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价格大跌,燕郊首富生意难做

牛肉价格大跌,燕郊首富生意难做
2024年06月21日 18:38 正商参阅微博

“牛肉自由来得猝不及防!”

在鸡鸭鱼肉等国民级的肉类之中,牛肉本是价格最坚挺的存在,但从2023年开始,价格却连连暴跌。

原本从50、60元一斤的牛肉,眼下已经降至了30多元一斤。

有人欢喜有人愁,消费者喜闻乐见,有些企业家却犯难了,这波降价潮直接波及到了燕郊首富李福成的生意

李家的福成股份(600965.SH)于2004年上市,是A股市场第一家以养牛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经历持续多年的业务转型之后,还是没能让李首富省心吶!

01

消费者们借着牛肉价格下降实现“牛肉自由”,涉足肉牛养殖的企业却叫苦不迭。

牛肉价格下行在去年就表现出来,福成股份(600965.SH)曾在年报中表示,2023年国内活牛及牛肉价格走低,不少肉牛育种养殖参与者亏损严重。

福成股份还承认,去年公司的肉牛销售增收不增利,实现利润相比2022年大幅减少。年报显示,去年福成股份的畜牧业业务毛利率确实减少了44.96个百分点。

进入2024年,情况仍未好转,虽然上游养殖的周期性很明显,但此轮牛肉的降价潮持续时间和力度依然很罕见。

有投资者向福成股份(600965)提问, 今年以来,牛肉价格持续下降,对公司的业绩有何影响?公司回答:从去年开始,牛肉市场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不同程度影响公司了利润水平。

2024年6月全国牛肉平均批发价/图源:农业农村部

曾经贵价的牛肉,为什么变得卖不上价?业界普遍认为,影响因素包含几个方面:

一是前些年肉牛养殖效益较好,肉牛存栏增长较快,现在这些肉牛开始大量出栏。

二是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消费需求不旺,市场消费增速放缓,也对牛肉消费产生影响。

三是因为国内外价差一直存在,牛肉进口快速增加,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牛肉价格波动影响之大,甚至被关联到国际局势上,吓得华为都出来声明:“华为是国内最大的牛肉进口商”为谣言并强调主营业务仍然是通信技术领域,其它联想更纯属无稽之谈。

值得注意的是,肉牛养殖和屠宰业务这一业务,是李福成2021年才重启的,比起“养牛第一股”福成股份还有更一个鼎鼎大名的称号A股“殡葬第一股”,这块业务也是麻烦不断

不过,左手倒右手正是李福成的拿手好戏,这都动摇不了首富的根,李福成的商业帝国更是庞大的可怕。坊间传闻“半个燕郊都是李福成的”,李福成还得了一个绰号叫“李半城”。

02

作为三河燕郊开发区首富,李福成及其家族产业涵盖地产、物业、金融、酒店餐饮、娱乐、食品加工、殡葬等行业,也就是说,在燕郊,吃、喝、玩、乐、住,都可以包办,甚至死了还包埋。

福成商业帝国的名头,在当地非常响亮,李福成绝对算得上燕郊的传奇人物。但其出身却十分贫苦,是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放牛娃。

1986年,李福成贷款5000元买了7头牛,赚得第一桶金。

随着养牛规模越来越大,1994年,李福成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养牛状元”的称号。

拿着养牛赚来的钱,1998年,李福成创立福成股份,2004年又推动福成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上市之后,李福成开始扩张他的商业版图,首当其冲的就是运作关系疯狂拿地燕郊成片成片的玉米地,十几年后全变成高楼。

房地产的利润诱惑还是不够大。2013年上海福寿园上市,“雄鸡一声天下白”,令很多不务正业的商人看到赚死人钱的商机,于是纷纷效仿,利用死人来搜刮活着的人的血汗钱

燕郊首富李福成也不例外,他开始着手收购灵山宝塔陵园。

2014年7月,燕郊官场变动,李刚“落马”,8月多名官员被稽查,9月李福成年因“健康原因”辞去福成股份董事长一职明面上权力交接给儿子,但他还是实控人。

9月11日,福成股份宣布成功收购灵山宝塔陵园,摇身一变成了“A股第一殡葬股”。

2016年,李福成家族以身家66亿元第一次上榜“2016河北胡润富豪榜”,排名第九。

福成股份的殡葬业务也是相当暴利,2016年以来毛利率超过80%,直逼90%!相比房企不到10%的利润率,还是稳多了。

03

殡葬业务很快便贡献了福成股份的大部分盈利,与此相反,其肉牛业务却连续亏损,这个李福成赖以发家的起点,越来越“鸡肋”。

受高利润的诱惑,福成股份2018年宣布剥离老本行养牛业务,大力发展殡葬服务业务。花1.8亿获得湖南韶山天德福地陵园项目60%的股权,就是其跑马圈地的一大手笔。

但事实上,殡葬服务业并没有那么好赚钱。

收购而来的湖南天德福地项目,在业绩承诺的第一年就对赌失败,2019年扣非净利润-1180.24万元;第二年天德福地陵园扣非净利润为-580.34,依然未完成业绩承诺。

福成股份在梳理合同时发现猫腻,向三河市公安局进行报案,举报“原股东曾攀峰、曾馨槿涉嫌合同诈骗”,曾攀峰紧接着举报天德福地陵园经营负责人曾聪育伪造公司印章,非法签订合同。

一番立案调查后,福成股份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被公之于众。

在“天德福地陵园”拉垮的业绩下,福成股份的殡葬业务也被拖累,2018-2020年营收2.61亿元、1.85亿元、8238万元,持续下滑。

在业务转型3年后的2021年7月,福成股份重启肉牛养殖和屠宰业务,并于当年12月18日建成国内首个1万头牛的繁殖场。

李首富大概也没想到,继殡葬项目“踩雷”后,福成股份的养牛业务再次精准入了雷区。

福成股份刚刚进行了雄心勃勃地扩产,转头就遭遇了瓶颈。

据其公告,公司2023年投资6.5亿元左右扩大肉牛育种养殖规模。其中3亿元左右用于建设两个可容纳1万头牛规模的养牛场;3亿元左右用于采购约2万头活牛;5,000万元左右建立一个优质种牛培育中心。考虑到眼下的牛市行情,这两个万头养牛场,不知道会不会变成负累。

其压力也反映在业绩上,一季报报告期内,福成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2.33亿元,同比下降23.43%;归母净利润2318.64万元,同比下降60.60%。

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跌回归“养牛第一股”看起来更难了。

聪明如李首富,还是“老牛”失手了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