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定西实践:小小马铃薯做出大文章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定西实践:小小马铃薯做出大文章
2017年01月29日 14:31 美禾财经

曾经苦甲天下的定西,如今正在褪去这个“标签”。

作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之一,甘肃定西素有“中国薯都”之美誉,目前已成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数据显示,近些年定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多万亩,总产量500多万吨,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能力45万吨,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集中产区之一。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力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民营企业瞄准国内外市场,推动马铃薯种薯升级换代,让农民从中获得更多收入。

同时延长马铃薯产业链,通过深加工获得更多收益。

这其中就有甘肃洛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甘肃薯界淀粉有限公司的“联姻”,后者是甘肃定西马铃薯淀粉生产领域的知名企业。

双方于2015年12月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薯界淀粉有限公司接受洛蓝公司委托生产“清洛蓝”牌马铃薯复合粉产品,该产品可为数亿慢性病患者带来福音,目前已经受到市场和用户的高度认可。

根据洛蓝公司总经理孙小琴的介绍,“选择与薯界淀粉有限公司的合作,主要考虑到产业扶贫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公司着力打造优质产品的使然。”

孙小琴进一步指出,“为了提高本公司产品的原料品质,为社会供应健康食品,洛蓝公司将依托薯界公司现有的马铃薯供应渠道,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根据地区科技需求,强化地区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

尤其是,“把精准扶贫和创新驱动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依靠科技创新助力打造健康原材料供应基地,围绕马铃薯产业链布局技术链,拓展创新链,培育价值链,使马铃薯产业逐步实现生产标准化,产品健康化。”孙小琴说。

位于甘肃中部的定西,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和新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

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马铃薯17世纪引入中国后,在甘肃尤其定西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而且使定西成为全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

洛蓝公司经过考察后得知,定西黄土干旱区日照长、积温高,极宜高淀粉型马铃薯和优质商品薯生产,同时也是马铃薯脱毒种薯和良种扩繁的最佳区域。

特殊而合时的气候特征为马铃薯生产提供了先决条件,定西年均气温7℃,生长期内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很少,既有利于马铃薯增产,更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同时还有利于马铃薯病害抑制和品质提升。

定西由于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所产马铃薯以个大质优、色白体圆、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口感醇香、耐运耐藏和适合加工而闻名国内外。

这种“道地原材”的优异性,让洛蓝公司看到了机遇。

同时,也有了深沉的责任,甘肃定西市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所辖一区六县全部是国家级贫困县,定西是反贫困斗争的最“前线”,也是中国最早开展扶贫工作的地区之一。

时任定西市市长的许尔锋曾说,“当时定西没有发现任何地下矿产资源,又因为严重的干旱和水土流失,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就有了个顺口溜,叫做地下无宝,地上无草,山上无鸟。”

洛蓝公司总经理孙小琴和她的团队感同身受,决意通过产业为当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助力,她看到了如今已是第四大主粮的马铃薯其背后孕育的巨大机会,以及对定西当地经济提质增效的更多可能性。

于是决意进行科技扶贫、产业扶贫。

根据记者的了解,洛蓝公司将精准扶贫和创新驱动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用洛蓝公司已有的“马铃薯专用高浓度尿基度腐植酸保水复合肥”专利产品为基础,组织专业技术力量为马铃薯种植提供增产增质技术。

并提高本地单位土地面积的收益率,用1-2年时间在定西逐步建成“清洛蓝”品牌的马铃薯专业生产基地,并编制完成种植标准,形成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模式,为洛蓝公司产品提供健康原材料,向社会提供健康马铃薯食品。

孙小琴告诉记者,这样可以解决马铃薯淀粉产业的供给侧产能过剩和需求侧产品缺失的问题,同时增加了企业的就业能力,并提高马铃薯主粮的精准供给率。

适逢农业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洛蓝公司因势利导,在马铃薯产业领域内进行深度布局,让定西的马铃薯价值发挥到极致,为数亿慢性病患者提供精准的食品供给,这是洛蓝公司的初心和梦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