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首富巨额减持套现,吓懵近万股民!东鹏特饮不讲武德

汕尾首富巨额减持套现,吓懵近万股民!东鹏特饮不讲武德
2023年06月01日 14:55 正商参阅微博

汕尾首富巨额减持套现,吓懵近万股民!

一纸减持公告把千亿饮料巨头东鹏饮料送上热搜,公告显示:东鹏饮料(605499.sh)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十几人计划联合减持不超过8.94%股份。

这批股份都是公司首次发行的股份,在前一天刚刚得到解禁。 这吃相……你们索性把公司都卖给股民们得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表示,东鹏特饮的广告词可以改了:困了、累了,就减持东鹏特饮!

解禁即减持

二级市场高位清仓式减持并不罕见,东鹏饮料的这次减持还是吓懵了不少股民,因为减持涉及13名股东(其中包括多名董监高),资金规模颇为巨大。

此次计划减持主体分为三类,一是公司实控人林木勤及其子林煜鹏、部分经销商和早期核心员工的持股平台鲲鹏投资;第二类是林木勤和员工的持股平台东鹏远道、东鹏致远和东鹏致诚;第三类是2019年IPO前,以5.72元/股价格认购增发股份的蔡运生、李达文等公司董监高。

据公告披露,上述减持股东合计持有东鹏饮料14.8622%的股份,砍掉8.94%,这个减持比例,市场和小股东如何能淡定?按东鹏饮料当天的收盘价167.3元/股计算,减持总金额约为60亿元。

减持的理由相当统一:自身资金需求。

时间上也颇为急切,集中减持前一天,东鹏饮料才完成上市以来第二次解禁,解禁数量8326.09万股,解禁市值144.03亿。妥妥的到期就变现!

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司所发公告主要是根据相关规定来执行,最终股东减持与否、减持数量到底多少并不一定按公告的最大数执行。实际减持数额不一定按计划执行……说这话纯纯恶心人来着?

这种清仓式减持对东鹏饮料的股东而言不是第一次了。

去年5月,东鹏饮料的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持有约9%股份,上市流通即发布减持计划,并在今年1月再度计划减持不超过6%的股份,算上这次已经发布三次减持计划了。若该计划完全实施,君正投资年内也将“套现”超过30亿元。

一年之内,东鹏饮料的股东们预估将套现近百亿市值!这显然是个令股民们惊愕的数字。

其最新市值,也已较历史最高点跌去4成。回到东鹏饮料的发展及业绩上,我们或许能找到原因。

林木勤的造富神话

把东鹏饮料做到千亿市值的人叫林木勤,和谢国民、李嘉诚、马化腾他们一样,是潮汕商人。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林木勤做过工厂技术员、饮料公司的部门经理、红牛代工厂的厂长,1997年,有多年饮料行业经验的他进入了还是国企的东鹏实业(东鹏饮料前身)。

2003年,东鹏实业这家濒临破产的深圳国企,被以林木勤为核心的20名员工,以253.66万元受让100%产权。完成改制后,通过几次股权转让和增资,林木勤成为了东鹏饮料的实际控制人。

2009年,东鹏饮料推出瓶装“东鹏特饮”。

东鹏特饮很长时间避免与红牛竞争,比如,东鹏特饮用瓶装代替;其次是定位中低端,红牛卖6元一罐,它就卖3.5元一瓶。还被扣上了“山寨红牛”、“仿版红牛”的帽子。

2013年,东鹏特饮请到了谢霆锋做代言人,当时的口号是,“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这条广告语一定不陌生。

这之后,东鹏特饮迅速占有市场,逐渐走出本地,面向全国。

2015年后,红牛陷入“商标战”泥潭,东鹏特饮借机加大价格差异化的打法,并通过赞助世界杯、中超等体育赛事,大力营销,抢占了不少红牛的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5%左右增至2020年的15.4%,仅次于红牛。

精准适时的策略让东鹏特饮迅速崛起,上市前的2018-2020年里,东鹏特饮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0.3亿元、42.1亿元及49.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82%。同期,其净利润分别为2.16亿元、5.71亿元和8.12亿元,增长十分迅速。

