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维他奶国际目前最头疼什么事?可能一是内地市场,二是接班人。
多年来,依赖庞大的内地消费市场,公司获得巨大成功,跻身即饮豆奶头部阵营。高峰时期,内地市场撑起了公司的半壁河山。
辉煌过后,内地市场收入增长放缓,即便换了多位资历深厚的职业经理人,也没能扭转颓势。
在接班人问题上,82岁的罗友礼同样需要操心。尽管日前已将其女罗其美扶上副董事长之位,但能不能稳妥接班,还是一个未知数。
内地收入放缓
许久没有消息的维他奶国际(00345.HK),昨日午间披露了2023/2024财年中期业绩,截至9月30日止6个月,实现营业收入33.91亿港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1.63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7%和15%。其中,内地市场收入20.4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0.45%。
收入和利润的增减相异,是公司组织架构重整和经营成本控制等措施的结果。内地市场录得经营溢利1.90亿港元,较上同期增长36.69%;香港地区经营溢利大幅下滑23.45%。
维他奶崛起于香港,壮大于内地。
1994年,公司进入中国内地市场,首先聚焦华南区域市场,并以此为桥头堡,向全国市场开枝散叶。
从2018年起,内地收入所占公司收入比重超过50%。高峰时期的2021/2022财年,内地收入规模飙升至50.1亿港元,占比66.6%。
但维他奶在内地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7/2018财年内地市场收入增速曾达39%;2021/2022财年,受不当言论引发的社会舆情影响,内地收入骤降28%,经营亏损2.8亿元人民币。
人事之变
2021年底,年过八旬的董事长罗友礼挖来苏强,担任首席营运总监兼中国内地业务行政总裁,对其寄予厚望。
苏强在快消行业浸淫25年,曾先后在徐福记、玛氏、蚂蚁金服和百事等担任高管。他执掌维他奶国际内地业务,更像是一位“救火”队长。
上任之初,外部环境不利,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处于低谷时期,面临内外挑战。
苏强曾经对外表示,任期内将加强维他奶在即饮豆奶市场的领导地位,积极扩大市场份额。
就在今年4月18日,他以个人原因为由突然请辞,3个月后出任通用磨坊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之职。
苏强离开之后,暂由公司行政总裁陆博涛兼任其空出的职位。截至目前,尚没有明确直接负责内地业务的新人选。
就在披露中期业绩同一天,罗友礼之女罗其美被委任为副董事长。
现年48岁的罗其美,自2017年6月以来,一直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外界普遍猜测,这是在为接班做铺垫。
维他奶1940年在香港诞生,已经历罗家二代人,但现年82岁的罗友礼,还没确定谁来接过帅印。
作为创始人罗桂祥第六子,罗友礼的接班过程也相当漫长。他1967年进入公司,直到罗桂祥1995年去世后,才真正接班。
按照这个家族传统,即便罗其美被钦定为接班人,也不会马上上位。
江湖地位更迭
上世纪90年代,当内地消费者们还在享受冲泡固体豆奶粉的快乐之时,维他奶的利乐包即饮豆奶早已风靡港澳,不久后进入临近的广东市场。
利乐包豆奶提高了饮用便利性,维他奶国际借此优势,从维维股份(600300.SH)手里疯狂抢夺用户。
公司最大的机遇是2008年,动物奶陷入信任危机,豆奶产品意外得到推崇。
当时的维他奶,在内地市场几无对手——豆奶大王维维股份沉醉于卖酒卖茶搞房地产的多元化业务之中,伊利、蒙牛在常温奶领域厮杀,达利食品的精力,则耗在饼干、面包业务上。
但这样的状态没过多久就结束了。
2015年到2018年间,不少食品企业后知后觉,纷纷加码豆奶业务,即饮豆奶市场顷刻间变成红海,维他奶躺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据东兴证券研报,维他奶在内地市场的市占率曾达40%,随着蒙牛、伊利、雀巢等行业巨头进场,行业格局骤变。
如今的即饮豆奶龙头,已是达利集团旗下豆本豆,市占率达21%,维他奶以17%左右的市占率,位居第二位。
为了在行业的内卷中实现突围,维他奶近年来也在极力摆脱口味的单一性,先后推出“多营”植物奶、咖啡大师系列、澳洲原装植物进口奶等,但均无太大的效果。
维他奶的柠檬茶在香港市场曾一度俏销,被引入内地之后,成为又一大单品。
之后,公司于2018年,将两种无糖茶引入内地市场,2019年再推出乌龙茶和菊花茶,又上架无糖冷萃茶产品,可在今年炙手可热的无糖茶市场,并无多少声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