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手术回扣清单被曝光,暗地交易也是正常人情?

爱尔眼科手术回扣清单被曝光,暗地交易也是正常人情?
2022年01月09日 16:06 EMBA俱乐部

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在微博晒出多张图片,涉及到江苏范围内多个县市区从爱尔眼科拿回扣的的医生、公职人员、社会人员,涉及金额超78万元。

武汉抗疫医生艾芬与爱尔眼科之争再爆猛料

涉多名公职人员

1月7日,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在其微博上晒出了“爱尔手术回扣明细”。

明细显示,江苏省宿迁市多个县市区的医生、公职人员、社会人员拿了爱尔眼科的回扣,名单包括“国家公职人员姓名、转介人职务、联系人、金额、开户行、卡号、患者姓名、手术日期、病种、手术费”等内容,艾芬质疑爱尔眼科存在行贿医生的行为,甚至用了“行贿中国”的字眼。

时间集中在2017年至2019年,金额从70余元至2000余元不等,总金额为78万余元。

部分名单的抬头为2017年和2019年的借支季节性工资台账,其中患者的病种包括飞秒波差、白内障、全飞等等,手术日期集中在2017年-2019年之间,转介人职务涉及鼓楼人民医院、宿城区人民医院、沭阳中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医生、员工,也有个别是乡长、街道部长等等。

而从金额来看,第一份名单涉及金额10万元左右,第二份名单涉及(标注为借款金额)金额8.1万元左右,第三份名单涉及金额5.5万元,合计金额达到23.6万元。

查询这三份名单,梳理明细发现:

2017年,100多名转介人介绍了166名患者前往宿迁科以康爱尔五官医院做手术,共拿18万余元手术回扣;

2018年,100多名转介人介绍了300多名患者,拿了50万余元手术回扣;

2019年,数十名转介人介绍了60多名患者,拿了10万余元手术回扣。转介人包括了公立医院医生、私立医院医生、村医、乡镇干部、公职人员、社会人员等等。

1月8日,记者随机拨打了明细中10名转介人电话。其中一名转介人介绍,因工作关系,他能接触到需要做近视眼手术的年轻人。

2017年,江苏宿迁科以康爱尔五官医院一名钟姓业务员找到他,希望他能介绍人去爱尔做手术。随后,他推荐多人前往爱尔。

2017年11月,他爱人的银行账号上收到了钟姓业务员转来的1000多元。他询问对方,为何要转钱?钟姓业务员答:“手术的优惠,不好对外公开说,免得把价格搞乱,私下里转。”

2019年,一名举报人将前述明细举报至相关部门后,单位找了他,他才意识到,1000多元不是优惠,是回扣。他赶紧将1000多元退还给了钟姓业务员。

还有两名转介人表示,回扣已退,他们已被单位批评,2019年被举报后,再也没给江苏宿迁科以康爱尔五官医院有限公司介绍病人。

以上3名转介人均表示,知道拿回扣不对。而另7名转介人并未回应,直接挂了电话。

在微博中,艾芬质疑爱尔眼科,“如此大的金额,如此众多的人群,是否构成行贿罪?”

内部人士回应:回扣是正常人情

所涉公职人员早已处理

1月8日晚,有媒体联系到宿迁爱尔眼科医院一名高管,其回应称,所谓的回扣在医院就是转介费,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是个行业潜规则,任何行业都有,就算我们两个是兄弟,给你介绍个活干,总要感谢我一下。”这名高管说,转介费也算是一种劳务费,在很多医院的医生之间都存在。

“下面的医院为什么要把患者推到上级医院去呢,肯定有一笔费用存在。”这位高管称,患者的手术费都在医保范围内,只是爱尔眼科拿出利润的一部分感谢转介人。

该高管称,其中牵涉到的公职人员,在艾芬曝出来之前就已经做出处理了。“这个只是正常的(人情),但公职人员不能有(回扣)。”

“(转介费)总比收红包要好,只不过是生意上的,就像直播带货,你总要给主播佣金吧。”这名高管说,只要医院开始运作,转介费就会一直存在,任何医院都有这种现象,“只是艾芬因为之前手术问题(和爱尔眼科的纠纷),把这个事情闹大了。”

据上游新闻报道,此事曾在2019年被举报,相关部门已处理,有转介人已退还回扣。

对于名单来源,艾芬介绍称是爱尔眼科内部人士提供给她的,名为“借支季节性工资台账”,实为2017年、2018年、2019年江苏宿迁科以康爱尔五官医院有限公司的手术回扣明细。

爱尔眼科市值较历史高点蒸发近半

爱尔眼科目前并未回应这一事件,但这三份名单,似乎揭开了爱尔眼科模式的一角。

作为一家迅速扩张的民营医院,上市十余年时间,爱尔眼科总营收从2009年的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9亿元,增幅19倍,归母净利润也一路攀升,从2009年的0.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7.2亿元,增幅18倍。

不过,在大量招聘眼科医师、以工业流水线式的手术为主的发展模式背后,爱尔眼科是否存在较大的风险和隐患?

这也许是艾芬质疑的,也是市场亟需了解的。

时至今日,与其说爱尔眼科是一家提供眼科医疗服务的集团,不如说其是眼科医院孵化和并购整合方。长期以来,爱尔眼科采取的是体外培育眼科医院、待成熟后装入上市公司的扩张方式,公司通过设立的几大并购基金来收购眼科医院,这种模式可以避免新建医院盈利爬坡期对上市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

就在2021年最后一个月,爱尔眼科抛出一份大手笔并购公告,拟分别从亮视长银、亮视长星、芜湖远翔天祐、天津爱信手中收购14家医院的部分股权,这些医院是分布在义乌、沅江、盖州、佳木斯、贺州、重庆北碚、固原、凉山、赣州、抚顺、铁岭、齐齐哈尔、葫芦岛、营口这14个地区的爱尔眼科医院,此次并购约耗资5.01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21年,爱尔眼科先后并购了近30家眼科医院。整体来看,并购模式下,爱尔医院在眼科医院数量方面“冠绝”同行。

从爱尔眼科以往的并购来看,这些置入上市公司体系内的眼科医院普遍业绩成长性不错。作为民营医院,要想在短期内实现业绩快速增长,类似宿迁爱尔眼科医院的“好处费”现象恐怕或非孤例。

与疯狂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爱尔眼科研发投入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公司定期报告显示,2018年—2021年9月,爱尔眼科研发支出占比分别为1.22%、1.53%、1.38%、1.36%。

爱尔眼科在A股的稀缺性和其并购模式使得公司有了A股“眼茅”之称,引得机构疯狂追捧,重仓公司的不乏A股知名基金经理旗下产品,例如“医药女神”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就位列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数据截至2021年三季报)。

不过,公司现今股价较历史高点下跌近半,这显示出,至少在市场上已有相当资金开始看空其模式,不认可其估值。

有券商分析师指出,眼科服务可复制性强,通过专科连锁的模式可实现快速扩张,随着众多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加之部分民营眼科医院登陆资本市场获得资本加持扩张,可以预见,未来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

文章来源:红星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