2021年5月,东鹏饮料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功能饮料A股第一股,并收获15个涨停板。当年,林木勤家族以454亿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单》第84位,成为广州市第六大富豪,汕尾第一大富豪。

2021年上市后,东鹏饮料已经在注重讲新故事。

查阅其2022年财报,东鹏饮料实现营业收入85.05亿元,同比增长21.8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1亿元,同比增长20.75%。

看似业绩不错,但是对比2021年来看净利润增速46.9%来看,东鹏饮料2022年的营收增速接近腰斩,经历多年高速增长的东鹏饮料已然放慢了脚步。

今年5月16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质疑,东鹏饮料研发费率从2018年的0.72%降至2022年的0.51%,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是否存在过于重营销而轻研发的问题。

公司回应是,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典型的答非所问。

图源:东鹏饮料互动平台

实际上,从东鹏饮料发布的财务数据来看,东鹏饮料的确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的问题。目前,东鹏饮料披露出来的财务数据是从2017年到2022年的,这期间东鹏饮料累计实现了归母净利润45.28亿、累计支出销售费用65亿、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93亿。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资产成色方面,2022年东鹏饮料总负债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五成,达到68.05亿元,超过同期资产总额118.7亿的一半。资产负债率57.33%,飙升了近12个百分点。短期借款的高企直接导致东鹏特饮报告期内财务费用高达4104万,其中利息支出5268万,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才1481万。

图源: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

另外,据黑猫投诉平台信息显示,近日有多名消费者反映,东鹏特饮的有奖促销活动存在“bug”。有消协专家表示,如果商家未按所公布的奖项宣传去进行兑奖,或兑换数量远少于有奖销售前所承诺的奖品数量、中奖概率,则构成虚假宣传,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欺诈。

急需第二增长曲线

东鹏饮料最受外界诟病的一点是过于依仗核心单品东鹏特饮。

其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东鹏特饮”品牌,东鹏特饮带来收入为81.7亿元,占比总收入的96.24%,其他饮料收入占比为3.76%。2022年,东鹏特饮在市场销售量占比由2021年的31.70%上升至了36.70%。今年一季度,东鹏特饮的营收占比也高达95.76%。

“一只脚走路”的特性愈发明显。

不过从数据来看,东鹏特饮的大单品天花板仍有距离。公开信息显示,行业老大中国红牛能达到200亿销售额,以此作为参照,东鹏特饮的体量还不到红牛的一半。

在资本市场,有承德露露、养元饮品、汇源果汁等前辈的前车之鉴,携单一产品上市,短期都是受追捧的资本明星。但迫于行业环境、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大单品很难做出持久支撑,三者都陷入到业绩下滑、转型困难的窘境,股价风光已然不再。

图源:东鹏饮料集团官网

为了开拓第二增长曲线,东鹏饮料推出了气泡水东鹏0糖特饮和一款咖啡产品东鹏大咖,2022年,东鹏希望攀上新式茶饮风头,推出生榨油柑汁,主打“大餐喝油柑,嗨吃无负担”;今年进军电解质饮料赛道,推出东鹏补水啦。虽然每一款新品都有合理的逻辑,但似乎都在追风口,而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的声量至今仍然有限,和东鹏特饮相去甚远,始终缺少一个除东鹏特饮以外的营收增长线。

除了大单品依赖之外,东鹏饮料的市场销售区域高度集中在广东,整体呈“南强北弱”的局面,虽然全国化推广步伐在加快,广东市场的比重在逐年降低,但在2021年仍达到45.85%,没有形成全国性的消费认知。

销售模式上也过度依赖经销商渠道,经销渠道的收入占公司营收比重始终保持在九成以上。

可谓在产品、销售模式、销售市场上,都将“专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如今,股东们纷纷减持,到期便套现,林氏家族成员以及陈氏家族成员皆在其中。如林木勤、林煜鹏、陈焕明、陈韦鸣等,皆是受益者,其他的多是公司元老级人物,难免让质疑声更重。

大举造富的财富盛宴背后,东鹏饮料是否太着急了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