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电池“虚标”被实锤,官方解释引发争议

小米SU7电池“虚标”被实锤,官方解释引发争议
2024年06月05日 19:19 趣写观点

对于虚标这件事情,不管任何电子产品还是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肯定都是所有消费者深恶痛绝的,毕竟这种行为涉及欺骗消费者,直接损害到了消费者利益。而最近,小米的汽车产品SU7就陷入了反向虚标的舆论风波中,但这次一部分消费者,却对小米这种行为表示理解和尊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电池虚标被实锤,用户看法不一

其实这件事情,要从一场测试开始说起,前段时间有媒体对小米SU7进行一场测试,其中到了充电测试环节的时候,原本官方标注搭载了73.6度电池的小米SU7标准版,结果在测试中,直接给冲进去了87.86度电,这其实算下来就有点夸张了,毕竟相比于官方标准多了14度,这可是妥妥的反向虚标啊,这事儿最后甚至还闹到了雷军的微博上。

本来新能源电动车反向虚标这件事情吧,在整个行业也不稀奇,毕竟此前极氪007和特斯拉Model 3也出现过反向虚标的情况,不过这两款车它们多充进去的电,也就只有0.7%和4%左右。

随后针对这件事情,网上引发了众多吃瓜群众的讨论,有人认为,小米这样做有问题,因为本来标注的是73.6度电,在这个前提下,小米SU7标准版才能达到官方标称的续航里程数,但如今被曝搭载更大的电池,那这岂不是算欺骗消费者吗?怎么说都不能接受欺骗行为。

而另一方面的消费者认为,对于小米这种反向虚标的行为,其实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新能源电动车上成本最高的,就是这块电池了,如果为了增加续航成绩,而去增加成本且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是合情合理的,也算是为了用户体验着想了。

电池测试方法,或许应该更严谨一点

可能小米自己也没想到,这件事情会有这么高的讨论度,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小米官方第一时间进行了解释,简而言之就是,不存在反向虚标,造成这种事情的原因,主要还是各家测试机构和小米官方进行的测试标准不同,比如按照1C标准来进行计算的话,小米SU7的电池确实是有73.6度,但如果换个标准的话,那多半就没有这个电池容量了。

我们上面也说过,这种多充电的情况,其实在整个行业都非常常见,只是多少的问题罢了,因为我们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并不是在那里稳定不动的,比如夏天我们给电池充电,那势必会造成电池温度过高的问题,那车肯定是要给电池进行打开空调这样的降温措施,才能正常充电,反之冬天温度过低,汽车也需要给电池进行升温才能正常充电,这个过程难免会有一些电池消耗。

再比如,很多车主在充电过程中,车并不是完全断电,就拿笔者个人来说,自己充电的时候,很喜欢在车上看会儿视频,吹一下空调,这个过程中也进行了电池损耗,所以实际充进来的电会多不少。

除此之外,像充电桩的性能、充电时的电压稳定性等等,都会对实际充电造成影响,如果只是单纯的通过充电的量,就来判断一台车的电池实际容量,这肯定是不准确的。

当然,我们这里无意给任何车企进行洗白。只是从这件事情上,我们能够看出,其实很多消费者的思想还停留在燃油车时代,毕竟在燃油车时代,除了极个别配备副油箱的车以外,你的油箱是多大,那就得加多少油,不存在多加油的情况。

对于新能源车企们,也希望大家可以更多一点的信任,毕竟一家成熟的车企,在产品设计之初,一台车的底盘能搭载多大电池,都是有严格设计的,这些可都是最终要涉及到成本的问题,对于每一家车企都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如果搭载了更大的电池,肯定是要大肆宣传一波。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对于电池容量这件事情,没有必要太纠结,毕竟只要能够基本满足日常的通勤旅程,并且和厂商标称的里程大差不差,那就是合理的,这种参数上的东西,最终还是要服务于用户实际的使用,大家觉得这话有道理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