发的纠纷矛盾,在筛选投资标的时应更加关注新三板企业的内在投资价值。
1逾600家企业退市退市企业分化明显
2017年12月12日,雄鹰教育等4家新三板企业从新三板退市——这仅仅是2017年新三板退市企业的一个缩影。
截至12月12日,新三板2017年已有超过600家企业选择从新三板退市,而2016年这一数字仅有56家。从目前的退市企业数量和挂牌企业总量对比来看,新三板退市率已经从2017年初的1%快速上升至当前的5.7%,已经逐渐接近了欧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退市率水平。联讯证券预测,2017年全年摘牌退市企业数量有望突破650家。
从挂牌时间来看,2017年退市的企业中仅有不到20%退市日距离挂牌日不足1年时间,退市企业中挂牌时间超过1年的有342家,超过两年的有119家。联讯证券分析认为,今年摘牌退市的新三板企业少了一些盲目性,更多的是挂牌周期较长、资格较老的企业有计划、有目的的退出市场。
从企业层级、融资、市值和盈利状况来看,退市企业分化差异明显。
联讯证券研究指出,2017年退市企业中有42家企业入围2017年创新层,22家企业连续两年入围创新层。从业绩来看,退市企业中净利润在3000万以上的有187家,其中近百家选择IPO,超过30家被并购,相比之下还有83家退市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从融资情况来看,半数以上的退市企业从未融过资,相比之下有71家退市企业在新三板融资额累计超过1亿元,其中景域文化的累计融资额超过了10亿元;从企业市值情况来看,退市前最新总市值超过10亿元的有69家,其中酒仙网、新产业和安控科技三家的总市值均过了100亿元。
“相当一部分退市企业曾是新三板市场上的宠儿,这些企业的离开的确是新三板的损失。但同时,但也有更多质地一般甚至无人问津的企业离开新三板。”彭海指出,新三板退市潮可谓“泥沙俱下”,洗掉了计划清除的糟粕,却也带走了无法挽留的精华。
相比较而言,哪些领域企业退市意愿更强,哪些更愿意扎根新三板?联讯证券研究发现,电力热力行业、教育行业、汽车制造业、纺织服装、农副食品加工业、零售业等退市企业比例较高,饮料行业、保险业、体育行业、商务服务业退市企业比例较低。
以教育行业为例,教育企业看到了资本对行业的关注和重要作用,有意识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实现自己快速发展的目标,由于教育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适合在新三板市场发展,新三板市场已形成了庞大的教育产业集群。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影响,新三板资本功能渐弱,教育企业融资增发目标不容易实现,再加上新三板流动性不足,教育企业难以享受估值溢价。对于部分优质的教育企业,新三板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未来转板A股市场可以实现更大的发展目标。因此教育企业摘牌数量较多,退市率较高也是比较正常的结果。
体育行业与教育行业相似,近年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众多中小微体育企业从原来的默默无闻开始崛起,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这些中小微体育企业来说,盈利能力普遍偏弱,尚未诞生行业龙头,IPO之路还很遥远,被上市公司收购也鲜有先例,登陆并留在新三板成为他们接触资本市场的重要方式。
2六大因素诱发企业退市投资者更应关注内在价值
企业频频出走新三板究竟为哪般?联讯证券认为,IPO和并购是新三板企业退市最重要的两个原因,除此之外,业绩变动、融资需要、公司发生重大变动、监管处罚等也是企业选择退市的重要诱因。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IPO审核持续提速,尽管最近新三板企业IPO频频出现被否的案例,但总体而言2017年新三板已有超过20家企业IPO通过创下历年之最。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院统计,截至2017年11月17日,有153家新三板企业的摘牌与IPO上市有关,这一数量远高于因其他可见原因选择摘牌退市的企业。
尽管根据全国股转公司有关规定,新三板企业可以先暂停转让待到IPO通过再选择摘牌,然而越来越多有IPO意向的企业会提前选择暂停转让,并将交易方式由做市转让变更为协议转让,然后进行摘牌。
究其原因,联讯证券认为首先是近几年新三板市场行情低迷,企业融资环境不畅,二级市场流动性无法得到改善,企业估值不断缩水;其次拟新三板IPO企业在挂牌期间难免出现及时必须披露半年报、年报等,这些强制披露的内容存在时间节点的限制,IPO的申报工作不是很灵活,也可能因信披违规被罚加大IPO成功过会的风险;另一重要影响因素便是“三类股东”(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由于至今监管层仍未明确三类股东的具体清理路径,多数拟IPO企业会选择退市后通过工商登记转让完成清理,而目前尚未有携“三类股东”企业成功过会的案例。
被并购是新三板企业退市的第二大原因。东方财富Choice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对新三板企业发起的并购案例已经超过160起,创历史新高。而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院统计,截至2017年11月17日,有98家新三板企业的摘牌与并购有关。
对于退市原因,联讯证券认为主要是由于交易需要和法律限制,被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收购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常常需要变更公司形式并终止挂牌,此外也有新三板公司通过退市成为有限责任公司再择机去寻觅收购方,部分收购方还将企业主动退市作为并购的先决条件。
不过联讯证券提醒,尽管绝大多数完成收购已并表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明显,但如果新三板企业提前退市,则势必将交易谈判的主动权交给上市公司,如若上市公司决定终止收购事项,对新三板企业而言失败的成本更大。
除了上述两个因素之外,企业退市的原因与公司业绩变动、融资需求、公司发生重大变动、受到监管处罚有关系。例如,对于业绩持续大幅下滑的企业而言,无缘IPO和融资的同时还要承担挂牌和督导费用,继续挂牌新三板便无太大意义和价值;对有的企业而言,在新三板上融资受限或遭遇困难,亦或是融资目的已经达到,也会选择从新三板退市。
彭海指出,随着退市公司在增多,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成为了重要的工作事项,然而如何衡量中小股东和回购方的利益,仍是摆在众多拟退市企业和监管层面前的一个难题。
彭海建议,在2018年退市企业数量仍将维持较高水平的背景下,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尽早回避那些有退市意向的问题企业,避免出现因摘牌回购而引发的纠纷矛盾,还应更加关注新三板企业的内在投资价值,着眼于盈利能力优异、成长性突出、流动性较好的优质新三板企业,特别是创新层中标准一(盈利能力)、标准二(成长能力)的股票。此外,要谨慎参与因筹划IPO转板而退市的股票,注意投资风险。
文丨来源:中国网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