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平羞不羞?卫龙辣条又贵又少,魔芋爽实际含量只有60%!

刘卫平羞不羞?卫龙辣条又贵又少,魔芋爽实际含量只有60%!
2024年05月25日 21:51 五谷财经

卫龙辣条(股票简称“卫龙美味”)陪伴了中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然而,如今提及卫龙辣条,年轻人会有一个第一印象,那就是“又贵又少”,而在登陆资本市场之后,卫龙辣条依然没有放缓涨价的步伐。

卫龙美味方面在公告中表示,以大众食材为主,公司秉承「以工业化思维,让美食原点的价值最大化释放」的产品研发理念,通过扎实深入的基础研究和领先的生产工艺技术,积极推出新产品,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和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据悉,2022年12月,卫龙辣条敲开了香港资本市场(H股)的大门,股票简称为“卫龙美味”,并被誉为“辣条一哥”,目前市值徘徊在136亿港元左右。

进入2023年,卫龙美味继续坚持「多品类、大单品」的产品策略。卫龙美味的产品目前涵盖了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品类。调味面制品(俗称辣条)主要包括大面筋、小面筋、麻辣棒、小辣棒、亲嘴烧、麻辣麻辣、霸道熊猫及脆火火。蔬菜制品主要包括魔芋爽、风吃海带及小魔女。豆制品及其他产品主要包括软豆皮、78°卤蛋等。

“任何品牌的发展,都是在和消费者的交流互动中迭代进步的。”卫龙美味董事长刘卫平表示,当前,卫龙坚持“多品类大单品”的产品策略,持续投入每个单品品牌的发展,实行多品牌齐开花的策略,“自去年九月以来,我们连续推出辣味休闲食品子品牌,通过多元的风味、口感、品类尝试,力求让每个单品都形成消费者心智和行业竞争力。”

报告期内,卫龙美味推出了新品麻辣辣条「霸道熊猫」,魔芋素毛肚「小魔女」及辣脆片「脆火火」。

“新产品不仅代表了我们对传统美食的开拓创新,也体现了我们对消费市场变化的洞察。”卫龙美味方面直言,新产品将满足消费者更多元的味觉体验,同时也能进一步丰富本集团的产品矩阵,提升品类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3年,卫龙美味实现营收48.7亿元,同比增长5.2%;年内经调整净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6.3%左右。

对于业绩变动,卫龙美味方面表示,主要由于O2O、零食量贩店、内容电商等新兴渠道带来收入增长。

卫龙美味的毛利由2022年度的19.596亿元增长18.5%至2023年的23.227亿元,毛利率由2022年度的42.3%提升至2023年度的47.7%,主要是由于在2022年度对主要产品结构调整带来了平均售价的提升,以及2023年度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通过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优化了成本管理。

然而,快消行业分析师康定平却表示,卫龙美味业绩增长主要就是依靠提价,但问题在于卫龙美味的产品含量太少,甚至还搞“缺斤少两”的伎俩,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包装上明确标注着每包重15克的卫龙魔芋爽,带包装称重实际重量分别为12.6克和8.9克,均未能达到包装上所标明的重量。

该消费者的反应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因此,该话题迅速地登上了很多平台的热搜榜,也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对此,卫龙美味官方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致消费者》道歉,致歉声明称,针对近日消费者反馈的15g魔芋爽存在克重不足的情况,表示诚挚的歉意。卫龙美味已经与相关消费者积极取得联系并依照相关规定妥善解决,同时在内部立即展开了产品生产、品质检测等自查工作。

有个别网友为卫龙美味辩解,甚至拿出了“误差”之说。实际上,定量包装商品是指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零售商品是指以重量结算的食品、金银饰品。国家对定量包装商品和零售商品计量都有具体的规定进行规范,允许的误差都有限定的范围。

所以,不论是在市场买菜或者超市购物时,购买的商品净重或净含量都应该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

然而,从消费者的反映来看,卫龙美味旗下卫龙魔芋爽,实际含量仅为标注含量的60%左右,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大允许的误差范围。

“卫龙魔芋爽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误差,实质就是堂皇地侵害消费者的权益。”康定平表示,定量包装商品必须正确标注它实际的净含量,而不是标准含量的误差;零售商品也应以称重的实际值结算,有误差也应在规定范围内,“可以很明确的说,卫龙魔芋爽属于典型的缺斤少两,而且缺少的斤两还很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