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业大王遭立案调查!其掌控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400亿,惨遭退市

木业大王遭立案调查!其掌控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400亿,惨遭退市
2021年02月23日 23:32 EMBA微金

图/图虫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ST宜生又摊上事了!

刚刚,*ST宜生发布公告称,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未按规定披露持股变动信息,证监会决定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绍喜、董事刘伟宏立案调查。

而就在昨天(22日),*ST宜生以0.52元为自己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画上了句号。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只昔日大牛股,曾在2015年创下5个月暴涨近3倍的佳绩,如今却将成为新规之下,首只“1元退市”的上市公司。

结局倒也不让人意外。

在连续跌停之前,1月29日,证监会公布了对*ST宜生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结论,调查显示,公司2016年-2019年的定期报告存在严重虚假记载,涉及虚构销售、虚增利润、伪造银行单据虚增存款,共计超过100亿元,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资金往来300余亿元。

面对这样的情况,最欲哭无泪的恐怕就是*ST宜生近6万的投资者了。

*ST宜生如何坠落至此?

这曾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

宜华系的实际控制人刘绍喜,在24岁时创办家具厂起家,又被称为“木业大王”。

2020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刘绍喜身家达75亿元。

按照公司官网介绍,宜华集团目前主营业务包括住居生活、医疗养老、地产酒店、资本金融。

宜华系旗下的上市公司包括2004年上市,主营木业家具生产销售的宜华生活,和2007年借壳上市,医疗健康板块的宜华健康,宜华健康的前身为宜华地产。

宜华生活上市,拉开了刘绍喜家族资本运作序幕,宜华健康的上市则显示出“宜华系”在资本市场上的长袖善舞。

这两家上市公司此后也成为刘绍喜家族的“吸金利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上市以来,宜华生活累计募资160.72亿元,其中直接融资100.12亿元,包括首发募资4.48亿元,股权再融资33.84亿元,配股 13.31亿元,定向增发20.54亿元,发债券融资61.80亿元。

上市第三年,宜华生活便发行2006年度短期融资券,融资3亿元,拉开了百亿直接融资的序幕。

2007年,宜华生活定向增发12.1亿元。同年宜华生活再发一期短融券(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3.8亿元。

此后,宜华生活的融资手段更加多样化。2009年,宜华生活发行公司债(简称“09宜华债”),共计融资10亿元。2010年,宜华生活再次定向增发,共计募资约8.44亿元。

两年后,宜华生活融资再度提速,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笔较大金额的直接融资落地,包括短融券、配股、公司债等。

在整个宜华集团顶峰时期,总资产高达850亿元,战略投资了近百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

而资本市场“如鱼得水”的背后,是投资者对宜华生活的追捧。

*ST宜生股价自2015年1月的6元/股左右开始快速上涨,5个月后收盘价最高涨到了23.4元/股,区间涨幅接近3倍。

然而,自2016年开始,其股价连续下跌。

更大的转折则发生在2020年4月,证监会对宜华生活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

5月,因2019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也由“宜华生活”变成“*ST宜生”。

10个月后,2021年1月29日,调查结论发布。

“现初步查实,宜华生活2016至2019年定期报告存在严重虚假记载。一是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销售额等方式虚增利润20余亿元;二是通过伪造银行单据等方式虚增银行存款80余亿元;三是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资金往来300余亿元。”证监会表示。

“宜华生活涉嫌财务造假,情节严重、金额巨大,造假涉及金额累计约400亿元。当前,国家对证券违法活动,尤其是对财务造假、欺诈等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方针。后续,不排除宜华生活及相关违规责任人会被采取顶格行政处罚+刑事追责+巨额民事赔偿的可能性。”北京时择律师事务所臧小丽律师表示。

而宜华健康情况也不容乐观,其最新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报告期内,宜华健康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亿-7.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4.83亿-6.83亿元。2019年巨亏15.72亿元之后,2020年再现亏损,宜华健康也走到退市边缘。

至于刘绍喜本人,也被反复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一群人想救也救不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ST宜生从2020年12月15日起,股价就曾经跌破了1元面值,一直跌到了0.76元。在此紧要关头,2020年12月24日,突然有一位自然人黄树龙出面,表示拟以部分要约方式收购公司6%的股份,以要约价格1.15元/股来算,所需资金1.02亿元。

公告显示,黄树龙为公司无关联第三方,在深圳市中金华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华业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担任法人代表,共对外投资了广东华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大不锈钢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资产规模约20亿元。

红星资本局曾就“要约收购”致电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表示,黄树龙本人知道公司存在退市的风险,但即使公司终止上市,也将继续完成本次要约收购。并且黄树龙还缴纳了不低于20%的履约保证金,共计2050万元。可见其出手“拯救”公司的决心。

随后*ST宜生股价快速反弹,并重新回到1元以上。在此期间公司多名高管也紧急回购股份展开自救,如公司副总经理兼董秘刘伟宏、财务总监周天谋、公司副总经理黄泽群等人先后加入增持队伍。

截至1月18日,刘伟宏累计增持3次,共110万股,参考市值110.73万元;周天谋累计增持4次,共129.13万股,参考市值129.76万元;黄泽群增持1次48.53万股,参考市值49.99万元。三人累计增持287.66万股,参考市值290.48万元。

虽然自然人黄树龙要约收购的条件很诱人,公司一众高管的自救也很努力,但还是于事无补。

370多名投资者欲索赔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ST宜生股东人数为5.9万。

“目前已有370余名投资者在我们这里办理维权登记,从初步掌握的情况看,*ST宜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大规模的投资者诉讼,预计最终的索赔人数和索赔金额将非常惊人。”代理投资者诉讼的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对记者介绍。

2020年12月31日,上交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以下统称“退市新规”),其中退市新规将原来的面值退市指标修改为“1元退市”指标。

2021年1月19日至2021年2月22日,*ST宜生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触及终止上市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而不同性质的终止上市引发的后果也有差异,因此,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向公司追问,退市后是否有重新回归资本市场的机会?不过,这些问题至今未获公司回复。

王智斌向记者介绍,目前,关于*ST宜生被立案调查,监管部门还没有出具正式的调查结论。不过,从公开信息初步判断,2017年4月22日至2020年4月26日期间买入*ST宜生,且截至2020年4月26日仍持股的投资者,均有资格向*ST宜生提起索赔诉讼。

对于*ST宜生“1元退市”,王智斌称,的确有不少*ST宜生投资者担心将来即便赢了官司也拿不到赔偿款。但是,王智斌提醒投资者,“实际上,公司退市不等于公司破产,退市并不会对投资者维权诉讼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央视财经公众号、证券日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