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反洗钱”

通俗易懂“反洗钱”
2019年08月21日 11:32 凯石财富

什么是“反洗钱”?

一个通俗易懂的比方:

当你还是小孩的时候,你未经同意拿了家里100元钱,用这些钱买了玩具。

问题来了,你爸妈会怀疑你,你买玩具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那么你就得想一个合理的理由去解释钱的来源,要么是奶奶给的,要么就是在学校捡到的……

恭喜你,完成人生的第一次“洗钱”。

什么又是反洗钱呢?

接着上面的说,作为认真负责的爸妈会根据你说的情况,仔细核实是否有这个事情。

爸妈:“妈,你昨天给了他100块啊?”

奶奶:“没啊。”

爸妈:“XX老师,最近班里或者学校听说有孩子丢了啥钱嘛?”

XX老师:“没啊,没听说过啊。”

经过“尔虞我诈”的战争,你老爸终于发现是自己钱包里的现金对不上了……

从上述这个例子,就带出了几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洗钱?

上个惨案中的你:怕爸妈怀疑,怕被打。

犯罪分子:把非法所得合法化,避免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第二、哪些属于非法所得呢?

在法律上,“洗钱”中的“钱”在刑法上是指特定来源的非法收入,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

其实,所有通过非法手段得到的收入都是黑钱。比如贩毒所得、抢劫所得、偷窃所得、保护费、贿赂款、贪污来的公款等等,总之,你的收入来源或造成你收入的行为不合法,那么这笔钱就是黑的。

【金融机构如何做反洗钱】

其实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反洗钱早已成为了一件制度化和流程化的工作。在反洗钱工作中,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与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构成了国际反洗钱标准和各国立法确认的洗钱预防措施的三项基本制度,也是义务主体应当履行的“反洗钱三项核心义务”。

所有的反洗钱工作无非就是弄明白三件事情:

你是谁?

钱从哪里来?

要流到哪里去?

No.1

客户身份识别

客户身份识别,也称“了解你的客户”(KYC)或者“客户尽职调查”(CDD),是一切反洗钱工作基础。指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采取相应措施,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了解和关注客户的职业情况或经营背景、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资金用途、实际受益人等。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禁止义务主体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

场  景:(有请辛勤的基金销售人员出场)

销售人员:尊敬的客户爸爸,能不能请您填写下您的基本信息?

客  户:性别、国籍、民族、职业~~这么多信息,我就买个基金,需要搞这么麻烦嘛,

还要我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这都是我的个人隐私吧。

销售人员:额,这个还请您理解,这也是国家和公司的规定和要求,请您放心,如实填写您的身份信息,公司有严格的保密制度,绝不会轻易泄漏你的客户信息。

客  户:哎,行行~~

No.2

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非法资金流动一般具有数额巨大、交易异常等特点,因此,法律规定了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要求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对数额达到一定标准、缺乏明显经济和合法目的的异常交易应当及时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以作为发现和追查违法犯罪行为的线索。

场  景:(有请辛勤的反洗钱专、兼职人员出场)

反兼员:“咦,系统跳出可疑交易提示了。这客户买了100多万的基金,从登记的客户信息来看,他是政府部门工作。”

反专员:“复核一下,如果有问题,要向人行上报可疑交易。”

销售人员:“就知道你会问,客户最近有房子拆迁,你懂的。”

反专员:“好的,暂时排除可疑交易了。”

No.3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

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应当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包括记载客户身份信息、资料以及反映金融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情况的各种记录和资料。金融机构应当保存的交易记录包括关于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以及有关规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业务函件和其他资料。

场  景: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第六十五条规定:

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开户资料和与销售业务有关的其他资料。

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计起至少保存15年,与销售业务有关的其他资料自业务发生当年计起至少保存15年。

注: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