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一整天都不再玩手机的小技巧

让你一整天都不再玩手机的小技巧
2022年01月09日 21:00 销售兵法
文|黛西

最近,经常有读者在后台留言:

我快要考证了,明明还没复习,却一直沉迷玩手机,我也不想一直这样下去。

请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不要再沉迷手机?

我们会沉迷手机,实在再正常不过的了。毕竟手机的背后,是无数程序员们,冒着秃头的危险(没有冒犯的意思),在设计让我们沦陷的各种软件和手游啊!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王者、吃鸡里的各个勋章成就——通过及时反馈,让我们能不断获得快感,继续沉迷下去。

抖音短视频——通过大数据算法,你喜欢什么就给你推什么,让你无法自拔。

app的小红点消息显示——利用红色对心理上的压迫感,让你不自觉地想去点它。

这些手机有很多精心的设计,都在挑战你的意志力。

不过别担心,我给大家整理了一套摆脱手机依赖的小技巧,绝对有用!

看完今天这篇文章,就能让你自愿放下手机,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产生更多别人羡慕的成绩,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律大神啊~

不信的话,继续往下读,绝对入股不亏!文章真的干货有料!

特地准备了思维导图,方便大家理解~

为什么要放下手机

网上流传着一个笑话:

戒掉乱剁手的坏习惯难吗?
一点都不难,我都戒过十几次了。

戒手机难吗?不难,很多人一年可以戒个几十次。

如果举办一场戒手机大赛,以次数判胜负,人人都是种子选手。

也是因为这一点,很多人把锅甩给自己的意志力,认为是意志力不够,才导致这种自己戒了N次手机,还没成功。

确实,意志力是让我们放不下手机的因素,但还不是最主要、最严重的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玩手机浪费时间,也感受过deadline即将到来的痛苦,但就是停不下来这该死的手。

有时候,即使拿着手机不知道干嘛,也不愿意放下,双眼无神地从一个app,转移到另一个app,消磨着时间。

即使我们不是真的想玩手机,却也不愿意放下它。

papi酱拍过一个短视频,真实地展现了这一问题:

我在手机上,和未曾见面的朋友畅快地聊天,读着令我捧腹的段子,看大家美好的生活。

我突然发现,我已经沉迷手机。

我决定放下手机,感受身边的世界,果然,我发现了很多。

我发现我身边没有朋友,我周围没有有趣的事,我的生活一点都不美好。

我突然发现,还是手机好,我爱手机!

——papi酱

是不是超有共鸣?

长期沉迷手机,让我们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心理,像精神上的尼古丁一样,明知道不好,但又停不下来。

很多人在放下手机后,无法接受现实的枯燥,又重新回到了手机的怀抱。

比起时间的浪费、注意力的收割,这种依赖性所展现的问题,才是手机带来最严重的危害。

它让我们越来越不愿意活在现实,成了一个「现实逃避者」。

尤其这几年,在各大商家不遗余力的「努力」下,手机对我们越来越了解,制造的世界越来越完美。

相比于手机,现实没有那么多美好,不会事事顺心,充满了条条框框。

所以我们每天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躺着刷手机的人越来越多。

这种「丧」的思维,才是手机带来最可怕的东西。

如何放下手机

只要方法到位,对自己够狠,很快就可以取得效果。

方法很简单:强制物理隔断。

相信大家都体验过,明明本来打开手机是查资料的,结果——

不小心多看到一眼消息通知,一下子就将你的注意力全部割走。
一不小心点开了某一个推送,可能一眨眼,几个小时就溜走了。

很多人试过关机、用app限制时间,但效果并不明显。

因为只要你打破防线的成本,低于设置防线的成本,就很难让你真正放下手机。

比如关机了,你可以再花3秒开机;下载APP,设置了使用时间,但是你可以用一秒轻松解除限制。

破解防线付出的代价,真的太小了。所以我们可以增加这个成本,让你觉得打开手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来个实操小案例:工作时,把手机放得越远越好。

从视觉上达到眼不见,心不念。从心里上,让你觉得去拿手机是一件很麻烦事。

当手机不再频繁出现在你的眼前和心里,我们慢慢就可以放下它。

不过这只是暂时放下,一不小心,就可能复发。

因为长期沉迷手机,养成的「丧」性思维,就像一根导火索。

只要哪天负面情绪一上来,我们就可能被手机尼古丁诱惑,去重新吸它。

为什么放下手机后要去读书

读书能弥补我们内心的空虚感,摆脱低成本高密度信息带来的「瘾」。

不仅仅是放下手机,而是重新学会接纳生活。

读书就像戒烟时吃口香糖一样,它能平复没有手机的焦虑。

不过与口香糖不同,当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后,就能重新接纳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

尤其是一本好书,不仅能让你获得新知识,更能重组你的思维,提升你的格局。

1)通过读书,抵消高刺激之后的空虚感

手机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完美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待得越久,我们对自己透支的越多,就越难以接受现实的世界。

手机让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透支了财富,透支了对生活的热情、动力。

以至于一放下手机回到现实,就感觉自己心里空空的,甚至有些焦虑。

读书,自身就带有一种意义感,所以读的过程中,这种意义感可以弥补我们放下手机后心里的落空。

2)通过读书,摆脱碎片信息带来的心浮气躁

手机打卡式学习,学的时候只要花十几分钟,过程很短,打卡时,app又会给你一个即时回馈:一个绿勾+一句你好棒。

这个碎片化的模式,大大满足我们「低投入高收益」的心理,再加上一种高效利用时间的感觉,让我们自以为赚爆了。

但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这种碎片化的学习对我们有害无益。

读书是一个需要时间,需要深度思考的过程。

通过阅读获得的体验,能重新培养我们延迟满足的心理,提升我们面对枯燥时的专注力。

当你学会专注于一件事,这种专注已经远超于事情本身,将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更长远的好处。

3)通过读书,避开低成本高密度信息带来的无知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乌比冈湖效应

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也称沃博艮湖效应,意思是高估自己的实际水平。
社会心理学借用这一词,指人的一种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即给自己的许多方面打分高过实际水平。

依托网络,手机能纳下整个世界的讯息。

手机,让获取信息的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每个人每天都可以轻松获取到数以万计的信息。

所以一直使用手机获取信息,很容易我们陷入无知而不自知的状态。

从手机获取信息,相当于海绵吸水,把海绵往水里一扔,就能吸到充足的水分,但是并不能剔除其中的杂质。

读书获取信息,相当于一个沙漠淘金的过程,过程虽慢,但锻炼了淘金的能力(甄别优质信息的能力),也收获了高价值的金子(知识)。

如果你决定放下手机开始读书,黛西分享一个重新培养读书习惯的小方法给你:

    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利用兴趣带来的刺激,填补没有手机的空虚。

     最开始每天5-10分钟,以最小的压力,重新爱上读书。

    找到读书的感觉后,可以利用番茄钟(25-5)的循环模式,培养自己阅读的耐心和专注。

    逐渐拓展自己的兴趣,选择更多的书进行阅读。

古希腊剧作家米南德说过:学会学习的人,是十分幸福的人。

同样,会读书的人也是如此,学会读书,学会生活,这才是我们放下手机去读书最主要的原因。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幸福指数满满的生活家,而不是躲在手机里的逃避者。

作者:黛西,90后女生,一个激进的自我精进者,想带你看更大的世界。公众号:黛西巫巫(ID:dexiww001)。

“我身边离开体制内的人,都挺后悔的”:逃离舒适圈,是我喝过最毒的鸡汤

2022-01-06

“失业68天,我每天带饭假装去上班”

2022-01-05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